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医院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外科治疗的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外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手段可减轻患者痛苦,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良好的外科人性化护理工作,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外科护理;人性化护理;对策研究
近年来,一些外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发病率都较高,并且一些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一些患者手术很成功,但是在术后护理阶段效果不满意,导致患者病情好转期限延长,或者发生术后感染,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手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术后护理的过程中积极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促使患者多器官功能得到纠正,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医院治疗水平。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的对象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外科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实施手术后,对患者予以针对性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的检查结果都满足外科疾病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 15.0-75.0 岁,平均年龄(39.0±5.2)岁;观察组患者男10例、女15例,年龄 20.0- 82.0岁,平均年龄(41.0±5.2)岁;两组患者在术前进行了基本检查,无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5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外科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实施手术后,对患者予以人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着5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据患者全身综合情况以及患者家属的相关要求,在术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指标进行实时观察,并定时做好记录。如有些青少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对病痛感知能力强,敏感度高,有的老年患者治疗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导和梳理,定期做肢体康复,设身处地的考虑老人的实际需求,更要注意青少年和老人的心理辅导。一些外科疾病患者容易在治疗后情绪低落、抑郁,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多陪伴、语言温和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持续时间及管道的拔除时间,防止患者拔除导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观察水平,加强患者病房消毒和探视制度,做好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在出院后要进行定期回访,记录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满意度。为以后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提供借鉴和经验。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外科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后外科护理的一般资料情况。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术后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记录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包括专业护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并回访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和护理的满意程度。按照医院规定的指标评分,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 t 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 P <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和满意度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满意为17例,一般为6例,不满意为2例,总满意度为94、2%;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满意为12例,一般为6例,不满意为7例,总满意度为74、3%;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证明在外科疾病治疗术后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手段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康复期限,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更能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时间较短。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 2 =16.3947,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各种外科疾病患病的认识,医院针对各种不同的手术治疗后采用的护理手段经历了多次的重大变化。由于手术后患者因为自身机体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所以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要进行心理辅导,特别是对青少年患者和老年患者,争取让患者最大化的配合医生进行疾病治疗。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要考虑每个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如阑尾炎手术要在手术后要考虑患者身体状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同时,还应视患者耐受情况给与适当腹部按摩,尽早排气,预防肠粘连的发生。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在专业性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按照患者的要求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纱布,以保证伤口表面干燥,避免感染。由于各患者之间病情存在着细微的差距,患者临床表现很复杂,在护理工作开展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严密的监控,根据病情的变化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减少外科疾病治疗后护理感染的发生,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很高,在外科手术后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和住院康复期限,降低患者在治疗后的痛苦,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金慧.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对策探析[J].大家健康,2013,13(11):1530
[2]欧阳丽波.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3,29(2):66-66
[3]张海云.探讨外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对策[J].医药与保健,2015(8):125-126
论文作者:孙立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度论文; 家属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