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从“小”做,润物细无声-浅谈幼儿的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从“小”做,润物细无声-浅谈幼儿的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从“小”做,润物细无声
——浅谈幼儿的感恩教育

沈 洁

(江苏省苏州市新康实验小学校附属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摘 要: 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要在孩子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就在他们的内心种下一颗友爱、感恩的种子。我们主张从生活学习的小事和细节中去抓住教育契机,希望孩子们能在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下,懂得礼貌待人,懂得珍惜所有,懂得表达感激,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关键词: 小事;契机;感恩教育

诗人尼采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感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这份美德必须从小培养,古人亦云:“桑树从小扶。”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帮助幼儿在他们的灿烂人生季节里,懂得爱人,学会感恩呢?

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心理特点,只有贴近他们生活的、能亲身感受的“小事”,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拨动他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弦。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生活中的契机,从小事出发,以小见大,一点一滴地把感恩和友爱的意识渗透进他们的大脑,变成他们的意识,促成他们的行为规范。

一、“小”在行为品质

(一)礼貌用语,是美丽心灵的开始。 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教师首先要教会孩子的。这是一颗美丽心灵的开始。见人说“您好”,临走前说“再见”,接受帮助说“谢谢”,无心之过说“对不起”,这些最基本的文明语言是最广泛应用、最有魔力的语言。我们从实际生活中会发现,部分孩子对教师比较尊重,会主动问好和道谢,但是对保育员阿姨或是保安叔叔等就不那么礼貌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鼓励和提醒幼儿,并告诉他们:礼貌应是对所有人展现一个人的美丽与健康。

对于已经受理的案件,为缓解涉诉信访的压力,法院、法官通常具有在“实体层面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的心理倾向”[5],并会通过营造使权利人让步的“囚徒困境”[6]等方法将这种心理倾向付诸现实。

(二)勤俭节约,珍惜是感恩的前提。 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他们很难体会到穷苦。那怎么在孩子心中埋上一棵勤俭节约的种子呢?这就需要我们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比如,在节约用水方面,教师可以给幼儿看一看干旱地区的图片,偏远山村的孩子辛苦挑水的场面,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地方十分缺水,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水资源的珍贵。有了这些真实的体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他们的饭碗里不再剩下饭粒,也听不到浪费水的哗哗的声音。

(三)独立自主,我能我行的宣誓。 幼儿园的孩子实际上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我们的家长担心太多,所有事都帮着包办,捆绑了孩子的双手,增强了孩子的依赖心。这就让孩子觉得被照顾是应该的,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因此,我们主张幼儿要做自己能做的事,如穿衣、叠被、洗手帕等。教师给了他们很多鼓舞与赞许,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做事。让别人轻松,这也是一种感恩的体现。

1.3.2 签署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知情同意书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存在风险: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休克;产道裂伤;危及母儿生命安全等;

(一)晨间谈话,碰撞爱的火花。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晨间谈话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这时孩子的精神旺盛,注意力集中,谈话的效果非常好。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这个五分钟左右的环节,定期地实施感恩教育。教师可以讲一讲自己见到的一件感人的事,或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会做的事,或看一张图片说说想法等,形式多样,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我们要让短短的五分钟,发挥较大的作用力,让爱的火花热情地燃烧。

二、“小”在教育教学

(二)值日制度,是爱的传递。 孩子到了中班就可实行值日生制度。这个制度也可为感恩教育锦上添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萌发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幼儿每天享受着助人与被助的快乐,就会明白帮助别人或接受帮助都是一件开心的事。教师从中要善于发现美好的事,多给予幼儿赞许。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验,就更深刻地理解到感恩的含义,感受到感恩是一种愉快的心境。

第三,多次判定。结合标准设定步骤要求,重复开展书签标记工作,只有各级别分割的难度值得到全部专家认同才能够停止。

(二)善用节日,真爱释放。 我们常讲:感恩不能光放在心里,光用嘴说,而要有实际的行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等,组织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教师可设计一些平淡却温情的细节来捕捉亲子、师生间的浓情,让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下,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三、“小”在班级管理

(四)乐于助人,是真情无限的闪光。 有了自信,帮助别人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同伴之间、师生之间,不管是谁帮助了谁,受帮助的都要真心感谢和赞许,特别是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会经常让孩子帮拿东西或放东西这种情况。但有些老师往往忽视了这类小事,没对孩子说感谢的话,这就失去了教育的良好契机。

(一)感恩活动,浓情传递。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和素材在班级里组织感恩活动,如用一个故事或用一张图片等,也可以从一个大主题中提取一个感恩的点来升华。教师也可以丰富活动形式:小组讨论,看图说话,情景表演,互动游戏等。这些方式方法,都能给予幼儿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的思想得到碰撞,情感得到升华。同时,活动形成的师生良好的关系和互动,其实也是体现出幼儿懂得感恩的表现。

(三)每日之星,榜样无所不在。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他们都喜欢受表彰和表扬。因此,教师可针对这个特点在班级设立一个“每日之星”的奖励表彰,表彰每天在感恩教育中方面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有了榜样,孩子们都会积极地去表现。

四、“小”在家园共育

(一)亲子游戏,爱需要表达。 除了幼儿园,家庭也应该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氛围对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做好桥梁工作,指导他们与孩子亲近,营造家庭的和谐气氛。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有趣而温馨的亲子游戏,让他们彼此的心更靠近。教师还可在班级博客上推荐亲子游戏,方便家长们查阅学习。

爱璞特(AP&T)是一家瑞典公司,在瑞典拥有两家制造工厂,在意大利拥有一家制造工厂。产品通过位于丹麦、德国、波兰、中国、瑞典、日本和美国的销售及维修公司以及在其他市场设立的代理机构销往世界各地。整个集团拥有将近400名员工,针对成形金属零件的制造商,开发、生产并销售完善的生产系统、自动化设备、压力机和模具,并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

(二)温情共享,用甜升华心灵。 现代科技社会中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交流平台,这也为感恩教育提供一个更有效、更高端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让家长和教师在网络的天地里无阻碍地交流。教师还可以专门设立一个感恩模块,模块里增添各式栏目,用来分享家长各自的感人故事、经历以及育儿心得等。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把孩子们的优秀表现和进步情况,都写进去,让大家畅所欲言和温情共享。

这些生活中幼儿每天遇到的“小事”,被我们注入了新的含义和新的使命:就是要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情,一点一点地温暖孩子们的心。我们知道,情感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持之以恒,共同有一双“慧眼”去捕捉教育的契机,共同在幼儿的心中种下一颗爱和感恩的种子。

标签:;  ;  ;  ;  

感恩从“小”做,润物细无声-浅谈幼儿的感恩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