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与认知调查——来自厦门高校的问卷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厦门论文,问卷论文,认知论文,慈善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捐赠及其他慈善公益行动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慈善象征的是爱心、公益与社会责任。然而资料显示,中国居民的慈善意识并不高,近10年来,中国人均慈善捐赠仅为0.92元[1],厦门情况也大致如此[2]。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指出要“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作为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阶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捐赠的主要群体。然而对于大学生的慈善捐赠意愿的研究却很少见,更缺乏实证性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厦门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慈善捐赠行为与认知的问卷调查,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慈善行为现状与意识,这对于促进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慈善捐赠事业,发现慈善事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厦门爱心城市的建构,培养厦门感恩、关怀、充满爱心的人文城市精神;对于加强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为社会慈善事业培养未来的重要捐赠群体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首先在咨询专家及试调查的基础上制作并完善问卷,然后于2007年9月上、中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厦门市所有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判断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即选择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及厦门理工学院三所高校学生为样本。然后根据这些高校的学科特征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院系共16个;最后在这些院系的各年级中抽取10或12名调查对象。问卷调查采用自填法方式收集。大部分调查问卷由集美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发放和回收,有小部分问卷由有关院系老师发放和回收。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389份,回收率为78%;其中有效问卷372份,有效问卷率为95.63%。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大学生的性别、专业、学历层次、收入来源、政治面貌、月开支、宗教信仰等(见表1);二是调查对象的捐赠行为,包括大学生的捐赠历史、捐赠方式、捐赠对象、捐赠额度、捐赠信息来源等(见表2);三是调查对象的捐赠意愿与认知,包括大学生的捐赠态度、捐赠愿望、捐赠动机、捐赠评价等(见表3);四是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捐赠知识、捐赠反馈、慈善教育状况等,这部分内容主要用来分析影响捐赠的相关因素。调查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描述统计、相关性分析、参数检验等方法来对大学生的捐赠行为与意愿认知进行统计分析,以下是分析后的结果。
二、大学生慈善捐赠行为与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的捐赠行为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慈善方式为捐赠(包括捐钱与捐物),所占比例为72%,志愿者、义工这种方式居第二位,占23.1%。与此相对应,大学生们普遍有过捐赠行为,没有捐赠经历的极少,只有6.5%,经常捐赠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体的19.4%。在捐赠方式上,个人直接捐赠方式与组织捐赠方式各占一半,这表明在当前的校园捐赠实践中,除了传统的个人捐赠模式外,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捐赠模式成为与个人捐赠同等重要的方式。在最高捐赠数额方面,捐赠10-49元的比例最高,占54.8%,其次是10元以下,占22.6%,100元以上的也有9.7%。由于大学生的生活来源基本上是依赖于家庭,因此,这样的数额比较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在捐赠对象方面,向大病患者捐赠的比例最多,占50%,向乞丐捐赠的为17%,向失学儿童捐赠的比例为15%,向受灾群众捐赠的比例为18%。结合我们的个案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捐赠时主要根据被捐赠对象的现实危机状态、困难情况进行实际判断,因而对患重病的给予了特别的同情与帮助。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以上的调查结果符合我们对大学生的角色认知,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3]。这是因为大学生在社会中属于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对自我有较高的道德要求。在捐赠信息来源方面,来自媒体和学校老师的捐赠信息占了绝大部分,为65.9%,这可以得到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方面,这表明了大学生捐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这也与上面的捐赠方式的调查结果大致吻合,因为通常学校组织的捐赠主要通过教师来发动。
(二)大学生的捐赠意愿与认知
在问及大学生的捐赠态度、捐赠愿望、捐赠动机、对捐赠的评价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见表3:
