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4)02-0119-08
人类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关注、反思、追寻自我;或者更确切地说,人类对自我的关注、反思、追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真实。人对自身生命质量、生活意义的关注是当今人文学科的相通点。因此,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社会历史时代性所赋予的崭新内涵,是心理学当代价值的核心体现。
一、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
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是人认识、把握自身的重要手段与核心方式。人对自身的认识、把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多变的过程。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承载着如此的“重负”。也没有哪一门学科像心理学史那样“充满混乱和争吵”。[1]总的说来,心理学探寻和把握心理的过程就是人认识、追问自我的过程。受西方独特的思维方式制约,心理学(主要是指西方)对心理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本体形而上学”的心理学
这一阶段的心理学也称古典心理学,它对心灵的探索像其他学科一样散含在思辨的哲学追问中。人类对心理的认识主要靠理性的反思和理解性想象,把心理看成是独立于人现实生活之外的、具有本体性的实体。从阿那克萨哥拉的“努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直至以中世纪的超自然实体信仰为纯粹和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心理(Psycho)即心灵,具有鲜明的“本体形而上学”性质。
(二)科学心理学
虽然形成标志是1879年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的实验室,然而这种把人对象化,把心理实体化、把人的现实世界科学化的理念却源于近代自达芬奇、笛卡尔等对抽象心灵实体的摈弃,转而跟随获得辉煌成就的自然科学之后,试图象物理学研究物那样去研究人的心理。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超越自然就是在思维中也不能走出自然”。[2]在该阶段,人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纯粹抽象的理性启蒙,把人看做是独立于一切“关系”而存在的先验实体。由此心理过程被分解,心理状态被静止,心理活动被还原和简化。心理学真正实现了科学化,而心理则成为“主体形而上学”的傀儡。
前两个阶段的心理学从表现形式上看具有明显差异,但其实质却一般无二,即两者都以对象化实体的范式研究心理,使心理学远离人现实的生活世界。
(三)关注人现实生活世界的心理学
心理学不再安分于沉静的“科学”而热烈地投向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心理学的需要。但其背景依据则是在现代社会中人对自身生命质量、生活境遇的关注,是“心理”经历了从对象实体反观自身的漫长等待后重归生活的自觉。心理学各派都开始尽可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诠释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性意义和时代性特征,力图解决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新兴的“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直接探讨意识经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关注人自身的价值、需要,关注人格、人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充分发展及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于人的世界、自身确定的物理性质的了解,不再靠对象或想象的对象存在,而是用双脚站立在坚实的大地上,人“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把握自己,以完成自我实现的梦想”[3],就不再需要将心灵本体化、对象化、实体化来逃避人生的真实,而要直面真实的社会生活及现实生活着的人的心理本身。以至于在整个文化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既不是经济领域的“经济利益”,也不是政治领域的“平等权利”,而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4]这样,对心理的诠释不应再是单个心理学家枯燥干瘪的假设和冥想,而是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热情执着的生命之爱。人对于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内容、心理过程的关注,实现着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
所谓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和形成的人的关系世界。人作为个体不是惟一的和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它通过对象性的活动来实现人的本性。对象性活动是人之为人的象征和标志。“人作为实在的、现实的、具体的存在物,本来就处于关系之中的,人的存在、人的特性、本质和本质力量,无不表现为关系,并通过关系来实现和确证的。无论如何,关系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获得任何现实性,因而是不存在的。人只有处在现实的关系之中,才有自己现实的存在和现实的特性、本质与本质力量”[5]。那些没有关系或不能通过关系表征自己的存在物就不能被称做人。人的现实生活是靠人的关系性活动即对象性活动来实现的,人的关系世界同时就是人的对象世界。从关系的角度来说,人的生活世界基本由人的四种对象性活动构成: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界认知态度、改造方式及自然界对人的影响;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行为;三是人与自身的关系,主要指人对自我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及调节控制;四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关怀与信仰。这四种关系统一于人现实的生活实践。既通过生活实践表现出来,又同时通过生活实践生成人具体而丰富的本性,生成人新的现实生活世界。
二、从人的关系世界看心理健康标准
