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本身以更加先进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需求进行了满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为整个电力系统生产提供了优质的保障基础,对提升整体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从而也诞生了许多信息系统,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给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从而促进了电力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应用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行过程中要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地理信息技术定位平台,如图1所示,并通过该平台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信息标记出来,将空间分析、数据库、地图可视化以一个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对其操作。另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做好地理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导出工作,为整个地理信息系统模型进行驱动,同时,结合一些地理空间的数据信息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推算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地理信息数据。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目标
2.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在电力生产、运输、管理、运行等方面实现调控、调度、管理的自动化。电力系统是一个地域分布较广,由发电站、变电站、输送电网络和电力用等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自动化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时期当中,电力系统基础网络建设的覆盖面积广阔,发电站、变电站、电力企业以及终端使用客户等,都被高度囊括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作管理模式之中。随着国家各个地区广大社会成员物质精神生活文明水平的双向提升,终端用户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开始大幅度提升。只有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系统化的电力自动化输送系统,才能提高整个电力能源传输的质量,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水平的飞速发展。
2.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在适当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以后,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构建的发展目标,发生了一定形式的转变。如何在幅员辽阔的电力能源配电网络覆盖范围内,更好地实现电力能源远程输送的及时检测,全面提升变电站与供电所之间电力能源输送的高效衔接,逐渐成为了现代化电力能源自动化网络构建的发展定位。配电基础网络调度的自动化,发电站的综合调度自动化,电力能源远程输送信息的自动化以及突发电力传输安全事故检修自动化等,都是当今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电网路构建的主要优化内容和发展目标。
3简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特点
应用效率更好、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含量更多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有着较为突出和显著的特征。首先,地理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之中,要求相应的技术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换言之,相比传统的技术调节手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更加强调专业性。技术工作人员如果想要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搭建固定空间范围内相应地理概况信息的检测整合平台,就要实现人力与现代化技术操作设备之间灵活紧密的协调运作。只有具备更加专业化的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发挥到极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是我国一项较为现代化的新型技术应用方式,通过将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应用到经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之中,我国交通运输、能源输送以及建筑建设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在短时间之内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设想的提出,最早开始于1970年的两岸对话交流。当今社会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在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取得了多次的完善和改良。相比传统的地理信息检测整合系统,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深圳、厦门、北京、上海等数字化经济发达城市的辅助性技术应用手段之一。
经过大量技术研究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研发,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有效解决了以往地理信息检测数据,无法实时分享等固有的弊端现象,使地理信息技术传输设备之间的相互兼容成为了可能。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以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有部分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甚至在学校之中独立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专业培训课程,力求能够为社会的生产生活输送更多的现代化应用型技术人才。
4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
4.1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自动化之中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后期,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的繁荣发展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经历自动化网络构建传输过程之中的初期发展阶段,对于电力自动化配电网络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只是为保障其运送传输秩序的辅助性信息管理工具,并没有对电力自动化网络构建事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进程的迁移推进,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对于电力能源输送量的需求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开始发现并认识到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电力自动化中的重要性。也只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平台,实时记录更新电力能源输送线路的地理环境概况,才能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能源供应服务,尽可能减少因地理概况分布影响,而出现的用电故障,为企业或者能源用户带来的损失。
4.2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自动化中应用的环境配置要求
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自动化中应用时,对相应硬件设施的配备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技术设备采购人员,应当尽量选购高配置的计算机装置设备。安装与计算机整体系统相协调对应的浏览器,使浏览器与地理信息系统两者之间能够高效兼容。保障电力能源输送的终端用户,在通过打开浏览器查询地理信息数据时,数据信息的传递能够畅通无阻。只有配备高配置的计算机硬件处理设备,才能保障更好地满足指定客户端用户,对于地理信息能源传输数据的查询需求。
4.3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的虚拟环境
一般情况下,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的虚拟环境,可以根据指向对象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网络环境和软件环境。两种虚拟环境的配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地理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之中,每天都要同时容纳大量的访问客户,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大虚拟环境的配置力度,才能保障在地理信息系统高峰访问时间段内,系统界面的平台操作不会出现停滞或者瘫痪的不良现象。HUB、IP或者终端转换调节器等,都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环境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之上,技术工作人员还要尽可能保障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信息网络传输速度的高效性。高配置的宽带网络传输速度,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应用环境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辅助性的技术应用手段。在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进程之中,更加系统化、数据信息更加精准化等,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发展趋势。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更好地结合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式的运作过程之中,能够为电力能源运输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收益,在实现电力能源运输全程监控的同时,提升系统自动化运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夏志平.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139-139.
[2]张帆.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行业应用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8).
作者简介
刘世光(1980.11-),男,山东昌邑人,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工程师,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邑市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刘世光,刘帅克,郭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能源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