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克-麦奇不对称效应与经常账户失衡的结构性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成因论文,账户论文,不对称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2004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已经突破6000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约占本国GDP的6%和全球GDP的1%。美国目前吸收了全球所有经常账户顺差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德国等)顺差总额的近70%。纽约大学的Roubini和Setser(2004)预测,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将达到其GDP的6.5%,2008年将达到7.8%。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Mann(2004)则用另外的模型预测该数值在2010年将达到13%。
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不仅影响本国经济,还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经济。经常账户逆差本身也许并不一定是个大问题,但是如此规模的逆差将可能引发许多更加复杂的问题(Greenspan,2004)。美国对于向其提供融资国家的过度依赖不可避免地会在经济甚至政治领域产生许多问题,并导致全球经济的脆弱性(Summers,2004)。在面临经常账户巨额逆差的同时,如果美国再不幸遭遇恐怖袭击、能源危机以及消费者信心受损等冲击,全球将极有可能陷入大范围的金融危机(Obstfeld and Rogoff,2004)。因此,这一严重的失衡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二 美国经常账户的基本构成分析
在进一步分析之前,有必要看看美国经常账户的基本组成情况(见图1)。
附图
图1 美国经常账户组成变化(1960~2003)
资料来源:Pakko,Michael R."The U.S.Trade Deficit and the New Economy."Review,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1999.
在整个经常账户中,占比最大并且主要导致逆差的是商品贸易账户。商品贸易账户最容易发生波动,也是造成经常账户变动的主要因素。同商品贸易的逆差相比,美国服务贸易的顺差在稳步增长,至今已经持续20多年,但其总量仍不及商品贸易账户。
经常账户的第三部分是投资收入账户。随着外国居民拥有越来越多的美国资产,使得该账户中有关的债务支付越来越多。1998年以前,美国的投资收入账户还是净支付流入,而在这之后,该账户出现净支付流出。目前,外国投资美国资产的利息支付已经超过了美国海外投资的利息回报。尽管这样,该部分的数量及其波动对整个经常账户的影响依然较小。经常账户的第四部分是单边转移净值账户。由于美国是世界主要的经济援助国之一,该账户基本上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注:1991年是个例外,由于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得到了盟国的资助,这造成了该年单边转移账户出现净流入现象。)
经常账户的巨额赤字意味着美国吸收了全球大量的储蓄以及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大量美国资产。尽管美国在许多方面依然是全球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但是我们难以断定外国投资者还会在多长时间内继续持有对美国的债权和权益。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尺度来判定经常账户逆差的可维持性问题。但目前越来越普遍的观点是,这种经常账户逆差是难以继续维持的。
造成当前美国经常账户逆差问题的原因究竟在哪里?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豪斯克-麦奇收入不对称效应”(Houthakker-Magee income effect,以下简称H-M效应)。前美联储主席Greenspan(2004)将H-M效应作为美国贸易余额下降的重要原因;美国哈佛大学校长Summers(2004)则认为,H-M效应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密切相关。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3)将H-M效应作为导致美国贸易及经常账户赤字的首要原因(注:参见“2003 Survey of the World Economy.”Economist,September20-26,2003.)。国际经济学家Krugman(2004)甚至认为,“H-M效应是当今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经验检验结果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H-M效应?如何解释该效应?它与美国经常账户的逆差有什么联系?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这些是下文要探讨的问题。
三 H-M效应的含义
在国际贸易的数理经济研究领域,经济学家们的分析重点往往集中在价格弹性上。美国经济学家Houthakker和Magee(1969)认为,如果美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都增长10%,美国的进口将增加15%,但出口只会增长10%,并且,美国对外国产品的偏好还在不断增加。这种统计关系后来被人们称作“豪斯克-麦奇收入不对称效应”,即“H-M效应”。具体而言,一国的进口方程式可以采取以下简单形式:
