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_葛连香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_葛连香

◆ 葛连香 山东省青岛莱西市马连庄镇唐家庄小学 266617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数学问题意识能够使小学生轻松发现条件和目的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利用已知条件获得最终答案,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获取新的知识,这也正是高效课堂的目标之所在。

任何发现过程无不是从提问开始的,对于小学数学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习惯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问题解决教学,忽视了对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是一门融逻辑、推理、概括和综合等为一体的以数理为主线的自然学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根本为基础,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在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

“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的综合学科,光依靠传统教学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是很难在小学生心底引起共鸣,是难以被小学生所接受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才能实现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二、提出挑战问题,开拓创新思维

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三、组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导致了接受程度不同, 老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积极表扬鼓励,增强进步动力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十分依赖问题意识,学生只有脑海中充满了问题,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专心致志,数学知识才能吸引他们走向问题解决的彼岸。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被抑制,容易造成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略感厌烦。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下降。因此,只有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葛连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论文_葛连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