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成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省 成都 610100
摘 要:目的:对采用腹腔镜技术对胆囊息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开展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50例在我院住院接受胆囊息肉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应用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相关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并对实际治疗效果进行相关对比。结果:经过实际对比治疗组患者在(1)手术时间;(2)术中出血量;(3)手术切口以及肠道恢复时间;(4)术后疼痛相关评分;(5)患者实际住院时间;(6)并发症实际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实际差异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技术对胆囊息肉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早日实现康复,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胆囊息肉 临床效果
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壁因向腔内呈现息肉状突起相关病变的总称,从相关病理上进行划分,主要区分为良性息肉以及恶性息肉。现阶段对胆囊息肉相关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选取一种高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更好的提高疗效。本次研究将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由我院接纳治疗的50例胆囊息肉相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运用开腹以及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对相关疗效通过对比进行实际分析,将相关分析结果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50例在我院住院接受胆囊息肉相关治疗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25例住院患者共用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位28岁至60岁,平均年龄(41.9士2.6)岁;病程为3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 3.7士0.6 )年;观察组25例住院患者中共用有15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29至63岁,平均年龄( 42.2士2.2)岁;病程2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3.2士0.6)年。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还有相关病程等项具体资料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现实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次研究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运用开腹手术方式进行相关治疗。患者要实际采用仰卧位,实施麻醉后在患者腹部对应位置开一个约5厘米的切口,然后切除胆囊,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并且同时设置好引流管,手术结束时缝台切口。
1.2.2治疗组
本次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运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相关静脉复台方法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待麻醉实际生效以后,在患者对应的脐部按照手术要求开好切口,建立相应的CO2气腹并保持患者12至14 mmHg实际腹内压,同时把操作孔还有观察孔做好,腹腔内植入腹腔镜腹腔对患者全腹实施探查,运用顺行或者是逆行的方法对胆囊实施切除,用钛夹将胆囊动脉还有胆囊管夹闭,其后切除胆囊。若患者胆囊存在张力较高的情况,必须采取气腹针在胆囊底部进行穿刺实施减压;若患者存在胆囊粘连相关现象,即可运用钝头相关吸引器或是电凝棒分离粘连部位。手术实施完成后要用生理盐水将患者的腹腔彻底冲洗,若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出血以及渗血还有腹腔重度污染的情况,要加设常规引流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相关标准
比较两组相关情况,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相关出血量还有手术实际切口,包括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相关疼痛方面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实际住院时间等要素还有术后具体恢复情况进行对应记录并对比进行分析,把对比情况作为判定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效果的依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实际发生情况[1]。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相关数据都运用SPSS 12.0统计学相关软件实施分析处理,计量相关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相关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术中包括术后相关恢复情况比较
运用两种不同方法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术中还有术后两组患者相关恢复情况实施对比和分析。(1)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09.9士43.9 )分钟,术中患者实际出血量计算平均值为(163.1士25.9)ml,手术实际切口长度平均值为(10.7士4.9)厘米,肠道实际恢复时间相关平均值为(2.8士0.7)天,术后相关的疼痛评分平均值为(7.8士1.8 )分,平均住院时间为(9.6士2.7)天。(2)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实际平均值为(74.1士40.9)分钟,术中患者实际出血量计算平均值为(67.9士10.9)ml,手术相关切口长度平均为(3.8士2.3)厘米,肠道实际恢复时间相关平均值为(1.4士0.4)天,术后相关的疼痛评分平均值为(2.5士0.8)分,平均住院时间为(4.7士1.5 )d,对比两组相关数据其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实际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相关术后并发症实际发生情况的比较
经统计对照组相关患者共有4例出现腹腔积脓以及积液情况发生,2例伤口出现感染,2例胆管出现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16%;治疗组相关患者共有1例出现腹腔积脓以及积情况发生液,1例出现胆管损伤,实际并发症相关发生率为8%,两组患者在数据相关对比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实际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习惯还有饮食习惯的巨大改变,胆囊相关疾病实际发病率出现快速升高的趋势。胆囊息肉在临床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多发疾病,从病理的角度主要区分为良性息肉以及恶性息肉。从实际情况看尽管良性胆囊息肉不会对患者产生巨大危害,但要密切关注防范其发生恶变的可能。开腹手术所谓传统的治疗方法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严重创伤,手术过程中大量出血的问题也极为普遍。在相关的术后恢复方面,这种方法也存在恢复期长等很多弊端[2]。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临床实践中腹腔镜相关手术已被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实际创口小以及手术时间短还有术中出血量少和肠道恢复时间比较短的优势,并且患者相关住院时间比较短,术后恢复期短,临床上已经成为治疗胆囊息肉最佳方法之一[3]。
通过本次研究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5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实际临床疗效的相关对比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在相关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实际出血量,还有手术实际切口以及肠道相关恢复时间和术后疼痛相关评分,包括患者住院时间还有并发症实际发生率等方面都和对照组有比较显著的实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践证明运用腹腔镜技术对胆囊息肉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实现康复,更好的提升患者实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连宝,孙庆磊.应用腹腔镜胆囊息肉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384-385.
[2]钟崇,徐发彬,苏小康等. 完全腹腔镜保胆治疗胆囊息肉 12 例 [J/CD].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1,6(1):63-64.
[3]郑树国,王小军.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 (6):510 - 512.
论文作者:魏大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胆囊息肉论文; 平均论文; 腹腔镜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