logM[,it]=A[,0i]+A[,li]logY[,it]+A[,2i]log(PM[,it]/WPI[,it])+u[,it] (1)
其中,M[,it]是i国在t年的进口,Y[,it]是i国的GNP指数,PM[,it]是i国的进口价格指数,WPI[,it]是i国的零售价格指数,u[,it]是误差项;A[,lt]和A[,2t]分别是进口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出口方程式可以采取以下简单形式:
logX[,jt]=B[,0j]+B[,1j]logYW[,jt]+B[,2j](PX[,jt/PXW[,jt]+v[,jt]
(2)
其中,X[,jt]是j国在t年的进口,YW[,jt]是除j国以外的26个进口国的GNP指数(以1958年各国占j国整个出口的份额加权而成),PX[,jt]是j国的出口价格指数,PXW[,jt]是26个出口国的出口价格指数,v[,jt]是误差项;使用PYW[,jt]作为Px[,jt]的除数意味着方程(2)反映了不同进口供应国之间的竞争,而不是进口和本地产出之间的竞争。B[,1j]和B[,2j]分别是出口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对上述进出口方程式进行回归的结果表明,即使所有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都相同,各国的贸易余额仍有可能由于进出口收入弹性之间的差异而出现长期的改善或恶化。对于美国而言,其经济增长引致的进口增加大于外国经济增长引致的出口增加。美国的进口收入弹性是出口收入弹性的1.5倍,即美国每增加1美元的出口就伴随着1.5美元的进口。
Houtnakker和Magee在1969年就预言,如果全球经济以完全均衡的方式发展,即其他所有经济体的进口和出口与全球经济成比例增长,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情况也将恶化。而经济的增长往往是不均衡的,不均衡的经济增长会使美国的经常账户进一步恶化(Summers,2004)。但由于当时缺乏有说服力的解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不规则的短期现象。可是,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该现象依然存在。事实上,美国的贸易余额已经由1969年的小额顺差发展到目前的巨额逆差。
近年来,对H-M效应进行经验研究的文献大量涌现。经济学者们的计量分析结果都基本一致,即美国的进口收入弹性显著大于美国出口的外国收入弹性(见表1)。
表1 对美国进出口收入弹性(商品和服务)的估计
数据时间出口弹性进口弹性
Houthakker和Magee(1969)1951~19660.991.51
Cline(1989) 1973~1987
1.7 2.44
Hooper等(1998) 1960~19960.8 1.8
Yi(2004)
1960~19981.562.21
Mann(2003) 1976~20001.4 2.2
Schneider(2004)
- 1.2 2.0
Brook等(2004) - 1.8 2.2
资料来源:根据各经济学者及机构的计算结果整理而成。
四 对H-M效应的解释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结构性成因
“H-M效应”引起大家关注的原因在于,它准确地预测到了美国贸易恶化的趋势。对于这种不对称性的存在,目前国际上有四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具体包括移民效应、供给效应、生产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以及国际贸易的组成。
(一)移民效应
第一种解释是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该不对称现象。移民们往往会保持对他们以前国家产品的偏好,他们往以前国家汇款的行为也将导致经常账户逆差的产生。事实上,如果将移民所占人口比例纳入解释变量,美国的进口收入弹性将显著减少(Marquez,2002)。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进口和移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20世纪的前半段时期,美国的进口占其GDP的比例与在美国国外出生的人口比例都呈现下降趋势,而二战后该趋势正好相反。
附图
图2 美国的移民流入与进口
这种相关性在地理分布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见表2)。事实上,美国1970~1995年间来自亚洲的进口比例与来自亚洲的移民比例几乎同步增加;与此同时,来自欧洲的进口比例和来自欧洲的移民比例几乎同步减少;来自北美的进口比例和来自北美的移民比例变化都相对较小,在趋势上也基本保持同步(1990年例外,因为当年发生了“北美移民潮”事件)。(注:这里的北美主要指除美国以外的加拿大和墨西哥。)
表2 美国的进口和移民来源地区比例%
19701975198019851990 1995
欧洲31.119.213.611.17.3 17.8
亚洲25.434.344.546.422.0 37.2
北美34.638.031.131.962.3 32.1
欧洲30.623.421.124.722.7 19.9
亚洲23.222.825.836.938.2 42.4
北美30.624.521.324.624.1 27.4
资料来源: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70-1995; Bilateral Imports of the United States:Direction of Trade Tape,IMF.
