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中国高校准备好了吗——基于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审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准备好了论文,中国高校论文,我国现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11)03-0124-04
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标志着第一次由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并启动“985工程”建设项目。同年10月,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同年拉开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发展创业教育的序幕。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是指几十所“985工程”大学)相比,创业教育可以在各种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开展,而且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利于激发高校的发展活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创业教育应该与“985工程”一样得到国家和高校的重视和支持。
美国是发展创业教育最早最成功的国家,其创业教育的兴起顺应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美国大学校园中学以致用、学以创业的思想理念和强调个性、激励创新、鼓励冒尖的人才培养制度为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相比而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在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和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发展创业教育这两股力量下得到重视与发展的。虽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满足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各层次、各类型高校也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只看到了创业教育在其他国家成功后对高校、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而没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过程和师生评价标准等方面与创业教育的要求有很大一段距离,还没有为创业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可以说,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已远不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所能承载的。对照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内涵、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转型。
一、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教育、就业教育转向自我雇佣、自主创业教育
我国已经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跨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思想观念还没有脱离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和精英化阶段的设计,其更新速度滞后于经济改革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步伐。如我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大多是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制定的。这种完全以学术定向和研究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1]。在这种思想下,专业教育、学术教育、就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追求稳定、高待遇的就业岗位,“一步到位”实现就业等就业思想观念成为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例如,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国情下,大学生为毕业准备的不是提高实践能力,学习如何自我雇佣、自主创业,而是有证必拿、逢试必考,将就业岗位更加集中于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系统,以求更稳定、更安全。
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它们肯定需要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作为支撑和辅弼,但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意志能力、想象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认知能力只有在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相应提高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此,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大不相同。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教师不能把传授知识当成至高使命,学生也不应把接受知识视为终极目的。转识成智、以智创造,是创业教育的不懈追求。成功的创业教育,不仅能鼓励学生参与就业竞争,提高就业能力,还能引导学生自我雇佣、自主创业,创造充满活力和快速成长的新企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因此,创造新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和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过程:从重视知识与记忆转向重视过程和思维
长期以来,人才培养过程主要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为出发点;以封闭、灌输、应试为主要特征;以知识的传承为主要任务,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目标,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收获知识,教师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就是应用知识。这种机械僵化的制度设计、只能让学生被动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抑制,个体发展的潜力就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就会培养出被动顺应、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大学生,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2]。
创业教育要求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激励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创业教育要求人才培养过程必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向以学生为主、以实践为主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如采用分班授课、小组作业、仿真训练、个别指导、实践辅导、经验交流、咨询服务等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创业人才的全流程,使人才培养过程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并使这3者交互作用,统一为整体,从而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3]。如果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式方法不向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转变,中国高校即使能够像美国高校一样开出2000多门创业课程,把他们的创业教材全部引入进来,其培养效果会仍然达不到美国的成功程度、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培养目标。
三、教师的素质要求:从学术专家转向学术企业家
我国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校在考核教师工作绩效时,制度设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科研硬、教学软的倾向。各高校都制定有一套考核教师科研工作的量化指标,并对各种类型的教师在考核周期内应完成的工作量做出了具体要求。科研著述多、课题经费多、获奖证书多,教师水平就高,地位就高,就能受到学校重视和重用。这种考核评价制度实际上是引导每个教师都能成长为学术专家,其后果是导致教师投入到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不够,把主要精力用在人才培养上的教师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教学活动在高校,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有被淡化甚至边缘化的危险。而高校在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是通过工作量来要求,教学质量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方式,这种政策导向让大多数教师成为照本宣科,与世脱节,只说(课堂教学)不做(实践操作)的“学院派”,无法提高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和业绩,使教师片面地满足于完成理论教学和科研任务,不能为教师投身创业教育提供引导和支持。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教师1000多年来的职责,但是在创业教育的背景下,仅靠这3条已不能适应要求。教师作为真理代言人的地位应让位于学习引导者、实践教学活动协调者以及创业方案实施咨询者的角色。