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立医院 330800
【摘要】为进一步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指导家属在家庭中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对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家庭;康复指导
【中图分类号】R65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59-01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一般初次发病维持治疗1-2年,第二次或多次复发者维持治疗时间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因此家庭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重返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家庭干预和家庭教育:对已明确诊断精神病患者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传授与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护理有关的知识,并训练应对技巧,使家庭能更好的帮助到患者,其内容有:
1.1家庭要接受现实,稳定情绪,当家人被确定为某种精神病患者后,家属需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类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各种治疗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治愈之后如何防复发,如保进行心理、社会康复等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家属就可以有效地观察病情,按排患者的生活,有突发情况可以有效处理。
1.2改善家庭氛围,减少环境中过分的不良刺激,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担。
1.3提供针对患者症状和疾病的应对策略和训练技巧。
1.4提高维持治疗的依从性。
1.5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2、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自杀风险,防止意外发生:在患者病情不稳定、特别是有攻击倾向时,家属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安全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患者居中住的环境中不能有危险物品,锋利、尖锐、绳子包括皮带等的东西要收好,每周对患者的房间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2.2保管好精神病患者服用的药物,药物应由家属保管,每次服药后,应检查患者是否服下,防止患者藏药后积累到一起,以达到自杀的目的。
2.3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有反常现象,稳定患者情绪,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防止其自伤或伤害别人,关心爱护患者,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并采取相应措施,把患者的危险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帮助患者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重性精神病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并不意味着患者已治愈,大多数病人仍须靠药物维修持。
3.1药物的保管:家属应妥善保管好药品,防止受潮,并注意有效期,并防止患者一次性吞服过量,造成不良后果。
3.2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拒绝服药的对策:每次服药前,由家属按医嘱准备好药物,核对药名、规格、剂量,看患者当面服下,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以防达不到效果。由于患者服药后出现了副作用,身体不舒服,对服药有抵触情绪,对这样的患者要耐心劝说,摆事实,讲道理,有的患者认为长期服药麻烦,对病情复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对这样的患者要反复强调再犯病的危害。还有的患者是因为病还没好,缺乏自知力,甚至就是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不吃药,这种的患者建议住院治疗。
3.3观察患者服药后的睡眠、饮食、大便、小便、脉搏、锥体外系症状,情绪性功能,体重和反应,按照医生的嘱附,定期复查,家属要注意观察记录患者服药的效果,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生联系直接到医院复诊。
4、帮助患者恢复自知力,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多数患者是精神症状消失在前,自知力恢复在后,在继续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多与患者多交流,帮助他分析症状,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自知力的恢复一定要全面、彻底。
5、日常生活护理,
5.1饮食睡眠要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少进刺激的食物,创造良好的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及噪声,睡眠不少于8-10小时。
5.2心理支持,家庭成员应多给予患者温暖,避免刺激,减少复发,识别复发前期的“预警症状”而及时予以相应处理,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效和便利的求助策略,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避免使用非法药物。
6、家庭康复训练
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临床阳性症状基本消除后,多残留意志缺乏,行为退缩,造成他们的生活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因此对患者进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制定康复技能训练计划,引导患者适应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衣饰、床铺整洁,料理家务,使他们成为家里的主人,这样既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又解降了患者思想顾虑,为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通过社区及家庭的康复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心理起到较理想的改善,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吴争鸣、夏立平、包国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与技能,北京军事医药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杨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家庭论文; 精神病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症状论文; 病情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