将这些观测结果转化为数理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考虑移民作用的Houthakker-Magee进口模型:
lnm[,t]=β[,0]+β[,1]lny[,t]+β[,2]lnp[,t]+β[,3]ln(I[,t]+ε[,t] (3)
其中m[,t]为进口额,y[,t]为实际GNP收入,p[,t]为进口价格指数,I[,t]为美国人口中在国外出生的人口比例,ε[,t]为随机项。具体而言,I[,t]=F[,t]/N[,t],F[,t]=f[,t]+(1-ω[,t])F[,t-1],F[,t]是国外出生居民的存量,N[,t]是居民人口总数,f[,t]是移民流入的数量,ω[,t]是移民的死亡率。
通过经验检验,可以由方程(3)分别得到服务业、消费品、生产品以及所有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其中,对于消费品和服务业贸易而言,移民效应十分明显。换言之,移民效应应纳入美国的进口模型。
(二)供给效应
对于“H-M效应”的第二种解释则强调美国的动态贸易伙伴(例如亚洲国家)在出口方面的供给效应。这一观点由Krugman(1989)使用两国模型推导出来。他认为,经济相对高增长的国家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出口商品,反过来会增加外国对这些国家商品的需求,也就会增加外国的进口需求弹性。因此,经济相对高增长的国家出口收入弹性较大,进口收入弹性较低。而经济低增长的国家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45度规则”,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附图(4)
其中,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的经济增长率;为本国的出口收入弹性,其定义为本国出口增长率与外国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为本国的进口收入弹性,其定义为本国进口增长率与本国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
“45度规则”表明,相对收入弹性与相对经济增长率呈线性相关关系(注:Thirlwall(1979)曾提出,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国际收支约束决定,即:。该方程与Krugman“45度规则”在数学形式上是一致的,但经济解释却完全不同。)。对于该规则的解释,Krugman(1989)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大部分并没有明显反映它们的比较优势,世界各国对它们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而相反的是,那些利用自身不同层次规模经济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扩大产出范围,并在本国货币不需要进行贬值的情况下增加其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在这方面,20世纪50至60年代实施“赶超战略”的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发展初期,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比较优势,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方面处于比较劣势,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它能生产出许多具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日本利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比较优势成功地占领了世界市场。
Yi(2004)采用跨期经常账户模型扩展了Krugman模型,并使用35个国家的数据证明了“45度规则”的存在。另外,Obstfeld和Rogoff(2004)也强调供给方面的效应,还同时反驳了“外国经济增长将有助于改善美国贸易状况”的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在外国经济发展相对集中在不可贸易品领域时,外国的经济增长才有可能拉动美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外国在可贸易品领域的经济增长将很可能会恶化美国的经常账户。
经济相对高增长国家的这种供给效应,对于美国进口弹性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另外根据Gagnon(2003)估算,该效应占到美国进口收入弹性的一半左右。在假定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类别偏好相同的前提下,如果去掉供给效应,那么“无偏”的美国进口收入弹性将小于1。(注:Gagnon(2003)使用贸易弹性的标准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美国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5。但是当在模型中去掉供给效应之后,该弹性系数下降至0.75。)
(三)生产在全球的重新配置
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能帮助解释美国进出口弹性的不对称现象包括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垂直整合以及国际市场准入条件的改善。事实上,经验检验可以证明这些因素的存在。Pain和Wakelin(1998)用扩展的出口需求模型考察了产品的生产地与一国贸易之间的关系,即:
ln(X[,it])=α[,i]+β[,i]ln(S[,it])+δ[,i]ln(RP[,it])+η[,i]ln(Rθ[,it])+γ[,i]ln(OUT[,it])+ψ[,i]ln(IN[,it])+ε[,it](5)
其中,X[,it]表示i国在时刻t的出口总额,S[,it]为世界各国总的需求量,RP[,it]是本国出口的相对价格。另外,Rθ[,it]表示i国产品的质量水平(非价格特征),OUT[,it]和IN[,it]分别表示本国对外和对内直接投资存量,后三个自变量是传统的出口需求模型所不具备的。
通过经验证明,一国出口量的多少受产品生产地变化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对于美国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增加1%将导致其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减少0.25%(Pain and Wakelin,1998)。这种关系还将随着贸易与资本的自由化而更加显著。
附图
图3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Feb.2005,IMF.
