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砂质河床上建造拦水坝工程,提高河床水位,加强大地与河水之间的相互渗透,提升农田利用价值,为防汛抗旱发挥调度作用。
关键字:对海洋、风雨、河流、洪水、森林、植物、动物、温度。
引言:近几十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业持续升温,河道采砂极为严重,造成河道河床急剧下切,导致河道两侧农田土壤长期缺水、硬化,土壤土质恶化。如图现状:
根据以上诸多问题,从水利工程方面进行解决方法如下:
一、修建拦水坝
(一)拦水坝修建的对象及位置
1、在河砂几乎被釆尽的中小河流河床上修建拦水坝。
2、在河床严重下切的河道上。
3、河道两侧有大量的农田河段。
4、最好在河流的防洪保留区河段。
5、该坝建设在有较充足的降雨山区丘陵地带,但没有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地区。
(二)拦水坝的特点
1、该坝的迎水面可掋挡上游来砂、淤泥等排泄物(长期作用下,可提高河床高度)。
2、该坝是固定水泥沙石结构。
3、该坝的背水面是均匀微糙的斜坡(可使上下浮游动物自由游动)。且斜坡长度一直延升至河床底部。
4、该坝的过水断面水平且垂直于河道,有利于水文流量勘测计算,以便为今后的水量分配提供基础数据及配置水资源作为调度依据。
5、该坝的左右岸设置灌溉及防汛管道,以便为防汛抗旱起到调度应急作用。
6、在该坝的附近设立水文站及水质监测站。
7、该坝的防汛抗旱闸门均与该河道流域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国家水文数据库建立智能联动应急处置关系。
(三)拦水坝的构造示意图。如下:
(四)拦水坝发挥的作用
1、该拦水坝仅仅提高河流水位的功用特点。
2、随着时间的推移,拦水坝就被河沙淤泥自然填平。河床和拦水坝底部持平,保障河水和大地相互渗透融合,保护农田有效利用种植。
3、各种农作物的广泛种植,动物的多样性就到较大提高,河道水质大大提升。
二、在河道两岸线的处置方法。
1、为加强河水和良田大地的相互渗透,在河道两岸距水面1米以内高度的石岸不能把水泥将其缝隙填满。
2、为了支撑物种的多样性,在河道两岸,不能将河道和水流相接部位建造为光滑水泥斜坡状结构。如图
3、在没有大量良田的河道,最好不要用石岸加固,需利用自然的坡岸来维持河流流向及河道安全。
三、在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下,严禁无序采砂,严禁毒、电、炸鱼,严禁化学污染排污,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采取得力措施,一定能回复自然河道,改善水质,提高水文自然生态。
四、中小河流的治理,需改变思想,全面正确的认识自然。
温度对海洋的影响,产生了大地上的暖湿空气流和冷空气流,两种气流在风和气压的作用下,不断的运动中,遇到山川河流中的冷湿空气,便下了雨,如果在大量的暖湿气流和冷湿气流汇集下,暴风雨就形成了洪水。这时,大风暴雨将森林中的种子营养全部随着雨水冲向河流山川大地,一方面流向海洋,一方面滞留在大地山壑,供大地各种动物、水生物享受。这些动植物为了保存水分,不断地疏松土壤,让土壤保存水分营养。这样,众多的水分供动植物享用后,形成渗水,流向河道。由于这些渗水都在大地表面、或深层,温度都很低。于是,对海洋来的大量冷暖湿空气的到来,起到一个降雨的作用。
结束语:
所以,我们人类既要保护动物、植物、也要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高温、冷雪、风雨、洪水等自然现象。只有这样才会让人类正真的幸福生活。
论文作者:刘会林,谢道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河道论文; 河床论文; 河流论文; 大地论文; 农田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