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评审的风险控制论文

建设项目评审的风险控制论文

建设项目评审的风险控制

孙玲

(重庆市财政预算评审中心 重庆 401121)

摘 要: 建设项目评审风险是指在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或使用中因评审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有偏差,导致的评审效果不佳或评审结论依据不足等风险。

关键词: 评审;风险控制

1 评审风险的分类

评审风险主要包括质量风险、时效风险和人员风险等。

1.1 质量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因评审方法的不同,评审风险控制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质量风险可以分为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大类。

(1)抽样风险是指评审人员对项目采取抽样审查,对于未抽样部分存在的重大错误可能无法查出其存在的风险。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在发现可疑点基础上进行判断性抽样,这对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在时间或成本可接受情况下,尽量加大抽样面;对于限时完成的批量项目,多安排评审组,以减少每个组的评审量,保证对所有疑点的检查覆盖。评审检查中若发生抽样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可以针对背离问题进行二次抽样,修正评审结论。

(2)非抽样风险是指在评审工程中虽然采用了全面审核,但由于其他原因对于被评审项目中存在的重大错误或舞弊未予查出。该风险反映出评审工作的计划及督促指导不周,评审人员的能力达不到要求、人为疏忽等情况。其风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组织不当。是指项目实施评审前期工作准备不足、情况了解不够,对于评审方案的选择、评审人员的安排等事项组织不当。避免此类风险应在评审开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有关技术标准、政策性资料,有针对性的制定评审方案,并配备相应的专业评审人员。

如果不是2017年9月25日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人们也许不会知道,钟扬53岁的人生已经有如此的厚度:

②信息风险。对被评审单位提供的不真实的工程、财务、管理信息,评审人员由于时间和专业水平不够、信息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报告情况不实。在评审中应快速收集资料,及时与相关人员谈话,作好现场记录,多渠道了解沟通。

③事后控制风险。评审的方法偏重于事后、时点监督,没有实时的、动态的、全过程的事前、事中监督衔接,很多问题难以发现。此类风险普遍存在,在评审中对缺乏内部控制,管理不善,纪律涣散的项目单位,需保持高度警觉;延伸审查,多方核对;与审计部门联系,查找已有的审计资料,取得线索。

④报告及结论风险。评审结论是对被评审单位履行经济责任、管理责任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涉及被评审单位的切身利益,任何不实或不当的结论,都可能会引起争议直至行政诉讼:a.证据不足的结论;b.用词不妥的结论。但更多的是由于各种原因,评审报告定性模糊、问题含混、数字错误、结论模棱两可等,委托方无法审批。

1.2 时效风险

时效风险主要是指评审机构没有根据评审委托时间要求完成项目评审,造成委托单位不能及时进行下一步工作的风险。

评审前未进行事前调查,对不具备评审条件的项目了解不充分,不能有效收集项目评审资料;对委托时间的重视性不够,评审时效计划性不强,未把握好评审前期准备、现场踏勘、量价计算核对、意见征求等各个时间段安排;对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被评审单位不配合、重大问题意见分歧等问题预估不足。在上述问题出现时,都可能出现时效风险。

1.3 人员风险

(2)评审工作强度集中、专业性强,需按团队建设要求,重视核心层的培育,在评审中起示范和牵引作用,带动所有人员完成组织既定目标。项目负责人应安排组员对出现的可能影响评审时效的事项及时关注、准确收集,评审过程中注重提前组织沟通、协调工作,处理好与被评审单位分歧的解决时间控制。

最后,还分析了高原关键区感热偏弱和偏强年份,长江以南地区850 hPa上水平风场和相对湿度特征(图10)。从偏弱年份(图10a)看,长江以南区域西南风风速较大,西部上空有切变线,利于海洋暖湿水汽向该区域输送,同时,从相对湿度(填色图)角度也证实了这一点。从偏强年份(图10b)看,长江以南区域风速很小,不利于水汽的输送,相对湿度很低,对该区域降水不利。从偏弱减偏强年份看(图10c),长江以南区域上空有切变线,并且处于高压边缘,这种配置更利于水汽的输送,所以,感热偏弱年份相比于偏强年份,在长江以南区域上空更利于水汽的输送。

(1)由于评审人员工作素质或作风严谨性等原因,未能根据现场踏勘、资料审查、相关人员谈话等分析、判断出项目存在问题。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对于此类风险的规避首先需要加强评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专业素质;其次评审单位也需要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由业务骨干牵头,并且配备相应的专家以答疑解惑;第三要实行项目稽核制度,分级复核,以减少项目评审风险。

绝缘子涂层缺陷检测研 究 …………………………………………………………………… 刘 雨,田立国(34)

(3)评审人员不思进取,不能与时俱进,以老旧作风和经验丰富自居,缺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动力,不愿意降低身段去请教去接纳。造成了对评审知识的滞后和对评审新方法新手段的不适应,同步也会形成新的时效和质量风险。

2 评审中如何控制风险

2.1 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质量风险

(1)制定详细完善的评审方案,预估可能出现的时效障碍,提前做好预备措施,是提高时效性最有效的方法。项目的前期工作,如进行审前调查、对项目单位提交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对项目情况进行初步了解、明确时间节点,是评审问题预估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合理制定评审计划最有效的路径。

(2)评审人员未坚持合法、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与被评审单位或者评审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不遵守廉政纪律,重大原则问题不及时反映并服从组织的决定。这种情况虽然少,但是后果却很严重。因此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要加强对评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纪律学习,坚决杜绝此类风险。

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省盐城市。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40余种重要奖项,作品大量被翻译介绍到国外。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3)质量体系改进和完善:任何情况下,本单位的质量体系都有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需通过经常性的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手段,不断改进质量体系,造就质量的可持续改进,实现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

