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变动的若干社会因素初探--兼论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社会因素_社会因素论文

居民储蓄变动的若干社会因素初探--兼论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社会因素_社会因素论文

居民储蓄变动的若干社会因素初探——An Explanation on Some Social Factors of Changing Savings Deposits for Resident,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因素论文,居民储蓄论文,社会论文,Explanation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实证资料检验情况来看,有的国家的确是收入高其储蓄率也高,如德国居民收入在世界名列前茅,其居民储蓄亦较高。但有的国家情况则相反,例如美国的居民收入在世界上占列前几位,而其居民储蓄却排列到世界的后几位,战后初期的日本和现期的中国,居民收入都较低,但其储蓄率却雄居世界前列。

对于居民储蓄变动现象,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因素分析和预测,但事实上居民储蓄变动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大量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学的视野,以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点透视居民储蓄变动现象,从经济和非经济(或社会)复合变数关系的角度,特别是非经济因素的角度,将诸社会因素作为居民储蓄变动的重要变数,通过对大量可靠的文献资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推论,阐明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心态、社区、人口、家庭、消费体制等因素影响居民储蓄变动的作用过程及其效应,从而探讨居民储蓄变动的部分社会规律,并对居民储蓄政策提出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一、储蓄变动假定及储蓄变动的影响因素

储蓄变动的分析,中外已有较多的理论成果,这里将从储蓄变动假定的比较入手,分析各种理论假定的合理内核与不足,从而阐明建立新的储蓄变动分析模型的重要意义。

(一)储蓄率变动的几种主要假定比较

储蓄率变动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和储蓄生命周期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居民储蓄都是以现行绝对收入水平为预算约束,以流动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三大心律为动机,每个人的消费与储蓄不受他人的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居民储蓄不受自身现期收入的影响,并且边际储蓄倾向呈递增变动。绝对收入假说,在肯定收入对储蓄约束和心理功能影响这两个方面是有其积极作用的。但其缺陷是:肯定个人消费、储蓄是孤立行为,从而忽视了社会因素对消费、储蓄的影响,结果把居民储蓄变动看成了孤立的个人行为;其次,排斥了每个人收入的跨期预算,从而忽视储蓄心理预期和生命周期功能,结果不能从动态的、长期的角度反映储蓄变动的态势。

储蓄相对收入假定在反对绝对收入假说时提出:一个人的消费、储蓄不仅要受其现期收入的影响,而且要受他人消费示范的影响,因此一个人的现行收入也就是相对收入;同时,一个人的消费不仅要受现行收入的影响,而且要受未来收入的影响,因此,储蓄是相对收入的函数。这一假说将社会群体互动行为、生活时空因素引入储蓄函数,使得储蓄变动分析在贴近现实生活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但仍然存在着两大缺陷:第一、决定居民储蓄的主要变量仍然是居民收入,只不过是相对收入罢了;第二、忽略了社会整体结构如社会分层、社会观念、社会制度变迁、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相对收入假定区别了个人与社会的储蓄行为而未考虑消费者的年龄、资产等重要因素对消费与储蓄的影响,莫迪利安尼以效用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储蓄生命周期假定理论,认为:个人现期消费和储蓄取决于个人现期与预期收入、开始的资产和个人年龄大小。因此,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毕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支出中进行最优分配,以便得到一生的最大满足。这一假定既考虑了个人生活时空的影响,又将心理预期等社会因素纳入储蓄变量分析。这一假定从社会与经济两个方面相结合的分析,为现代储蓄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仅采取了单个的社会经济分析,而忽视了社会因素群、经济因素群的分析,使得许多重要的影响储蓄变动的社会变量不能得到反映。

