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明[1]2001年在《宁调元生平及思想述论》文中指出宁调元是辛亥革命时期着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宣传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一生活动与辛亥革命相始终,不仅参与华兴会长沙起义、公葬陈姚二烈士、萍浏醴起义及“二次革命”等重大革命活动,而且主编过《洞庭波》、《帝国日报》等革命刊物,有比较丰富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诗、词及杂文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被时人誉为“热血诗魂”。本文拟对宁调元的生平事迹及民族主义思想作一详细探讨。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根据宁调元从事革命活动的史迹,将宁调元的生平事迹分四个阶段进行论述。从1903年7月至1907年2月是宁调元从事早期革命活动时期,这一时期他先后参加过华兴会长沙起义、公葬陈姚二烈士、萍浏醴起义,主编过《洞庭波》、《汉帜》,在革命实践和理论宣传方面均做出较大贡献。从1907年2月至1909年11月是宁调元身陷囹圄时期,在长沙狱中,他深深感到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人生短促,于是发愤图强,即便在牢狱中也不忘革命事业,而且在文学及道德修养方面均有所成就。从1910年3月至1911年10月是宁调元主持《帝国日报》时期,他一方面借文字宣传同封建顽固势力及君主立宪派作斗争,传播其民主共和思想,另一方面他凭借其所取得的合法地位暗中从事革命活动,对进步报刊和革命人士尽力保护。从1911年10月至1913年9月25日是宁调元在武昌首义及反袁护国运动中建功立业的时期,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宁调元大力支援武昌起义,积极投身反袁斗争的革命洪流,直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第二部分论述宁调元的民族主义思想。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包含排满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两个方面。在排满革命方面,宁调元把排满和反封建专制结合起来,把宣传革命同反对保皇立宪结合起来,从揭露满清统治引起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排满的必要性、手段和方法、革命的依靠力量。在反帝侵略方面,宁调元充分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并指出外务部的妥协退让是造成帝国主义侵略变本加厉的重要原因,主张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并提出抵抗侵略的方法和应做的准备。宁调元的民族主义思想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其排满革命思想带有复仇主义的偏激倾向,其反帝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把帝国主义入侵的原因完全归根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国势衰弱。尽管如此,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鼓动民众起来革命、反抗侵略方面还是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陈陇芳[2]2015年在《南社作家宁调元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宁调元是辛亥革命时期着名的革命家和文学家,学术界对宁调元的文学创作成就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本文在全面考察宁调元革命生涯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宁调元文学思想的形成,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诗、词、文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发掘思想意蕴,把握艺术特征,以展现宁调元文学创作的全貌。绪论部分对百年以来宁调元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概括,阐明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理清研究思路。第一章对宁调元的革命生涯和交游活动进行考察,以备知人论世,并针对历年来有疑义的问题做进一步论证。第二章探究宁调元在南社的地位和作用,着重总结其文以致用的文学思想和引领革命文学的历史功绩。第叁章论述宁调元诗歌的创作阶段和思想内容,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将其诗歌创作分为青少年时期、长沙狱中、殉难前叁个阶段,逐一分析每个阶段的内容风格和心路历程;其次,对宁调元诗歌创作进行全面的分类论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反帝救国,鼓吹革命;关心民瘼,抨击时政;咏物言志,感时伤怀;羁旅漂泊,思亲忆内;唱和赠答,哀挽英烈;咏史与题画。宁调元的诗歌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动荡历史和革命志士的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第四章具体分析宁调元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慷慨激昂,铿锵有力;宗唐学杜,沉郁雄浑;独特“秋”境,意蕴丰富;语言贴切,通俗平易;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第五章从相思离别、酬唱赠答、感时忧世叁个方面对宁调元词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从词中有画、婉约凄清、取径宽广叁个方面分析宁调元词的艺术特征。第六章按体裁对宁调元散文进行重点解读和阐析,主要分为文笔犀利、泼辣尖锐的时政文,树立典范、寄托亲情的碑传文,关心现实、注重友情的书信,体味细致、见解深刻的札记四大类,并对《太一丛话》的文体性质和思想倾向加以分析探究。其文总体成就逊色于诗,但也具有文体丰富、语言平实,情感真挚、爱憎鲜明,文风质朴、长于议论,借古喻今、讽刺幽默等特色。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宁调元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宁调元生平及思想述论[D]. 唐建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01
[2]. 南社作家宁调元文学创作研究[D]. 陈陇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