由于创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客观上对创业教育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既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创业经历或培训经历(创业专业培训、相关企业管理培训)。创业教育教师需要具备“学者+企业家”素质。即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理论高手,而且也是创业管理的实践战将[4]。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还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创业实践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所以,很多学者提出在加大对现有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引导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创业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以保障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实际上,师资队伍和水平往往对创业教育效果有决定性作用,它不仅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发展瓶颈,也是影响世界各国高校创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学生的评价要素:从一元考核转向多元考察
我国现行的学生评价模式是以学科成绩为标尺来衡量优劣,主要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而不是考察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整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更没有将创新创造能力测试与评定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就形成了对学生的评价逻辑:学生以接受和记忆知识为主,课堂里听得明白记得牢固就是好学生。好学生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是考试成绩好,而考试内容和方法又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点掌握程度,考试分数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人才”的唯一指标[5]。这是以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特征、以分数为指标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评价学生质量的一元标准,而且这种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也没看到彻底改变的迹象。这种教育考核与人才评价的后果是学生“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学习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2]而且倾向于鼓励学生“听话”,鼓励人才“老实、本分”[5],这种以记忆能力代替学习能力,以学习能力代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学生评价模式与创业对创业者所要求的素质不同,甚至是南辕北辙。
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之前应该清楚创业行为的性质以及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需要创业者具备创业精神、创新思维、专业实践和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以及至少4个基本素质:近乎偏执的创业激情,高度的市场、产品和顾客聚焦意识,不怕失败、不畏风险、坚忍不拔,以及充满执行力[6]。创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拥有知识又要具备能力,还要智力水平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创业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智商、情商、财商、胆商、执行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培养和考察,以开启学生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主体精神和主动能力,让他们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掌握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汲取的社会技能和经营常识,甚至要经历困难的考验与磨炼。所以,创业教育要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开发与非智力教育融合的特点,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观,即对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学业进展与能力发展的全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其中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研讨的成绩、课下拓展阅读与探索的成绩、小组作业与合作学习的成绩、集体训练的成绩、考试成绩及一些非智力素养的成绩,等等[7]。
五、学校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从封闭、狭隘转向开放、合作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都处于封闭和狭隘的状态,习惯于关门办学,应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应较慢,获取外界资源能力不强。近年来虽然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整体上开放度不够,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够,高校与外界之间不仅有着一道有形的围墙,管理者和教师心中还有一道难以跨越的无形围墙。不可否认,政府、企业、高校是3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各有各的发展使命、责任边界和运行规律,但在不同组织间交往日益密切与频繁的今天,高校不再是一个孤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的象牙塔,这种与社会的疏离状态将无法开展创业教育。由于创业教育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目标,除了需要教育系统本身的资源供给,高校还要从战略的高度发展与政府、企业、其他机构等潜在合作者的关系,实现开放的多方联动、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并运行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
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社会系统本身,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所以,高校必须实行开放、合作的社会化办学模式,重视社会资源的利用,加大对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引入。通过关注和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争取社会各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广泛支持,充分挖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获得来自社会的政策扶持、商业投资、实践学习及创业文化的大力支持。比如,大学生创业之前的模拟演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以及与企业家面对面学习创业的经验等需要企业的支持;大学生的创业资本需要风险投资商的合作;把创业家和各类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等等,都需要高校与外界保持良好的关系,密切和企业、社会的联系。与此同时,高校还要与国外创业教育发展比较成功的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结语
近10多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大学生创业也日渐火热。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5.22%,但全国大学毕业生每年真正创业的人数只占1.94%,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1%~5.13%[8]。我国大学生毕业选择创业的比例远远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约20%的比例,所以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创业教育需求同高校落后的创业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9]。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和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的选择,而不像美国那样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且有很深厚的创业文化土壤,因此,既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和文化氛围,也缺乏直接接纳创业教育的高等教育体制基础,甚至可以说,开展创业教育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与我国长期积累形成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和组织方式是不相符的,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不能满足开展创业教育的需要。中国高校只有以创业教育为契机,对现行的不符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场系统改革,培育创业教育的合适土壤,才能实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办企业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