(二)储蓄概念的社会意义

上述“三种假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储蓄仅是收入扣除消费的剩余。按这一含义仅表明一种储蓄经济变量关系,未能从多层面综合地反映居民储蓄的社会经济性质。正如有的经济社会学家所说:“事实上,在经济学的分析中,较普遍的看法,与其说是把储蓄看作单纯的剩余概念,不如说是把它看作个人较为明确的决策和产物。因此,经济学后来也很关心储蓄的动机,但并没有把它明确引进分析模式之中。”诚然,从经济的简单数量关系看,居民储蓄是受收入的预算约束。但是,即使是同一收入,而由于生活观念、生活标准、社会心态、人口规模、家庭结构、消费体制等诸方面的不同,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储蓄行为、性质和结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居民储蓄至少具有如下性质:第一、居民储蓄是在预算约束前提下消费观念、心态和动机作用下的结果;第二、居民储蓄是在一组收入成员群体决策下的产物。前者是储蓄的社会标准;后者是储蓄的社会互动效应。概言之,居民储蓄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对象和概念,其意义可以理解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前提下,由诸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行为结果,即诸经济社会变数的复合函数。

(三)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社会意义

按照社会学对居民储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变动的诸种因素或变量,可以概括为,经济变数群和社会变数群。

所谓经济变数群,是指一组由经济关系作用于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有收入、消费支出和资产持有量及资产持有结构等。就经济变数群对储蓄的影响而言,在社会变数群作用功能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收入增加,一方面储蓄总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可支配货币收入增量)随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所谓社会变数群,是指一组由社会关系作用于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有社会分层、社会心态和动机、人口与家庭即社会群体,以及社会制度等。社会分层中处于不同身份、职业、等级、地位、区位层次的个人和集团,将形成不同的储蓄观念,产生不同的储蓄结构和互动效应;社会心态和动机反映储蓄的目的性,它指导人们的储蓄行为;人口与家庭直接影响储蓄的生命周期;社会制度,尤其是消费制度和金融制度的变迁,导致储蓄的自愿性和强迫性行为。

上述两大变数群都对居民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发生作用。问题是哪些是积极能动的因素;哪些是被动适应性因素?我认为,收入、消费和资产这些经济变数都是既定数量,对居民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变化是一种被动性适应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假定储蓄意识、目的已经明确,是在储蓄心态和动机指导下的变量。相反,社会变数群的各个因素对收入、消费、资产选择都起积极能动的指导作用。同时,这些变数对储蓄行为本身起着目标引导的功能。由此推论:社会变数群既可以作为指导经济变数的变数来分析储蓄行为,又可以作为直接说明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变动的变数。因此,采用社会学分析居民储蓄行为和储蓄数量变动,具有两面性、积极能动性和深层性的意义。

二、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状况与特征

(一)我国居民储蓄变动的状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材料,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之冠。1989年至1993年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居世界之首。可见,中国居民储蓄率水准之高已成为世界所公认。

1995 年上半年, 全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573.1亿元,新增加4037.1亿元,比1994年同期增加了891.8亿元,增幅为39.4%。1994年储蓄存款增幅高达42.8%。1994年物价上涨率为21.7%。1994年上半年物价上涨率虽已降到16%的水平, 但仍比定期储蓄存款年平均利率高4.26个百分点,负利率依然存在。在高通胀、负利率的形势下,储蓄存款能出现超常增加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居民储蓄的一大社会行为特征。

(二)中国居民储蓄变动特征

通过比较分析,至少可以发现中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几个主要社会经济特点:

第一,从1989年至1993年,中国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居世界之首。它表明中华民族历来有勤俭节约的风尚,一直注重储蓄。中国居民储蓄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二,个人储蓄率(每年个人新增储蓄额÷每年个人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每百元个人当年可支配货币收入的储蓄存款率从1978年的1.8%上升至1991年的17%,即个人当年收入总量中,用于储蓄存款的比率大大提高,如果加上个人手持现金和有价证券,中国个人储蓄高达30%以上,这在世界是罕见的。个人储蓄率显著提高,一是反映居民消费、储蓄心态开始注重长期预期行为,二是反映居民安居乐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持乐观态度。因而,中国居民储蓄具有长期行为的动机。

第三,个人储蓄总余额巨大,与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几乎等额,有些年份甚至超过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例如,1991年末,个人金融性储蓄余额(存款9110+现金和证券4410)13520亿元, 而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为12198亿元。 这一组数据说明:一是居民储蓄虽然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制约,但其影响力量是有限的。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还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变量群。如生命周期、社会心态等;二是居民储蓄支出范围还比较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被迫储蓄的性质。

