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惠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云南 开远 661600)
【摘要】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吗丁啉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吗丁啉和泮托拉唑的综合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片的治疗,比较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4%。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吗丁啉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能够使患者身体的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荐。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吗丁啉;泮托拉唑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11-02
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导致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内镜下为食管粘膜破损,也就是食管溃疡或者食管磨烂,任何年龄段人群都会出现反流性的食管炎,成年人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1]。食管炎的病情程度和反流症状没有相关性,患者会有烧心、胸痛、反流、吞咽困难等,但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病情严重者也可能因为食管的黏膜糜烂出血,大部分为慢性的少量出血[2]。因为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近些年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采取不同药物,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36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9.32±5.19)岁,病程范围:(4~26)个月,平均病程为:(8.9±4.1)个月。对照组患者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50.12±5.65)岁,病程范围:(4~25)个月,平均病程为:(8.6±4.0)个月。两组患者没有身体资料上的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实验组 给予患者吗丁啉和泮托拉唑的综合治疗,吗丁啉(多潘立酮片)生产商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准字号为:H20044163,每片10mg,每次服用一片,一天三次,要求在饭前15分钟服用,连续使用4周后,观察患者身体症状的改善。同时采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生产商为:沈阳圣元药业,准字号为J20067169,每片40mg,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一片,连续服用4周,治疗后观察身体症状,并给予胃镜检查。
1.2.2对照组 该组仅选择泮托拉唑的治疗,生产商为:沈阳圣元药业,准字号为J20067169,每片40mg,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一片,连续服用4周,治疗后观察身体症状,并给予胃镜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评分,对胃灼热、反酸嗳气、胃脘胀痛、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五项进行评价,采用5分制,若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则为1分,偶尔存在不适,但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为2分;间断性出现身体症状,在生活和工作上受到一定影响为3分;身体的不适症状反复发作,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干扰为4分;上述症状有严重表现,无法进行工作为5分。痊愈:胃镜检查中食管黏膜得到正常恢复,身体症状消失;治疗显效:在胃镜检查中发现食管粘膜得到明显修复,明显改善了身体症状;治疗有效:在胃镜检查中发现部分食管黏膜得到恢复,身体症状缓解;治疗无效:胃镜检查中没有发现食管黏膜的修复,身体症状也没有得到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愈15例(占41.7%),治疗显效15例(占41.7%),治疗有效4例(占11.1%),治疗无效2例(占5.6%),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8例(占28.6%),治疗显效11例(占39.3%),治疗有效4例(占14.3%),治疗无效5例(占17.9%),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4%。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症状评分
实验组患者反酸嗳气:(1.2±0.5)分,胸骨后疼痛:(0.8±0.3)分,胃灼热:(1.1±0.4)分,恶心呕吐:(0.9±0.5)分,胃脘胀痛:(1.2±0.4)分。对照组患者反酸嗳气:(2.5±1.3)分,胸骨后疼痛:(1.8±0.9)分,胃灼热:(2.8±1.2)分,恶心呕吐:(1.9±0.6)分,胃脘胀痛:(2.1±0.8)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为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的疾病。当胃液的ph值小于4,而且有胃蛋白酶时就会出现胃内容物的反流,导致食管黏膜受到损害[3]。反流的胃液可侵袭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可致吸入性肺炎,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若给予单一治疗,疗效并不显著,给予多角度的联合治疗,会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吗丁啉为多巴胺受体的拮抗剂,可抑制多巴胺受体,抑制呕吐,因为胃肠道的关键受体是多巴胺受体,所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吗丁啉的治疗,有显著效果,该药物可使多巴胺介导造成的胃平滑肌得到松弛,而且该药物可使胃肠运动得到改善,增强消化道动力,减少为十二指肠的内容物,降低胆汁和酸的发生率,还可有抑制恶心、呕吐的效果,不会影响胃液分泌[5]。同时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该药物为质子泵的抑制剂,对喂奶壁细胞分泌小管有刺激作用,减少胃酸分泌,使食管黏膜的损伤情况得到缓解,两种药物综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的各项症状都得到明显的缓解。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仅采用泮托拉唑的治疗,病情虽也得到缓解,但疗效一般。治疗后叮嘱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多食用易消化,营养含量高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避免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坚持少食多餐,每餐不可过饱,做到规律饮食,每天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增强体质。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14%。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吗丁啉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能够使患者身体的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蒋常青,蒋继焦,陈瑞贞,谢丽娜,黄湘霞.吗丁啉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09:50-51.
[2] 姜秀芳.口服泮托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8例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55.
[3] 洪素洁,张静.泮托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8:141+143.
[4] 潘永丽,张浒.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例临床分析[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03:179-180.
[5] 麦国.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5,12:120-121.
论文作者:王艳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症状论文; 食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食管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