在捐赠意愿方面,表示参加工作后愿意尽力而为捐赠的比例为12.4%,适度增加捐赠额的为30.6%,而选择没有改变及说不清、甚至于减少捐赠额的占了大多数,累计比例为52%,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捐赠意愿并不高,其中的原因我们下面将进行重点分析。而对于捐赠的动机,我们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其中选择最多的是扶贫济困,然后是回报社会,这说明大学生捐赠的主要动机是一种自发的爱心及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有个好名声及能够获得自我满足也是选择较多的选项,这说明捐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的需要。但是,选择在舆论或者组织压力下捐赠的数量也不少,有135人次,这说明在捐赠中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因素。这也导致了对于组织化捐赠的消极评价。即在捐赠评价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组织捐赠的方式不可接受,认为很好的只有12.9%,因为在82.8%的大学生看来,组织捐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自愿性的强制行为,只有17.2%的认为是自愿的。因而,这种在压力下的非自愿性捐赠直接影响了对捐赠的肯定与信心。
对于街头捐赠,主要是对于街头乞丐的态度,有近半的大学生选择了当作没看见,有48.4%的同学选择过去了解一下再说,而选择直接慷慨解囊的同学只有3.2%,在与同学们的访谈中了解到,这种结果一方面表明大学生在捐赠方面相对比较理性,由于现在街头流浪的乞丐数量众多,只能选择那些有紧急困难的对象进行救助;另一方面不愿资助并不代表人们没有爱心,而是因为现在街头上“问题捐赠对象”很普遍,有太多的假乞丐鱼目混珠。对于街头募捐应该采取的方式,67.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静静地等待,而非把人拦下来。这反映出一种文明、自愿及无压力的募捐方式更加为人们所接受,而那种带有强迫色彩的把人拦下来更容易受到反感与拒绝。
在捐赠知识方面,我们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对厦门慈善事业的了解,另外一方面是对于捐赠常识的了解。当问到“您是否知道厦门有慈善总会时”,回答知道的人占多数,但继续问“您是否知道厦门慈善总会的地址在哪里时”,回答知道的人就相当少了。在分别问及“您是否知道厦门慈善超市、909爱心基金、慈善一日捐、慈善帮残项目、慈善助孤项目”时,知道的大学生也很少。这说明大学生对厦门慈善事业的了解还比较少,同时也可能与厦门慈善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另外对于捐赠后可以到相关部门申请免税的慈善政策,回答知道的比例相当低,仅为9%;在问及捐赠如何撤销及捐赠的法律责任相关专业问题时,能够解释的大学生比例则更少,这说明捐赠知识的普遍缺乏。
(三)影响大学生捐赠意愿与认知的因素分析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捐赠意愿呢?根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及在筛选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我们分别讨论以下统计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历与历史最高捐赠数额及捐赠意愿并无明显差异,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高于0.05,即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家庭与历史最高捐赠数额有相关关系,系数为-0.478,这说明大学生的家庭来源对捐赠数额有影响,来自城市的学生捐赠数额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这主要是因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家庭收入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后面月支出与捐赠数额的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为0.581,这从另一角度同样证实,支出越多的学生捐赠也多,这说明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捐赠的数额与意愿。在捐赠意愿方面,家庭的相关性则不明显,而月支出虽然与捐赠意愿有相关性,但相关性也不高,相关系数仅为0.121。另外,收入来源也影响到捐赠的数额与意愿,相关系数分别为-0.477、-0.227,这说明收入来自打工兼职及奖、助学金的捐赠数额与意愿要高于来自家庭。
政治面貌也影响捐赠数额的多少,相关系数为0.359,但在捐赠意愿方面则不明显,相关系数仅为0.172。这说明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生在捐赠数额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生,因为一方面党员身份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党员的政治身份使大学生在捐赠行为面前也必须表现出表率作用,但正是因为这是一种表率,缺乏一种真正的内心的需要,所以在捐赠意愿方面反倒并不强烈。宗教信仰与捐赠数额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和0.441,说明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在捐赠面前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慷慨,这也符合我们以往对宗教与慈善之间关系的判断,即“宗教是慈善之母”,宗教信仰一直是人们主动行善的动力源。
捐赠方式是对捐赠数额与意愿影响较大的因素,系数分别为-0.607与-0.388。这表明强制性捐赠方式直接减弱了人们捐赠的意愿,强制性程度越高捐赠意愿越弱,其原因在于“献爱心”本来是一种主动、自由、愉悦的利他行为,强制则会破坏这种慈善生态而使人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捐赠反馈对捐赠数额与意愿的影响同样是负相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77与-0.227,这表明捐赠反馈信息越丰富,人们捐赠意愿越高,而人们在捐赠后不知道钱做什么用了,就会降低再次捐赠的意愿。因此捐赠后对捐赠资金使用的流向、受捐赠对象的改善状况进行公布,增加捐赠过程的透明度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人们对捐赠事业的信心,提高捐赠的意愿。捐赠信息对捐赠意愿的影响还包括受捐赠对象和捐赠组织的信息。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对受捐赠对象的信任度与对捐赠组织的信任度和捐赠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受捐赠对象的信息越真实,对捐赠组织的信任度越高,人们的捐赠意愿也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感恩教育对捐赠数额与意愿的影响也比较大,相关系数为0.507,表明接受过感恩教育的大学生比没有接受过感恩教育的学生的捐赠意愿要更高。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感恩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正在于此。与捐赠意愿相关的因素还有捐赠知识。捐赠知识越多的人捐赠的数额及意愿也越高,这与感恩教育同样可以归结为慈善宣传与教育对捐赠行为的影响。