第四,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个人储蓄率的提高,全国总储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以国民总储蓄为100,1979年个人储蓄占23.55%,政府储蓄占42.08%,企业储蓄占33.65%;到1991 年则个人储蓄升至70.51%,政府储蓄降至4.10%,企业储蓄为25.39%。全国总储蓄格局的这种变化,既表明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有向个人倾向的因素,也说明居民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角色越来越重要。

第五,1988年储蓄增长率较上年增长率下降13.6个百分点(37.3—23.7),而1994年储蓄增长率较上年增长率上升14.9个百分点(42.8—27.9)。1988年和1994年同样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个高通胀年,但在储蓄增长率上反映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态势。这表明在通胀环境下,由于居民心态及其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反映对储蓄的行为结果不同。

第六,城乡人均储蓄存款额相差近10倍之多,说明中国城乡社区居民在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社会心理预期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从社区和分层角度分析中国居民储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居民储蓄具有明显的二元社区储蓄结构特征。

第七,边际储蓄倾向呈非规则变化,有的年份高达60%,而有的年份出现负值六个百分点,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10倍之多。1988年其所以边际储蓄率为负的5.6%, 其主要原因是当期通胀高而居民心理承受力弱,因此,居民将当期新增货币全部用于抢购物质。1989年和1990年两年边际储蓄率其所以骤增,因为当年已推出住宅、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学杂费等非商品的市场消费试点,居民预期增强。所以,当年新增货币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新增储蓄存款。可见,中国居民储蓄倾向具有明显的心态特征。

第八,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出现高峰现象。这虽然来自居民个人收入的整体提高,但整体收入提高很大程度来自劳动就业总量的增加。一方面是70年代知青的返城,扩大城镇劳动力总量;另一方面50年代末期高生育形成的人口,到70年代末都已成为劳动大军。因此,中国人口的壮年化、家庭的小型化,使得中国居民储蓄具有周期性高峰期的特点。

三、观念、心态、动机与居民储蓄变动

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人们必然产生反映这些现象的种种观念、心态和行为动机。居民储蓄及变动受诸经济社会现象的影响,也不能不受由诸现象而产生的多种观念、心态和行为动机的影响。就一般而论,居民对实际收入的判断和预期情况如果乐观,则可能增加即期储蓄,反之,则可能减少或降低即期储蓄水平。居民对市场物价趋势判断和预期如果看涨,但其心理承受能力强,则可能要提高储蓄增幅水平,反之,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弱,则可能要减少储蓄水平。在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三大金融需求动机上,如果偏好交易和投资动机,储蓄存款则可能增大,特别是中长期储蓄存款将稳定增长。我们根据1992年、1994年和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北京、天津、武汉等20多个大、中、小城市选定的储蓄所,先后进行13次城乡居民问卷调查资料,分析近几年来,特别是1994年高通胀时期,储蓄高速增长的原因。

(一)收入预期乐观心态,现期储蓄增长

毋庸讳言,储蓄的直接来源是收入。只要实际货币收入稳定增长,那么,绝大部分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预期就看好。由此形成个人收入预期乐观心态,结果是现期储蓄增长。

199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37.6%,由于投资高增长带动城乡居民个人收入迅速增加。据统计,当年社会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5%以上。人民银行1992年问卷调查的汇总资料表明:有40%的储户认为目前收入增加了,有44%的储户认为收入基本不变,只有16%的储户认为收入减少。1994年,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及大量农民从事务工、经商活动,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0元,同比增长32%,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5%。与此同时,1994年年初,中国正式开始推行公务员制,政府及事业单位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使得全国工资总额计划数比上年增加18.4%,加上城镇居民其他收入渠道增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79元,增长3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于1995年进行第 13次储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43.3%的储户认为收入增加,比92年的第6次问卷调查增加了3.3%,40%的人认为收入不变。两项合计为83.3%,较之上次调查基本相同。

由于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即期收入增加,因此城乡居民对未来1—2年的收入预期持乐观态度。其中,39.7%的人认为未来收入增加;49.7%的人认为未来收入基本不变,这比上一次问卷提高近10个百分点,仅有10.5%的人认为未来收入减少。