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表明,“心理健康”既是一个国际普遍性的热点问题,又是一个颇具时代性的焦点问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共同关注已经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不再是某一单一学科或某一部分人的问题。然而由于“心理健康”本身的复杂性,至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仍是众彩纷呈,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见解。而现有的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或者是以个体生活状态,包括知、情、意、行的外在表现为依据。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只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或者是某种外在的社会期望和规则、权威者主观鉴定为依据。如社会工作者波蒙(W.W.Boehm)提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这些心理健康标准缺乏“以人为本”,以现实生活世界的人的本性为根基的理论分析,多停留于心理健康的现象化描述,结果都因无法全面揭示心理健康的真实而只能界定心理健康的一部分内容。为避免这一明显缺陷,人们在研究中又出现了细微化标准和粗统化标准。即或者是从某一学科如教育学、卫生学角度,从某一职业角色要求出发(如青少年标准、教师标准等不计其数);或者是弱化标准意识,如我国刘华山提出的“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这样关于心理健康就呈现出“各说各的理,各有各的理”的研究态势。
其实,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人的健康标准为前提,而人的健康必须从真实的人性入手探讨人的生活世界以及人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存在状态。所以,衡量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就是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人的关系世界就是构成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关系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并标志人的存在样式和存在特征的属人特性。“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6]人与人意识到的对象构成人现实的生活世界,并且人与人意识到的对象及其关系状态就是人现实的生活状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 这种关系状态是人的关系世界中第一层涵义。因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7]人之为人的前提就是人自然的肉体生命。人要活着就必须占有物质力量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社会现实中的人首先一定是拥有某种占有相当物质力量的可能性的人,他要能以自己的方式在社会中生存。当然他所拥有的占有物质力量的可能性越大,则就越加坚实地实现了和谐生活状态的第一个前提。然而更重要的是,从结果上看,并非人占有的物质力量越多,人就一定越健康;从过程上看,并非一切占有物质力量的活动方式都是健康的。只有在自然的内在“需要”得到尊重时,人所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才会是健康的,这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成为人的关系世界和谐的一个必要前提。
人与社会的关系状态 社会性是人最本质的规定性,“是人最根本的属性”[6](P125)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所谓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会又先于个体而存在,社会及他人影响是个体行为的根本指向。因此,人的生活状态又取决于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状态,包括个体对他人、社会的认知、评价及形成的态度,与他人的交往、沟通、互动,在此基础上能否建立合理有效的“主体间性”,即良好的情感联系,一定的信誉度,适当的合作精神等。社会关系是人的关系世界中最集中表征人本质特征的部分,是人的关系世界的现实化。其他诸关系及其状态都要通过现实性的社会关系展示出来,而社会关系直接反映人的社会性力量即人的力量。人与人交往的和谐性遵循“互利”原则。交往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时,交往才能够得以进行(或深入);“互利”的内容并非是一一对应的交换关系;“互利”的数量要求在外观上也不是完全相等的,即所互之“利”是由交往双方的主观需要决定的,所以有时“外人”很难理解两个极“不和谐”的人却能非常和谐地相处。由此说来,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人,就是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而越是能够满足人内在精神的深层需要的人,越容易被更多人接纳、认可,成为有“社会关系”的人。
人与自身的关系状态 这种关系状态就是指思想意识从我出发指向我并回归我的“自我意识”状态。包括自我认知(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分析、判断的水平);自我体验(个体伴随着自我认知产生的情感,如:自豪、自尊、自信、自爱、自主自立等程度);自我调控(在前两者基础上产生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人与自我的关系状态是人的关系世界中的关键部分。人怎样获得自然力,怎样对待他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怎样认识自我,即对自我的内在本性、需要和自我在外显环境中的地位、特征的意识。所谓“自知者明”,如果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认知合理、调控有效,人就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自然关系。
