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究论文_陈景标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究论文_陈景标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阐述了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从而就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地阐述了,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问题的有效措施,以供读者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问题;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建设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及不足,故需要采用有效的解决策略。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作为水利工程中设置最重要的环节,主要是对周围和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转和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有利的条件。但对目前来说,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从而导致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难以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地质勘察资料。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

随着水电工程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从中给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以及地质勘察等方面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发生不遵循工程建设程序的现象,不重视地质资料或者工程建设资料不够完整,这些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水利工程主要是建设水库大坝、拦河闸、泵站、堤防等,这些建筑物如建在不良地基上,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目前来说,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我们不重视地质,没有进行相应的地质勘察,使得项目规划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工程不能如期完工,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物,留下安全隐患,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一些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发生突发情况,由于平时没有对地质资料进行完整的保存,因此在救援工作中没有科学的一手资料,严重影响处理的时间和效果。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就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完毕后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当有险情时能够以详细的地质资料作为重要的依据,制定科学的抢险方案,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

2 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任务是应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知识,运用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方法,结合实践经验,查明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充分论证有关工程地质问题,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概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为调查区域地质构造及查明工程区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水利工程分布范围较大,需要了解区域地质,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对工程场地可能出现地震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减少工程投资。区域地质构造勘察内容即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物理地质现象及水文地质条件。这些资料是分析水利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并指导建筑物的地质勘察过程及注意事项。例如,在可溶岩地区,重点应放在发育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上;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地区,要特别注意地质构造和断裂活动情况。

查明工程区建筑物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有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抗滑性、不均匀沉降、渗透稳定性等。水利工程建设中,地基是基础性工程,地基位置选择需要考虑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沉降变形等问题,确定地震过程中的渗透破坏力。根据查明的建筑物基础工程地质条件,从而确定建筑物的形式及尺寸,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地基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3.2 缺乏对相关专业的理解

首先,由于工程地质技术人员对其他专业不了解,应加强跨专业的学习。其次,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所有这些非地质专业的问题,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地质专业推卸责任,令地质师们不知所云。

3.3 勘测周期不合理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4 解决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问题的有效措施

4.1 要划清相关部分的责任

规程技术管理问题应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责任分清楚了,落实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

4.2 从水利工程实际要求出发

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对于地质勘察的要求和任务也不同,因此必须从水利工程的实际要求出发进行地质勘察,例如某水利工程需要对大坝进行加高施工,加高大坝必然会影响水利工程坝基的受力分布,因此根据这样的要求,在地质勘察时,就必须对水利工程坝基进行高要求的地质评价,分析坝基的地质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有针对地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利工程加固效果。

4.3 加强地质勘察力度

地质勘察分析是整个地质勘察工作最重要的结果,一些高质量的地质分析报告,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地质勘察分析报告,不能仅仅包括一般性的地质描述,或者简单的地质情况推测,必须理性地以地质勘察结果为基础,结合详细的地质资料,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进行逻辑推理,明确地质勘察结论。

5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中,应加强水文地质调查和检测,对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优化,以提升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为水利工程提升规范的建设依据。同时,在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进行作业,将科学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提升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效率,保证水利工程如期进行,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仁学.浅谈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3(10).

[2]白龙飞.水利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4(6):23.

论文作者:陈景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现状及相关问题探究论文_陈景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