上述情况表明:广大城乡居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预期看好,对个人收入预期态度乐观,自愿储蓄就会大幅度增加。

(二)物价上涨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存钱保值大于提款购物

1988年中国物价出现大幅度上涨的态势,为此,政府对物价改革到1992年转入“以调为主”,到1993年抓住治理整顿带来的良机,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 又由“以调为主”迅速转到“以放为主”。 于是从1988—1994年期间,零售物价总指数出现1988—1989、1993—1994两次上涨高峰。对此,人们议论较多。我认为两次物价上涨有明显的不同。1988年发生的3次席卷全国的抢购风, 是由需求拉动促使零售物价大幅上涨,表现出少见的爆发性。而1993、1994年零售物价上涨大大低于同类商品的生产增长速度,价格上涨主要是生产成本推动的影响。1988年的通胀基本上超过了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压力,而1993、1 994年的通胀基本上控制在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1995年第13次问次卷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是居民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在回答“利率变化,您作何种选择时”,58.3%的人选择继续存钱,较92年第6次问卷增加23.3%。选择取钱购物的占28.3%。 选择购买有价证券的为13.4%。这说明,随着市场价格的逐步放开,居民对物价的浮动已逐渐适应。居民的消费意识趋向冷静,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其储蓄变动的结果是存钱保值、增殖大于取款购物。

(三)预防性动机占主导,长期性定期储蓄存款是主要方式

按照凯恩斯对有效需求动机层次划分,个人对其需求动机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或谨慎动机,三是投机性动机。从需求动机与资产形态关系可以看出:不同偏好的动机,其储蓄保有或储蓄变动态势是不同的。如果偏好交易动机,则保有现金而减少存款与证券投资;如果偏好预防动机,则保有存款而减少现金和证券;如偏果好投机动机,则减少存款。1995年第13次对储户问卷问及“您存钱做什么”时,11%的人为购买耐用消费品,选择投机动机的为27%,预防性准备的共占63%。这与近几年中国中长期存款大幅度稳定增长的事实基本吻合。

在中国之所以较长期以来居民储蓄中定期存款占居全部储蓄的绝大比重,除预防性动机之外,当然也还由于消费观念的影响。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飞跃变化。消费热点分散,呈多元化趋势。在高收入户大量涌现的同时,许多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条件的家庭也客观存在着,绝大多数城镇家庭尚处于由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尚不具备更新换代的实力。再看农民消费需求,尽管这几年农民家庭用品消费比重稳步提高,1993年在13%左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同样处于第二次升级阶段。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加之因电力、上下水、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农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尚处于缓步上升,逐步积累的阶段。

(四)勤俭节约使储蓄长期持续增长

在中国,一千多年来长期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对居民消费支出基本形成这样一种定式:知足而长乐,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晴带雨伞,饱带饿粮,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等。这些习惯意识,长期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一时不会改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货币收入增长较快,消费渠道不断拓展,但一直注重储蓄的节约风尚并没有改变。所不同或发生变化的是,随着居民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变,勤俭节约和储蓄的方式、内容构成发生变化。例如在货币收入较低而实物配置较高的时期,居民储蓄的方式主要采取实物储备。储蓄的内容主要是满足交易和预防动机的需求。在居民货币性收入较高且市场性消费为主时期,居民储蓄的方式主要采取金融资产储备。储蓄的内容主要是银行储蓄存款和有价证券,以满足预防和投机的需要。

如前所述,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货币收入得到了长足的增长。在勤俭节约风尚的历史习惯作用下,储蓄增长也十分迅速。

上述居民收入预期、物价或通胀承受心理、收入支配动机以及社会风尚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集中到一点就是:中国之所以在居民收入低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并且在高通胀情况下,创造出国民储蓄率从70年代至今居世界之冠,居民储蓄率占国民生产总值亦居世界之首的奇迹,是因为中国居民收入预期乐观、通胀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收入支配动机长期化,节约风尚长存等社会因素的作用所致。

标签:;  ;  ;  ;  ;  ;  ;  ;  ;  

居民储蓄变动的若干社会因素初探--兼论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社会因素_社会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