三、讨论与建议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书记的有关论述,为我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慈善捐赠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提高慈善意识的问题。而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慈善捐赠行为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有了更全面和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同时,体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更是我们应该注意与思考的。比如除了身处无收入阶段的特殊因素外,捐赠结果反馈的缺乏、强制性捐赠的消极影响、“问题捐赠对象”的存在、感恩教育的薄弱等是导致大学生捐赠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同时,我们认为这些也是影响社会其他捐赠群体意愿的普遍原因。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捐赠反馈机制
将受捐赠对象、捐赠过程、捐赠资金使用流向及受捐赠对象改善状况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捐赠人。慈善事业是道德事业,建立健全资金、受捐赠对象状况的反馈机制,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社会捐赠意愿与热情,提高社会参与慈善的关键因素。募捐不能简单地一募了事,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募集、救助、反馈、再募集的工作流程;不能只重视获得善款这样的结果,而更应重视捐赠人的道德体验、价值实践与社会信任。只有这样,捐赠人才能对所捐资金放心,社会慈善事业才可再生、可持续,而非一锤子买卖。因此,慈善组织应当就捐赠项目的全过程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捐赠项目完成后的一个月内,采取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向捐赠人反馈捐赠状况,有条件的要让捐赠人亲眼看见捐赠的款物落实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2.组织化捐赠应坚持捐赠自愿的原则
在当前我国民间慈善、社会化慈善还不发达的环境下,通过组织化与行政化的募捐手段有其现实的原因,但切不能使组织化捐赠变为强迫性的捐赠,这种看似有效的方法实质上是短期化、不可持续的慈善事业,到头来反而伤害了慈善事业。例如,有媒体报道,某大学为落实上级要求向受灾地区捐款,转而要求学生向校方捐款,捐款不但是强制性的,更令人可笑的是按所谓的“行政级别”分等级来进行,一般学生、班级学生干部和校级学生干部都规定了不同的捐款数额,而许多学生对学校的这种举措表示不满。事实上,这种强制性的捐赠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不论是在高校、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通过单位的强制性捐赠已成为募集善款的主要方式,有的通过规定捐款标准,有的甚至直接扣工资,这已经引起不少非议。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这种方式的确值得商榷,毕竟良好的动机不能通过不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既然是捐献,就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发自内心的善举才叫爱心。
3.加强感恩教育
所谓的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白了就是知恩、图报。感恩是责任意识的最好体现。“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而“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4]。人如果学会了感恩,那么他的道德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并会自觉地将感恩之情内化为行动,指导自己的言行。因此,建议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知恩意识、懂得报恩。培养学生对自己、家庭、学校、社会、他人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从而自然地提高他们的慈善意识。
4.加强慈善知识宣传与教育
慈善宣传工作是整个慈善工作之首。慈善宣传是普及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提升慈善理念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慈善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慈善宣传工作比较好的地方慈善事业就一定红火[5]。而我们也证明了慈善知识的缺乏是大学生慈善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宣传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宣传乐善好施的先进典型,使更多的人了解慈善事业,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慈善意识,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同时,不仅要让民众了解应该慈善,还应让他们了解如何慈善。因此,要搞好慈善捐赠知识的宣传工作,将捐赠渠道、捐赠法律知识、捐赠信息获得渠道、慈善组织的信息等捐赠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让民众了解。
收稿日期: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