人与“神”的关系状态 人既是理想性存在,也是追求终极理想和永恒的存在。《圣经》中说:亚当和夏娃吃智慧果之后,上帝担心人知道罪恶与神相似。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于是耶和华就将他俩赶出了伊甸园,并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火焰的剑,把守通向生命树的道路。人获得了智慧,就有了永生的渴望。这种渴望首先表现在个体希望肉体永远存在,但自然决定人只能以智慧的无限实现人永生的精神追求。这种对终极存在、终极意义的关怀与追求就是信仰,它将人对生命及生命精神的热爱汇集成人生生不息的生命冲动:在道德领域人要求向善的无条件性;在认识领域表现为人求真的无尽执着;在审美领域人则渴望表达无限的终极意义。在人的一切精神领域都反映了这种终极关切的状态。如果没有意识到或再度丧失这种信仰,人的现实生活就会缺乏意义感或没有意义,人就会陷入生命的空乏与荒芜,就会很容易丧失生存的勇气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因此没有信仰的生活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对人现实的生活世界给予终极意义的追寻和神圣意象的体味,是形成人的关系世界和谐的根基。因为它是前三种现实性关系所要达到的彼岸理想,是三种现实关系的行动指向。没有(或没有正当的)这种终极关怀,人不可能获得真正和谐的生活状态。事实上,很多人不能坚强地面对挫折、困境、压力,甚至认为活得没意思、没奔头、没劲头并不是没有工作不能生存、或者不被人接纳认可、或者自我意识水平低,更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生命精神的关怀和对终极价值的信仰。由此说来,这种关系既是过去我们没有足够重视的,也是现在将来要实现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所必须首先重视的。
以上四种关系既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彼此依托,共同编织成人的生活世界之网,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其中一种关系的不和谐状态会直接影响其他三种关系的平衡,从而打破人关系世界的和谐。只有实现人的四种关系世界的共同和谐才能真正实现人心理的健康。当然,在人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不存在人的关系世界绝对纯粹的和谐,也不存在绝对纯粹的不和谐。事实上,人都是处于二者之间,人也总是处于二者之间;同时在这些关系中,每一种关系相对独立甚至有时相互对立。如:有的人偏执于自我与社会关系,有的人过于关注自我的状态,有的人则沉迷于超现实的精神信仰。而一旦某一关系打破了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作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就会处于非健康状态;另外,“和谐”的标准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历史过程,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谐”的涵义不同。对个体而言,“和谐”又是人生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本然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谐”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三、心理健康的哲学意蕴
从关注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出发,反思心理健康的哲学性内涵,追寻心理健康的哲学意味是真正关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根本前提。
(一)心理健康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关怀
“心理健康”是人对生命本然的自觉尊重——以生命本身特有的方式对待满足人需要的自然。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这就决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肉体遵循自然界内在规律,人要维持生命存在就必须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而人又区别于其他动物,人的物质活动是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因此人自然需要的满足就不可能是一个自然过程,而围绕人的活动构成的自然界在人的眼里也不可能只是能满足人自然需要的纯粹自然。这样,要想保持人对自身存在合理性的认知,人只能在满足自身自然需要的同时尊重自然,即以“自然的方式”实现人的愿望。人尊重了自然的需要,就尊重了自然中的人自身满足的需要,从而也就筑成了人心理健康的生命性基石。更重要的是,人作为非自然存在的属性决定了自然对人的伦理和审美意境,正是这些意境使人脱离了纯粹自然的生存方式。说到底,心理健康是人对自己的尊重,是对自然的尊重,更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二)心理健康是人与人和谐互动的社会理想
“心理健康”是个体社会化中的角色认同——人按社会期望与要求实现自我的关系世界。社会是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存息、发展的空间,体现人的意义与价值、丰富性与创造性的舞台。没有社会就没有人。因为人直接地是社会的产物,社会赋予了人以本质,使其最终与自然界所有的物种分离开来。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即人与其他一切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生命过程和最终目的就是社会化。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具备社会属性,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都是按照社会对个体所承担某一具体社会角色的期望进行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就会产生个体不同的社会化方式,会生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必然就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标准。
人与人和谐互动的特征还表现在人类互动交融的文化寻根上,即从文化的维度把握心理健康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全部生命实践的过程及结果。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濡化人的心理,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同时文化又是构成人生活世界的常识性公设和原则先于个体的存在,因此有什么样的人就生成什么样的人。心理的诸多种非健康状态首先是某一区域文化内部的必然产物,是人既适应传承某种文化状态又生成创造新的文化因子的对象性活动产生的暂时性不和谐或矛盾。不仅如此,文化尤其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动态开放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结构、不同理念、不同形式的文化越来越频繁并无可逃避地碰撞、交流、互动;不同思维方式、价值理想、生活信仰的冲突又会成为非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性问题。文化及其存在状态不仅是产生心理不和谐的因素,而且心理健康水平也由文化规定。不同文化境遇中的心理健康标准有相当甚至是本质的差异,人们对同样的行为评价标准不一样,有时对他人同样评价的自我理解也不一样,当然所产生的心理内容、心理状态、心理品质也就不一样。