Pain和Welsum(2004)进一步研究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出口的关系。他们认为,从长期的总量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业出口之间并不是互补或替代的,都会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术创新的发展而不断增长。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两者会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及服务业出口类别的原因而呈现出负相关的特点。图3显示了1980~2003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情况。
上述分析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只关注贸易数字的多少并不一定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一国贸易及其整体经济发展的健康状况(Griswold,2005)。实际上,如果本国企业及其投资转移到海外有利可图,即使本国出口业绩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于整个国民收入的增长而言仍将是利大于弊的。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能被看作是简单的“出口就业机会”。
(四)国际贸易的组成
对“H-M效应”的第四种解释侧重于对美国国际贸易结构组成的研究,尤其是对各行业的进出口弹性的差异进行分析。这种解释认为,Houthakker和Magee当年对收入弹性系数的估计忽视了服务业的作用。经验结果表明,本国的进口收入弹性大于出口收入弹性的现象仅存在于一般的商品贸易领域,而对服务业贸易,这种效应正好相反(见表3),即服务业的出口弹性要大于进口弹性(特别是新经济服务业)(注:新经济服务业是指含信息技术的专业型服务业,它能进行跨国贸易,如建筑设计、工程业和咨询业等。)。
表3 对美国服务业进出口收入弹性的估计
数据时间出口弹性进口弹性
Wren-Lewis和Driver(1998)1980~19951.951.72
Mann(2003) 1976~20002.1 1.5
资料来源:根据一些经济学者及机构的计算结果整理而成。
这意味着美国在服务业方面(特别是新经济服务业)有着更多的比较优势。如果这个命题成立,那么进一步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加上美国的贸易伙伴在新经济服务业领域更深入的投资,将增加服务业在美国贸易中的比重,从而有利于削减整个贸易中进出口弹性的不对称性。
五 启示
(一)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本质原因是结构性的
综上所述,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消费者相对外国的消费者而言,似乎对进口有更大的消费需求,即美国的进口收入弹性要大于出口收入弹性。只要该不对称性存在,美国的贸易赤字就将继续恶化下去。有关进口弹性的解释变量范围较广,这使我们很难简单地依据收入水平这单一因素来预测进口水平。例如,进口弹性系数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到诸如国外供给因素的影响,即未来美国的进口也将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经济的增长,还受到其他经济体的非价格竞争贸易因素的影响。但总体看来,美国进出口弹性的不对称性是与自身的移民效应、生产的全球重新配置、国际贸易的组成等因素直接相关。因此,美国经常账户的失衡从本质上讲是结构性的失衡。
(二)扭转结构性经常账户失衡的方法应当是结构性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造成经常账户失衡的本质原因是结构性的,那么对失衡的调整也应当采取结构性的调整方法。也就是说,美国必须在自身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方面找到贸易失衡的真正原因。当然,美国也可以通过相对价格及汇率调整的方式来试图改善经常账户。但在理论上,该方法被证明收效甚微(Obstfeld and Rogoff,2004)。在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方法也是无效的。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多个国家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但该汇率调整的方式并没能有效地改善美国的经常账户,贸易赤字仍旧逐年扩大,反而使得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困境。
在对H-M效应的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美国能自主削减或逆转经常账户逆差的两种可能方法:其一,继续大力构建其在“新经济”服务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扩大服务业的出口量,因为服务业的进出口弹性有利于美国贸易。其二,在保持经济相对高增长的基础上,进而扩大出口的品种和提高出口的质量。因为根据上文谈到的供给效应,经济的高增长及生产力的提高,将有利于推动更多新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从而增强出口的竞争力,改善贸易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种方法的实施在现实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首先,新经济服务业的贸易自由化虽然会有助于改善美国进出口弹性的不对称,但是它无疑会遭到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极力反对(注:目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有抬头的趋势,我们可以从近期美国国内频繁出现的有关贸易方面的政治辩论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Summers,2004)。)。事实上,目前美国对于低技能服务业国际“外包”方面的限制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服务业贸易的报复。另外,新经济服务业未来在全球的深度整合也必将促进其他国家经济的增长,由此而带来的“Krugman型”供给效应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出口的增长。
标签:经常账户论文; 收入弹性论文; 移民欧洲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供给弹性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移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