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海林市中医院 黑龙江海林 157199)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6例失眠症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76.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失眠;中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26-02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习惯,睡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公众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睡眠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失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安全[1]。西医治疗失眠症的常用方法除心理辅导外,还包括使用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等药物。然而西药治疗会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容易使患者出现药物依赖。近年来,中医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治疗失眠症的中医方法便成为应有之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失眠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43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36.5±3.8)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18~71岁,平均年龄为(37.1±3.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失眠的主观标准:①主诉睡眠生理功能障碍;②白天头晕、头胀、头昏、疲倦乏力等,均由睡眠障碍而导致;③仅有睡眠治疗减少而无白天不适(短睡眠者)不视为失眠;失眠的客观标准:①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②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③觉醒时间增加(每夜超过30分钟)。以上症状超过一个月均为漫性失眠。
1.3 治疗方法
1.3.1西医治疗 睡前30min采用舒乐安定片给予口服治疗,药物剂量为1mg,并采用10mg谷维素给予口服治疗,每天3次,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3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中医治疗 气滞血疲型患者表症为失眠多梦、脉沉涩、人暮潮热、舌边疲斑、胸闷憋气、遇事善惊等,治疗原则是安神定志、理气活血,选用药物包括酸枣仁、牛膝、甘草、香附、五味子、获神、生地等;痰热内扰型患者表症为头晕目眩、脉滑、舌红苔黄腻、心烦口苦、大便不爽等,治疗采用和胃化痰、宁心安神的原则,主要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所选中药包括黄连、法半夏、生龙齿、紫石英、积实、石营蒲、甘草、获神等;肝郁化火型患者表症为头痛目涩、脉弦虚数、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小便黄等,治疗原则是疏肝泻火、安神宁心,应用丹桅逍遥散方加减治疗,常用药物为桅子、丹皮、龙胆草、百合、白术、白芍、柴胡、灯芯草等;阴虚火旺型患者表症为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红少津,治疗原则是养心安神、滋阴降火,采用柏地黄汤加味,药物包括黄柏、生地、知母、山药、枣仁、夜交藤、丹皮、山英肉等;心脾两虚型患者表症是头晕目眩、脉细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等,治疗原则是益气养心安神,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药物包括龙眼肉、当归、木香、黄蔑、人参等。所有中药1剂旧,水煎服,待患者睡眠时间>6小时时,继续服用5~8剂巩固疗效。
1.4 效果判定标准
通过计分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根据其严重程度以4级划分,分值为1~4分,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同时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级别,显效为经过用药后得分降低50%以上;有效为经过用药后得分降低30%以上;无效为经过用药后得分降低少于30%或者没有改善。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前(23.12±1.36)、治疗后(10.21±2.52);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前(23.32±1.92)、治疗后(16.15±2.4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76.7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而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难经》称为“不寐”。多由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年老体弱、心虚胆怯所引起,病位在心,发病与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不外心胆脾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实证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长时间失眠会引发慢性胃炎、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方面的疾病,同时会出现容易感冒、体力衰退、生理时钟紊乱、饮食失常、免疫力降低、衰老等症状,失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失眠中医临床以解郁安神、调整阴阳、补虚泻实等为主;安神汤中山萸肉、当归、茯苓、黄芪等可发挥益气养血的效果;柏子仁、酸枣仁可发挥养血安神的效果;枸杞、五味子可发挥滋阴补血的效果。中医辨证治疗中,心胆气虚引起的失眠患者添加珍珠母、龙齿等药物,可以获得镇心安神、清肝明目、清热除烦、镇静安神等效果[3];肝火扰心型引起的失眠患者添加黄芪、合欢皮等药物,可以起到活血消肿、解郁安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效果;痰热内扰引起失眠的患者添加远志、竹茹等药物,可以起到祛痰消肿、安神益智、降逆除烦、凉血化痰等效果;心肾不交引起失眠的患者添加磁石、黄柏等药物,可以起到镇静安神、潜阳纳气、泻火解毒等效果;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患者添加夜交藤、党参等药物,可以起到养心安神、补中益气等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失眠患者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改善其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韩桂香.中医方药治疗失眠症的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19(6):6-8.
[2]白桂玲.探讨中医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245-246.
[3]王振山,牛玉国.浅谈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55.
论文作者:杨凯策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论文; 失眠症论文; 效果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中医治疗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