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
摘要:本文基于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管理实践,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的情况,实践经验与体会,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方法:根据护理风险管理原则,将护理规律与实际进行药物治疗的护理,病情观察与护理,通过药物治疗与环境护理和后期指导。结果:对本组患者严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护理。说明风险管理研究制定的护理方法可行有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结论: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护理实践;风险管理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呼吸内科重症患者90例,其中女性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年龄19-89岁,平均50.3岁。上述患者中,细菌性肺炎16例,病毒性肺炎2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1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1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9例。
1.2方法
根据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规律与实际情况,风险管理在护理中的实践应用,进行药物治疗的护理、病情观察与护理、通气及吸氧护理、心理护理、生活与环境护理和出院指导。
1.3 结果
对本组患者严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护理,90例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是:痊愈63例,好转20例,未好转7例,预期效果令人满意。
2 风险控制与护理实践
2.1风险控制在药物治疗中的护理实践
风险控制在药物治疗中的护理实践,药物治疗的护理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非常重要。根据同行前期研究与实践成果,和本组病人的实际临床情况,本文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比较满意效果。合并严重感染时可根据细菌药敏选用抗生素,用法用量应遵医嘱,并及时观察药物过敏反应、毒副作用。局部用药,如:雾化吸入,及时协助患者排除痰液。咯血患者常规留置套管针,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大咯血时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如发现患者出现心慌、面色苍白、腹痛等,除通知医师外立即减慢滴速。及时给与氧气吸入,备好抢救物品。如:吸引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呼吸机、急救药品。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情况复杂,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用药治疗中,应严遵医嘱用药并对症开展护理。细菌性肺炎一般首选抗生素治疗。按医嘱在使用各种药物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反应,用药后要观察药物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护士要严格掌握药物使用剂量,控制血药浓度与用药浓度。对于受体兴奋剂类药物,由于其抑制炎性介质,增加气道粘膜清除能力,故多采用定量吸入气雾剂,对患者同时加强心律等指标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药物,在其发挥抗炎,松弛平滑肌与抗过敏作用的同时,其不良反应也应得到及时的关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确保使用药物可以及时、安全地输入患者体内,应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于一般药物的输入,另一条专用于特效药的输入。应注意在对患者行静脉注射用药时,应提前了解患者的用药历史,确保速度缓慢,并及时观察患者有无抽搐、恶心呕吐或者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护理人员要认真,严格掌握每位患者用药的时间、剂量、配制以及配伍禁忌,在输液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患者液体的低落速度,避免造成患者心脏的负荷加重,给患者使用了止咳平喘药物之后,要叮嘱家属给患者多饮水,此外,护理人员要时刻守住患者的身边,若是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呕吐、恶心等,需要及时的暂停雾化吸入,对患者使用强心药的时候,切记要掌握药物剂量、用药的速度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等。
2.2 风险控制在生活环境中的护理
风险控制在生活环境中的护理,良好的环境不仅能给患者带来舒适的心情,还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而且能减少感染的机会。根据同行前期研究与实践成果和本组病人的实际临床情况,本文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些措施是:病房充分通风,采用湿式清扫,避免灰尘飞扬,并定期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内注意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天气冷时,注意按时开窗通风。室内温度应适宜。定时用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溶液进行空气消毒,每周一次。病房内、厕所地面要保持干燥、无积水,床边设立相应护栏,上、下楼梯,外出散步,医护人员或家人陪伴和扶持。发作时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必要协助。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而清淡食物,食物应多样化,戒烟、酒。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水果,注意饮水量。如患者因机械通气不能经口进食,或伴腹泻者,要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肠外营养支持为辅。给予经鼻胃管持续注入营养素。注入后观察反流、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及时处理。病情好转,适时撤出。调整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
2.3风险控制在后期中的护理实践
风险控制在后期中的护理实践,患者出院时,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向患者进行预防呼吸内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根据同行前期研究与实践成果和本组病人的实际临床情况,本文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对于患有其他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患者,应劝其积极治疗,以防复发。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进行体位排痰,可指导患者将以往确定的病变肺叶和肺段置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使痰液顺体位流至气管,嘱患者深呼吸数次,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如此反复进行。护士要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护理过程及感染、咯血等症状的监测。嘱患者要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嘱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心态,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工作环境及室内环境,避免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吸入,远离传染源。
3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上述9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得出以下结论:认真进行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其护理措施的关键是:根据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规律与实际情况,进行药物治疗的护理、病情观察与护理、通气及吸氧护理、心理护理、生活与环境护理和出院指导。做好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对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炎重症患者,要注意观察以下事项:严密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观察病人的咳嗽、咳痰、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并及时汇报异常改变,观察病人是否有胸痛、腹胀、烦躁不安、谵妄、失眠等症状、胸痛时可让病人向患侧卧位,对病情危重者及时列入病区监护系统,专人持续监护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律及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患者,要注意观察神志情况、呼吸情况、发绀情况、血气分析、药物反应情况。
参考文献:
[1]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汪钟灵.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
[2]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李嫦燕,任为为,韩婷.吉林医学.2013(23)
论文作者:习彩云,李德馨,钟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重症论文; 药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