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究论文_陈舜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究论文_陈舜昌

广东大禹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汕尾 341000

摘要: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较多,其施工质量是保证项目建设目标实现的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论文针对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为了满足相关能源需求而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减少灾害发生时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在此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不断发展,同时工程建设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存在大量不利因素,交通不变、成本较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

1.1围堰施工技术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时,一定要考虑到上游河流的汇入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上游河流汇入的潜在问题,要采取一定的合理施工技术手段将其解决。比如:使用围堰施工技术能够将上游的水成功引入其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并且为了调整河流入水方向,施工人员要建造出一个基坑,以此来保证当上游河水出现变化时,下游可以正常进行水利设施施工。另外,使用围堰技术对水利设施进行施工时,要先对水流进行精密的计算,分析出合理的水流环境,然后再对其设计方案中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制定出最佳的围堰施工方案。另外,在进行具体施工前,要对上游水流的要求进行情况预估并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确保在出现紧急施工状况时,施工部门能够从容的应对,从而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顺利完成。

1.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较为繁琐、复杂,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其建筑构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住极大的蓄水压力,因而对其组成构件的承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建筑构件质量,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进而保证其施工顺利,可以正常投入使用。另外,此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中一种新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一旦出现错误,就会使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整体质量大大降低。此外,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施工时,会因为其具有吸热反应而产生水花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在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注意控制其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特别是内外温差,一定要将其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1.3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坝体填筑施工技术是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中重要的一项技术,可以将坝面施工流水作业时所出现的众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其具体施工操作如下,首先,要对坝体的实际面积及有关机械设备的作业需求进行综合考量,以此明确坝面进行流水施工作业时的具体方向。要使其宽度大于碾压机械能错车和压实之间的最小宽度,一般情况下为10-20米;使其长度符合于碾压机械作业的需求,一般为40-100米。其次,要根据其实际作业内容明确其坝体的填筑工序,其中施工强度、施工季节、辅料方式以及填筑面积都会对工序造成一定的影响。然后要控制好其作业时间,因为冬夏季具有特殊性,所以为了减少热量的流失,可以将其作业循环时间压缩至最短。最后,在整个流水作业结束后,要对其工序数目、作业时间进行及时确定,并且还要做好卸料与平料工作。

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2.1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为保证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均会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或者在项目管理制度中将施工技术涵盖在内。而在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常会出现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如果管理制度不能够落实到实际的施工环节,管理制度便成为一纸空文,施工技术管理目标无法分解和细化,实际的项目施工环节缺乏有效的管理约束和指导,也会使施工技术管理目标成为一句不切实际的口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

施工管理工作目标能够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引导,为实现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需要项目施工管理目标能够强化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地位。而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考察来看,很多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关注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及成本管理,却没有意识到施工技术管理对于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作用,因而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技术管理失责的问题,进而对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威胁。

2.3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施工技术人员是施工技术的应用主体。为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需要项目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以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实际施工中,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特殊环境,使相关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及工作条件都较为艰苦,专业技术人员大多不愿长期在现场从事技术工作,进而导致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存在专业技术素养不足,施工技术的操作能力有待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相对不高,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存在违规操作等问题,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对管理技术网络进行完善,从上到下地进行分级,明确各级的管理职责,将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就可以直接找到根源,追究责任。完善对信息的收集、故障发生时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后续的反馈等。按时对工作和施工进度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大家的想法以及工作上的建议进行收集,鼓励大家在技术上有所进步、有所革新。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参加一些学习以及分析总结的活动,对内部制度进行完善,严格地按照规定加强对机器设备的技术管理,注意对设备的运行、检查维修、故障等进行总结分析,利用这种针对性高的措施来加强设备的安全以及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器的损耗。

3.2抓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在我国所有的施工项目中,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是每个项目都要重视和提及的一句标语。同样的这一点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也适用。水利水电工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水资源,避免水带来的危害。所以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安全也要放在第一位,施工时要更加体现出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的施工操作需要制度来进行严格地约束与管理,制度在制定时一定要做到明确和清晰,在工程中需要落实在每一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施工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在工程中需要员工来自觉地遵守。一旦发生事故,不论事故的大小以及造成的后果,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调查以及分析,写出一份清晰的总结报告让员工有所警惕。

3.3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重点的规定,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个严格的规章制度,养成一个对设备运行、设备检查、机器维修等做好记录,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好习惯。尽量做到在出现故障以及问题时及时地找出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进行处理。不断地加强对水利水电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在工程开始之前积极地建立一个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对施工责任以及管理部分进行明确的划分,及时地对技术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与反馈。不定时地开展会议对技术以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合理地采纳提出的实用的建议,促进技术上的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逐渐地发展,社会出现了变革,经济效益进一步地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了设计上对于电力的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赵盛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63(1):111-112,115.

[2]路浩勇.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策略[J].中国水运,2012,5(2):122-123.

[3]蒋保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若干方法及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12):107-108

论文作者:陈舜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究论文_陈舜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