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省南京市 210011
摘要:目的:探究良肢位摆放在临床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临床治疗护理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根据其在治疗中采取良肢位摆放时间段不同分两组,各33例,其中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后实施良肢位摆放康复治疗为观察组,设置该类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良肢位摆放康复治疗为对照,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表、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效果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尽早的采取良肢位摆放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日后肢体运动能力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良肢位摆放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所致死亡率有明显降低而高致残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文献指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高达75%左右[1-2],这种肢体功能障碍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科学的康复治疗有效的改善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状况,使相当部分患者做到生活自理。目前许多学者指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尽早进行良肢位摆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66例患者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探究对该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良肢位摆放的临床应用意义,先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资料,其中男32例,女34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为(64.3±3.9)岁,病程分布在2-3年之间,平均为(2.2±1.0)年。临床分类:脑梗死41例,脑出血20例,混合型脑卒中5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患者其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基本资料对比后,P值在0.05以上。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包括遵医嘱用药、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等及有效的康复治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行良肢位摆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在入院后就采取有效的良肢位摆放护理,并同时行有效康复治疗,早期良肢位摆放主要以床上坐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及仰卧位摆放为主,三种摆放方式每隔1-2h循环进行,避免并发症发生,具体操作如下。
1.2.1床上坐位摆放
患者坐位时准备背后一软枕以给予其支撑,减轻后背压力,然后将患者上肢置于床桌上并保持伸展状态,足部位背屈状态,下肢为屈曲状态。
1.2.2患侧卧位摆放
侧卧时需准备软枕给予背部支撑,患者患侧上肢处理需保持该侧肩部保持向前平伸状态,前壁保持后悬状态同时保证肘部和腕部在伸展姿势,手掌面向上,五指伸开状态。患者患侧下肢需保持健侧肢体位于患侧肢体前方,另外需保持患侧肢体于屈膝姿势,保持患侧踝关节稍微屈伸状态。
1.2.3健侧卧位摆放
健侧卧位时保持上肢自然伸展,肩关节保持向前平伸状态,另外将肘部及腕关节均于伸直状态,五指伸开,并放置软枕于患者腋窝下。患侧下肢处理需保持髋部处于稍微屈伸状态,并保持向前挺姿势,然后做屈膝动作,对于患者踝关节保持稍微被动屈伸,健侧肢体保持其舒适位置即可。
1.2.4仰卧位摆放
准备一软垫置于患侧肩部下方,保持躯干外旋和外展状态,并使其离开上肢,保持手掌面朝上和五指分开姿势,保持腕部背屈和肘部伸直,另外可将软垫置于下肢膝关节和大腿外侧部以防止髋部关节外旋、外展。
1.3观察指标[3]:(1)对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患侧肢体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 评分表进行评估,评分结果越高表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越好。(2)两组康复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越高日常生活能力亦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假设a=0.05,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肢体运动能力恢复情况。见表1.
3.讨论
研究发现[4],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后期往往伴随偏瘫症状的出现,而诸多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后也会呈现处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因此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除了研究有效的方法施治外还需要配合以有效的康复护理治疗以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大量实践证明[5],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康复中采取良肢位摆放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早期康复治疗中的良肢位设计和摆放主要是通过持续性控制和静止性反射抑制等方法对患侧肢体肌痉挛进行控制并缓解其运动异常的肢体模式,有效促进其出现分离运动。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肌肉若长期处于静止收缩期会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改变进而影响肌肉功能恢复,而采取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被动的对患侧肢体进行拉伸和伸展等作用于肌肉,能有效的防止肌肉发生功能障碍。但是对于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中的良肢位摆放和设计需要根据患者患侧肢体功能阶段进行研究加以干预,并且该治疗需贯穿于整个康复治疗过程。
有国内报道,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早的采取良肢位摆放不仅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还能有效防止偏瘫患者发生足内翻、肩关节半脱位及肌肉痉挛等常见并发症。本研究结果,对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分别在不同阶段采取了良肢位摆放治疗,治疗后发现两组患侧肢体功能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评分远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中施以科学的良肢位摆放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突出。
文献参考:
[1]孔艳蕾.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4):198,199.
[2]曹钏宏,常巧云,吴小花,等.良肢位摆放应用于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76.
[3]黄日玲.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9):26-27.
[4]邱青青,蔡珍芝,温金凤,等.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88-190.
[5]贾秀贤,雷少军,刘卫霞,等.早期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18):2806-2808.
论文作者:陈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卒中论文; 评分论文; 状态论文; 两组论文; 能力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