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住宅建筑仍以全现浇模式为主,虽然该模式技术成熟,在经济上略占优势,但随着人工费及资源成本的不断上涨,这一模式将不再适用。因此,当前应将重点放在预制装配技术上,确保住宅建筑得以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装配式预制楼梯的安装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预制楼梯;安装技术
1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住宅工程在设计工作中,主要采用以下预制构件:①预制平窗外墙;②预制凸窗外墙;③预制阳台;④预制楼梯。所有预制构件均在工厂进行生产,平窗、凸窗、阳台外墙在完成加工后粘贴面砖,在现场进行固定后,视作主体结构模板主要组成部分,在主体结构的模板完成支设与钢筋完成绑扎以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此之后,仅阳台中的结构和女儿墙进行面砖粘贴,在施工中被破坏的部分,及时进行修补。此类具有产业化特征的建筑,其主要优势在于外墙上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但成本从当前看依然很高。伴随我国产业化建筑不断推广,以及人工费的快速提高,这种产业化建筑必定成为今后重要发展趋势。
2 楼梯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预制楼梯有两种生产方式:一是“垂直”生产,楼梯模具分为三个部分:台阶模具、侧模具、两端模具;二是“卧式”生产,即下台阶生产,楼梯模具分为三个部分:踏步模具、两个侧模、两个端部模具。针对上述生产方法,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是模具的清洁问题,模具如果清洁不及时,往往会残留各种水印或者锈迹,这就影响了预制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其次是钢筋环节的问题,主要是钢筋弯钩尺寸偏差、位置偏差,或者是钢筋焊接位置质量不合格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预制板质量;第三就是混凝土方面的问题,包括混凝土浇筑时时间控制不当导致强度不足、塌落度不合格,以及混凝土表面的抛光不符合标准等;最后就是拆模环节,没有严格按照养护周期进行拆模,导致质量不达标。
3 装配式预制楼梯的安装技术
3.1 预制楼梯现场堆放
预制楼梯运输到现场后,要仔细检查各个构件的外部质量、几何尺寸和嵌入部件的位置。如有缺陷,应退回货物,并在梯子一侧的两个吊点进行卸货和吊装。预制楼梯堆垛场地应平整并夯实,场地堆垛时要保证构件水平,不要出现倾斜现象。梯子板的搁板点选择在横向端点的第二端点,不小于2级。在选择堆垛地点时,应考虑便于后续提升,避免两次运输。根据预制楼梯的标签和起重序列号,序列号标记组件进入现场后,同样的序列号被标记在施工图纸,这样可以直观地显示组件的位置,提升和指挥可以方便,可以减少错误的数量提升。
3.2 施工准备
预制楼梯吊装前应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选择相应的吊架,并仔细检查吊架,确保其正常工作性能,否则应立即更换。确定了构件堆垛场到预定安装区域的起重机旋转半径,并在起重机周围设置了安全防护线。浇注混凝土时,预埋件应妥善保护。在吊装预制楼梯前,测量相应楼梯构件端部及侧部控制线并在预定安装位置弹出,检查安装控制线及台梁标高,节省吊装校准时间,保证安装质量。梯子板的一侧预留给剪力墙30mm的间隙,以保证后续的建筑抹灰空间。在梯子两端的梯梁吊耳上铺设1:1水泥砂浆找平层(强度等级(>M15)),并准确控制找平层的标高。
3.3 预制楼梯的吊装和校正
吊具选择:①平窗与凸窗外墙需选用“一”字形的吊梁进行起吊,吊链采用两爪;②阳台需选用“口”字形的吊梁进行起吊,吊链采用四爪;③楼梯直接用吊链进行起吊,采用四爪。阳台与外墙到场后,以吊钉具体位置为依据对吊点编号进行标注,在起吊的过程中,吊点和吊梁的编号必须完全吻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楼梯具体标注为依据,结合图纸确定的位置,用起重机吊起楼梯,并保持平稳之后,对拼缝中的止水带进行安装,然后匀速移动和吊升,与待安装的位置相近后,采用人工进行对中。安装阳台以前,在底部搭设稳固的支撑架,再进行吊装作业。
楼梯吊装至要求的位置后,以楼层上的控制线为依据,调整楼梯位置。对楼梯的校正,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在楼梯底部与接缝位置安放水平尺,对上层楼梯进行调整和校正,使上、下两个楼梯的外立面保持平整;②利用水平尺与线锤对楼梯垂直度进行准确测试,借助斜拉杆可进行伸缩的功能对楼梯的垂直度进行调整,确保可以达到要求。至此,即可完成一个楼梯的调整、校正;③楼面完成调整、校正后,还应对相同立面上的楼梯实施整体调整与校正,要求相邻左右外立面面砖水平缝拉通,下层楼梯和竖向垂直缝应完全对齐。如果有个别楼梯无法达到以上要求,则需要在底部使用铁片进行填充,也可用辅助工具进行微调。
