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刘剑波

(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外科护理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接诊的AMI患者96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实施抢救处理,随机分为两组,各自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分诊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抢救总时间等抢救情况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应用在抢救AMI患者中不仅可以缩短抢救时间,而且能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305-02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急诊科常见危急重症,病死率较高,为此急救“时间窗”对于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1]。为了进一步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AMI患者中的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96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时间2014年1月—2016年11月。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均接受抢救处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38~79岁,均值64.8±10.5岁。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39~77岁,均值64.6±10.9岁。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处理,研究组则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措施如下:(1)进入急诊科10min内处理: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休息与禁食;及时吸氧,确保心、脑等氧需求,避免梗死扩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确保紧急情况输入抢救药物;积极做好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监测。(2)进入急诊科20min内处理:按照医嘱予以硝酸甘油缓解胸痛等,并尽快检测常规、凝血功能、血糖及心肌酶等指标,确诊后采取0.3g阿司匹林、0.3g氯吡格雷处理,或予以0.4ml低分子肝素抗凝。(3)进入急诊科30min内处理:按照先取药后缴费原则处理,尽早溶栓,冠脉再通率越高则病死率越低;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同时解释治疗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项等,让他们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做好监护,并做好护理记录。(4)基础护理及心理疏导:确保患者处于安静与干净的环境内,取舒适体位,护理期间操作轻柔,态度温和;本病病情危重,并伴有胸闷等,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而患者家属也可能有担忧、紧张等情绪,为此必须做好护理干预。耐心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性解释疾病知识、病情、抢救措施、注意事项等,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组间抢救情况比较

研究组在分诊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抢救总时间等抢救情况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组间死亡率与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17%,对照组死亡7例,死亡率为14.58%,研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0.21±3.26d,对照组则为14.12±4.37d,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冠脉急性闭塞造成心肌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所致,而冠脉闭塞18min后心内膜心肌细胞便开始坏死,闭塞3h后坏死区甚至会扩散至全层2/3,闭塞6h后可导致心肌坏死,可见病情危急[3],必须积极抢救处理。针对AMI患者抢救而言,“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必须高度重视,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案也十分关键。我院针对接诊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处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在抢救指标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处理AMI能明显缩短抢救时间,减少死亡,缩短住院时间。急救护理路径属于整体化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在传统护理程序基础上针对卫生、市场、经济等方面增加有价内容,将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简化、合并或清除[4],也是传统整体护理的深化。急救护理路径针对特定群体,对该做何种检查、治疗、护理、病情程度、护理人员每天需评价的护理内容等实施详细说明及记录,评价每天护理内容是否达标,效果是否达到预期,针对预测差异进行干预,实现护理的计划性、针对性及预见性[5]。这种护理模式在AMI抢救中应用,突破传统护理中盲目等待医嘱、盲目机械执行医嘱等,而且规范抢救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加上每项护理用表格规范,无遗漏,提升护理效果,护理人员也提高了自身成就感,更热情地工作。综上所述,急救护理路径应用在抢救AMI患者中不仅可以缩短抢救时间,而且能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姜明霞.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1-3.

[2]刘贤玲,闫加兴,刘贤宝等.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45-6147.

[3]钟丽红,林巧丽,黄庆芬等.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12(23):3579-3580,3581.

[4]植秀珍,陈锦坚,刘超群等.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3,13(3):72-74.

[5]周二霞,李戎霞.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3.

论文作者:刘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_刘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