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军区总医院 血液科 四川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2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项目指标进行统计与记录,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机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比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障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临床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55-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也得以不断提升,对于白血病、癌症等恶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得以更新和扩充[1]。白血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人体的造血系统遭到了破坏,进而使得患者造血量远远达不到自身需求,是儿童恶性肿瘤中的一种主要发病形式[2]。当前,临床上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为化疗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当然,能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手术要求骨髓捐赠者要有与患者相匹配的白细胞抗原[3],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手术。因此,医院要对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施行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本院就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下述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2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基本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为42岁,最小为11岁,平均年龄为(20.45±7.21)岁。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42例患者分为两组,为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含有21人,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管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都进行的非常成功,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有些许不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相关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术后注意事项的了解度以及重视度。②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手术的各项信息与结果,提高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同时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③由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一项工程较大的手术,因此对患者自身精力以及身体机能的消耗程度是不容小觑的,相关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的饮食结构以及睡眠休息,确保患者的生活结构健康科学,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要加强巡房,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刻报告临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还要向患者解释治疗的原因,降低患者的疑虑以及恐惧感[4]。④医护人员要注重患者情绪的变化,白血病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难免会有消极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医护人员要适时对其进行疏通与开导,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
1.3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数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并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组间功能评分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3 讨论
白血病作为恶性疾病中的一种,患者一旦患上此病,就需要面对长期治疗。临床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多为化疗,化疗不但会给患者身体带来疼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造成摧残,从而形成二次伤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相比较就要轻柔的多,只不过患者需要首先找到与其相匹配的骨髓类型,约有3/5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延长了生命期限。由于手术治疗后的白血病患者身体各项机能然处于较弱的状态,因此,对其采取恰当的针对性护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上要严密观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记录有无恶心、呕吐等现象,观察患者皮肤巩膜的颜色。保持病房内的干净整洁,强化对治疗过程的巡视,保障静脉通道的通常,注重对穿刺部位的护理[5]。在治疗当日及移植术后检测患者的尿常规,记录其尿量、性状、检测其酸碱值,准确记录1d内患者的尿液总量,每周对患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记录血尿酸、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我院接受手术的白血病患者采用了不同护理方法,效果显著,从上述调查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各项机能的恢复速度,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却为100%,因此,针对性护理还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对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玉葵,杨峻榕,蓝梅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45-1847.
[2]王晓宁,张梅,贺鹏程等.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1例临床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280-284.
[3] 肖健,王朝东.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21-22.
[4]魏鑫,徐赢东,何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4):343-345
[5]黄玉葵,杨峻榕,蓝梅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45-1847.
论文作者:张瑶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病论文; 基因论文; 造血干细胞论文; 对照组论文; 白血论文; 手术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