3.4 嵌缝、灌浆养护
(1)在对预制楼梯进行校正并到位后,在对预制楼梯预留的孔进行密封前,应检查预制楼梯的平面定位、标高和外观质量。(2)预制楼梯平面定位、标高验收后,楼梯上部(固定铰链)用砂浆堵住楼梯预留的孔,密封面要光滑、紧凑、平整。楼梯的下部(滑动铰链)只在嵌入螺栓的螺母垫圈上方以及垫圈下的预留孔,该空腔用于阶梯板的自由滑动变形。预制楼梯和台梁两端之间的缝隙用聚苯乙烯板填充。(3)楼梯安装完毕后,应及时保护踏面,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踏面边缘和棱角造成损坏,在这个项目中应该使用木板作为保护。
4 装配式预制楼梯的安装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预制楼梯的性能要求
在正常情况下,预制楼梯对于突发恶劣环境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在楼梯连接位置中,应避免出现较大程度的裂缝,并且应对于裂缝存在且超出施工要求的楼梯予以返工;为了避免在楼梯连接完成后出现渗漏现象,还应对楼梯的抗渗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预制楼梯的抗震性能应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以免地震所导致的灾害扩大化;此外,如果楼梯有着抗震方面的要求,则其必须存在一定弹性工作状态的要求,同时注意避免裂缝或者损伤问题在楼梯之间的浇筑部位有所存在。楼梯本身应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以便在某种因素作用下而导致的开裂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加以修复;为了避免火灾或者恶劣自然灾害等对楼梯产生连续性的破坏,预制楼梯必须具备抵抗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
4.2 预制楼梯的运输环节
楼梯的运输环节也就是楼梯经过生产一直到使用,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相应的运输时,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运输设备,与此同时,还要对需要进行运输的楼梯进行相应的加工固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装卸过程;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有着必要的缓冲材料,在运输中对楼梯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按照事先计划的路线进行运输,在运输的环节中还需要尽量的避免紧急刹车的情况出现。
4.3 预制楼梯的连接
在楼梯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有许许多多,这里主要以下面两种为例:(1)机械式。对于机械式连接方式,其就是通过机械式的持续套筒器,来对对楼梯进行灌浆式连接,运用高强度的无收缩的水泥的特点,来对楼梯的有效连接进行稳定性的保障,但是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所使用的楼梯的钢筋有着一定的强度要求;(2)现浇式。对于那些需要楼梯进行连接但是在连接时出现连接部分过于狭窄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发生,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采用现浇混凝土来进行相应的连接工作的。因此,对于混凝土所浇筑的铸模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强度必须达到相关的规定,如果达不到是不能进行脱模操作的。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根据本文提出的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类工作的质量问题。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预制楼梯的质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韩建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7(22):56.
论文作者:韩阳 贾松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楼梯论文; 位置论文; 模具论文; 混凝土论文; 堆垛论文; 标高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