(三)心理健康是人与自身和谐同一的成长过程
“心理健康”是人类自我意识成长成熟的标志——人把目光从天上转回到人站立的大地上,从抽象的概念和冥想拉回到人通过实践生成着的生活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没有注意和研究心理是否健康、心理也会生病这样的问题,但人也一样实践并创造着人的生活世界。因为人一度把自己对象化为某种实体,以纯粹理性的原则描述人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人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人的世界的“物性”认知与改造,实现了人独立地站立在坚实大地上的基础。从此,人作为主体才可能开始真正分析解读自我。这里的自我(即被意识到的自我)是现实地生活在“关系”世界中的自我,拥有人最丰富的本性。既直接是自然的存在物,又同时是超自然的存在物,具有自然界、社会、文化、历史所赋予的全部内涵;是物质存在的又是精神生活的;是感性冲动的又是理性束缚的,是多彩、鲜活、立体的自我。
“心理健康”是当代社会人类生活的自我关注——反映现代人一定程度的生存困厄与生活困境。就生活方式而言,现代人拥享着获得幸福的钥匙,即较比古人更多的独立性与自由。人在更大程度上从对物种的依赖中解释出来,彰显着人作为生命主体的主动性。然而现代人却越来越多地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冲击(如无休止的竞争引发的越来越重的压力)。人的“生活世界”并不像刚刚启蒙时人们热切而美好的憧憬那样令人满意;相反,无论是“现身情态”的自我体验,还是诸多思想家的深察洞见,都可以对现代人的生活及生活世界窥见一斑:现代人不仅面临着一般意义上人生所遭遇的痛苦(如疾病、老死)、灾难(意外的不幸)、挫折,也面临者“现代”生活带给人的“关系世界”不和谐状态,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神”的不平衡、不“健康”、不正常关系(对此现当代的西方学者有许多评述,所以不再赘言),这些关系状态构成人追求心理健康的基本框架。“心理健康”的本质是现代科学世界中的人文关怀,是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关注。
心理健康实现的基本和关键途径是“自己解放自己”——人追求自身解放所奏响的凯歌。人是对象性存在。因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是有形体的,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存在物。所以人是感性的、现实的,也是非完满的存在,人只有把自己当作对象并通过对象性活动才可能走向完满。现实的人是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人。人不是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者所想象的存在,不作为对象又不拥有对象的人即“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人,是抽象的、孤立的、假设的存在物。人的本性的对象性决定了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一方面,人受关系世界中的对象制约;另一方面,人的对象不是直接呈现的客观本然,而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所以“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8]人自身是实现自身生命追求与生活和谐的本质力量。人对自身、他人、自然、终极意义的理解与态度决定了人现实的实践活动方式,也就决定了人现实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人怎样生活,生活得怎样——这取决于他是怎样的人。由此看来,实现个体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自己解放自己,即人的自我意识的成长与成熟:个人对自我世界合理的诠释,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情感体验、自我心理与行为调控,并实现人的关系世界的和谐。
(四)心理健康是人与“神”和谐共融的意义追寻
“心理健康”是当代社会人类自我关照的理想追求——当代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人生活的应然或完满状态的理解。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完全纯粹的心理健康。因为人是富于理想的开放性存在,人总是不满足于已经存在的现有关系状态,并按照理想和追求去生成新的生活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永远都在途中。人的生活世界的生成性及人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的本质就体现在,人总是在“打破平衡—寻找平衡—达到平衡—再打破平衡”的过程中发展人的各种“关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对自我的评价与调控,对他人的态度与交往,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与信仰。其中,对于人的任何一种关系打破平衡,都意味着人的心理要承受不和谐状态并产生特定的认知态度,通过自我整合实现心理平衡,完成个体心理不断的成长。在这一过程中,人表现出人作为人的本性——在矛盾运动中占有并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
心理健康是人对生命的自然形式的超越和对永恒生命精神的追寻。“神”是人追求向往之理想存在。理想就是人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超越,人之所以要追求理想,是因为现实是不合理、不完满、不尽如人意的,是因为人自身及人的生活世界的有限性。人总是追求自己欠缺之物,追求自己没有的,追求更善、更真、更美的。只要有人并活着,人的追求就不会停止。心理健康是人不断的超越当下、追寻意义的过程。在终极意义的追寻过程中,实现理想与现实、愿望与能力、目的与手段的完整统一。人什么时候真实领会了生命的意义,什么时候就会获得心理的充实、欢愉、宽容与坚强;人在什么程度上领会了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存在与追求;人在什么意义上领会了生命的真谛,也就在什么样的生活世界中睿智、丰盈、健康。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健康标准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心理学论文; 生命本质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