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小儿烧伤患者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王静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小儿烧伤患儿护理中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并回顾2015年6月~2016年3月治疗的104例小儿烧伤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对照组患儿经专科护理及部分健康护理,健康教育组患儿在专科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和家属满意度及不良情绪发生率。结果:在健康教育干预下,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健康教育组患儿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患儿和家属了解烧伤知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从而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烧伤;护理效果

烧伤是各种致热因子引发的,患者皮肤从表面到里的一种损伤【1-2】。烧伤导致患儿皮肤增生、瘢痕、萎缩等严重后遗症,严重造成患儿肢体器官障碍;不但对患儿造成生理伤害,还为患儿及家属带来心理负担【3】。专科护理仅对患儿烧伤的肢体、躯干等严重伤口进行护理,但是患儿因年龄、疼痛等问题配合度较低,影响护理质量及医患关系较差;为改善患者满意度,促进患儿恢复,健康教育干预在护理中至关重要。本文探讨在小儿烧伤患儿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意义,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随机抽取并回顾2015年6月~2016年3月治疗的104例烧伤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104例患者中有49例男患儿,55例女患儿,年龄是3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4.89±3.47岁,病程5天~1.5个月,按随机分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52例;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专科护理:a.严密观察患儿病情,保证有效循环量。b.补液复苏治疗:烧伤24h内给予生理盐水和林格氏液进行补液复苏治疗。对于严重烧伤患儿给予适量血浆或全血补充。c.烧伤创面护理:剃净创周毛发,清洁创周皮肤,按时应用无菌水冲洗,对水泡进行处理。d.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患儿在专科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a.对患儿躯体及住院病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家属使用约束带固定患儿,预防患儿抓挠烧伤皮肤,积极指导家属观察烧伤皮肤、气味、水泡、渗出等状况。对于高热患儿积极指导家属进行物理降温;预防患儿惊厥的发生。给予患儿适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等易消化饮食。嘱家属在接触患儿时洗净双手,及时整理床单位,对于病房要保持安静整洁并经常开窗通风。b.心理健康教育:态度温和的与患儿及家属沟通,采取有效方法(例:音乐疗法)降低患儿恐惧、不安、焦躁、哭闹等情绪;指导家属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缓解家属因知识缺乏等造成的焦虑、抑郁等状态。c.社会适应及宣教:积极向家属及患儿讲解烧伤的因素及预防感染的方式;在治疗中积极为患儿及家属讲解成功案例,引导患儿接触其他人员,降低因肢体残缺造成的自卑等不良情绪;指导家属在出院4周后复诊【4-5】。

1.3健康教育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和家属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本文研究统一采用的数字统计软件是SPSS17.0软件,其中计数数据以n表示,计量数据为“ ”表示,以t检查,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和家属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详情见表1~2。

3.讨论

小儿因还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个系统可能还未成熟,皮肤较为娇嫩,神经较为敏感,常出现哭闹、烦躁等状况,也因患儿免疫系统较弱,引发一系列并发症【6】。专科护理仅能治疗患儿烧伤,患儿愈后差,家属满意度不高,为改善该情况,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引入护理单元中。

专科护理对于小儿烧伤创口进行积极治疗,积极为患儿补液,改善患儿微循环;对患儿创面进行无菌水冲洗清理,消毒处理及抗生素应用,积极预防患者出现休克、败血症等并发症。但是因患儿年龄、发育、心理等引发的不良状态依旧存在,患儿愈后效果差,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较低。医护人员需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降低患儿不灵情绪。健康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涵盖整个治疗及愈后过程。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促使患儿及家属自觉采取有益于患儿治疗的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发生【7】。我国护理人员紧张,对于度过危险期的患儿不能严密护理,而患儿的哭闹、恐惧等情绪及抓挠等动作极易造成二次损伤,为预防疾病发生约束带的使用是必须的,指导家属使用约束带,预防患儿因过紧造成的微循环障碍。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并讲解烧伤护理的相关知识、宣教治愈的病例,讲解时态度温和、有理、语速和缓,有效降低家属焦虑、自责、抑郁等情绪;对于不同年龄段患儿给予不同的心理负担缓解方法,对于<2周的患儿,采用舒缓的音乐、在病房中布置消毒玩具、贴纸等童趣物品消除患儿陌生感,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对于大于2周患儿在上述基础上,多讲解成功病例,带领患儿融入其他小病患中降低患者自卑、抵触等心理,为以后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做准备。愈后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患儿发育及功能部位的瘢痕及不良心理状态,以便及时治疗。在健康较教育中注意沟通技巧并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经数据统计,在健康教育干预下,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指导家属配合医师治疗,有效分散家属注意力,减低其自责、抑郁的情绪,增加其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恐惧、抑郁、哭闹等不良情绪在护理人员及家属帮助下明显改善,从而使健康教育组患儿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患儿和家属了解烧伤知识,增加自我保护意识,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从而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丽,杨洁.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蛇志,2016,28(3):335.

[2]苏玉婷,张雅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3]王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小儿肠炎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87.

[4]姚苗.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烧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6):571.

[5]林明南,李爱梅.720例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启示[J].护理学报,2015,22(22):56.

[6]曾志红.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医疗装备,2015.

[7]颜超,许乐,李琳.小儿烧伤对家属的影响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综述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小儿烧伤患者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王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