2.2 重视素质建设,规避人员风险

(1)以人为质量控制核心。评审质量体系运行的动力是人的质量意识,必须全员参与,强调每个人不仅是评审者,也是质量检查者,还是管理参与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主人翁责任感。激励每个人第一次就要做好的积极性,克服评审工作中做事在人、成事在天,错误难免的观念,以思想工作,制度约束为手段,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在建立人的质量意识基础上,还应确定从事评审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质量保证,责任心和评审专业素养缺一不可。

(2)进行人员分层次管理。将人员进行分层次风险控制,分为管理层(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三层管理制度,层层制定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各司其责。对评审外聘专家和技术人员,为保证质量,建立专家准入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选用和考查。

(2)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将质量管理从评审事后结果向评审事前、事中控制转移。使质量问题消灭在形成过程之中,在评审中减少和消除不合格,尤其重视预防不合格。预防不合格,要求评审过程中管理层和操作层处于质量体系的控制状态,制定的管理措施和评审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且针对性强,使大家真正理解并坚决执行,并要求评审过程中决策层与专家组及时发现、纠正偏差。

3)精矿提纯试验表明,将粗精矿(品位64.15%)磨到99.50%-0.045mm,使精矿品位提高了1.19个点(为65.34%),却损失产率9.23个点、回收率8.21个点。

如今她坐在这里,坐在一年前罗漠曾经坐过的地方,她能感受有一份冰冷,顺着地面一直侵入到心里面去。她相信罗漠当时一定也是一样,一样的无助,一样的悲伤。

2.3 合理安排进度,降低时效风险

(1)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强调制度建设。其需从三个层次考虑,使得与质量有关环节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第一层次是评审纲领性文件,确定评审工作方针、目标,管理模式,领导步距、部门及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权限,质量体系总体规划等。第二层次是评审操作程序文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评审任务,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第三层次是详细评审指导文件,在操作程序基础上,规范评审报告表述深度及内容,制定各种表格、作业指导书及办法。

大学士要成为宰相,必须提高品级。最简单的办法是提高大学士这一官职本身的品级。仁宗朱高炽可能顾忌到朱元璋的禁令,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他在即位之初(1424年8月),分别为杨荣、金幼孜、杨士奇、黄淮加官为太常寺卿、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和通政使。这些官职都是正三品,距离正二品的尚书还有一段距离。

(3)强调知识更新和后续学习。制定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评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抓住三个知识转化过程,提高人员素质化解风险。从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从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评审工作作为事业去发展,作为专业去钻研。自觉学习与规定学习相结合,提高知识共享水平,使其具有与评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根据评审人员的个人素质情况,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风险:

有时可以选择支护的替代方案。支护图中高Q值区喷混凝土可选择使用,锚杆的间距则取决于是否用喷混凝土,因此支护图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定义为“有钢纤维喷混凝土的锚杆间距”区指的是锚杆和喷混凝土的组合支护;定义为“无喷混凝土的锚杆间距”区是没有喷混凝土时锚杆的间距。建议的锚杆间距是一个必要的锚杆数量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精确的锚杆间距建议值。每个锚杆的位置和方向应该基于对节理产状和几何信息的评估,这一点在锚杆间距较大时尤为重要。在没有喷混凝土的区域,系统锚杆是不相关的,应该对每一根锚杆的位置进行评估。

3 降低评审风险的技巧

(1)注重书面沟通,所有资料交接要有面交接记录。

(2)工程结算审查时掌握足够资料,量、价分别盖章,促使被评审单位认可评审结论。

(3)对于被评审单位的不同意见,具体做法是:原则问题不让步,单位困难要反映,合理合规要认定,合理不合规要说明。说明的目的是为今后的政策修订提供依据。评审工作需要实现工作成果满足度的最大化,即不仅满足决策层需要,同时要提高社会认可度,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减少障碍,评审是对协调和谈判有很高要求的工作,耐心、细致在时间许可的前提下,再多都不过分。

(4)对于批量项目,同一类问题,必须是同样的处理意见,该类项目,被评审单位对评审结论往往互相通气,如处理意见不一样,会造成评审被动,委托单位也会产生疑虑。

(5)对于批量项目,在时间紧的情况下,需要将工作量划分为常规工作量和重点工作量,常规工作量主要是针对疑问少的项目,重点工作量主要是针对疑点多的项目,重点工作量有延伸评审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一般来说其时间安排应达到常规工作量项目的两倍。实际评审工作中,出彩的评审报告都是重点工作量项目产生的。以重点工作量项目检查出的问题,反馈给同时做项目的其他项目组,便于互相提醒,保证评审重大方面披露无遗漏,也减少了评审风险,提高了评审质量。

4 通过评审的个性化工作降低风险

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特点,工作报告应当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在工作中强调统一共性化部分,挖掘个性化部分,个性化的内容往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评审”两个字反映了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评和审。工作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追踪问效项目,侧重点在评,即以审为手段,进行数据采集、甄别、信息挖掘,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分析达到评的目的。

工作中,注意发现焦点、热点、亮点、特点,有其一,进行整理就有了深度。报告不在篇幅长短,在于是否有出彩的地方。写报告时注意:抓住中心,直奔主题,减少淡化主题的过多铺垫。报告不是在工作结束后再动笔,工作进展的每一步都要及时记录,包括疑问、想法、发现的问题等,作为初稿进行素材堆积,在此基础上整理、润色形成报告。与写文章一样,要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前后呼应。

参考文献

[1]林红.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16).

中图分类号: F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2019)35-0165-02

收稿日期: 2019-11-04

作者简介: 孙玲,女,汉族,重庆渝北人,本科,主要从事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及管理、评审项目数据统计分析、项目支出预算标准建设等工作。

标签:;  ;  ;  

建设项目评审的风险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