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自信--父母意识调查与分析的第四部分_育儿论文

责任与自信--父母意识调查与分析的第四部分_育儿论文

责任与自信——父母意识调查分析之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四论文,自信论文,意识论文,父母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孩子降生后,养儿育儿一度成为家庭的中心任务。此时,真正考验人的时候到了:诸如婚姻关系、成为父母以后的责任感与自信心等,无一不受到新的挑战。

有人曾风趣地将孩子比喻为既是家庭战争的“导火线”,又是夫妻情感联系的“纽带”。有些父母在对照料孩子时间的多寡、采用何种育儿方式等方面意见常常不一,加之孩子降临后减少了夫妻情感交流的时间,因而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孩子自然成为家庭问题的导火线;而在另一些家庭,父母双方深深体会到孩子的出现增强了彼此间的感情联结,孩子就是夫妻双方生活和睦与情感升华的纽带。当然,在绝大多数家庭,孩子可能一忽儿是“导火线”,一忽儿又成了“纽带”,其角色具有双重性。

在我们的父母意识调查中,55%的父亲认为“在养育子女方面,我与妻子常常会意见不一致甚至有争执”,43.3%的母亲认为“在养育子女方面,我与丈夫常常会意见不一致甚至有争执”。父亲有此感受的比例比母亲显著为高。父母从各自的价值观、育儿态度出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不一致乃至争吵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育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父母的若干牺牲,假如父母双方都能更多地从亲子间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考虑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孩子成为“纽带”的可能性就大些;而若更多地从孩子占据了自己的时间、精力,自己的物质付出以及夫妻双方干多干少等方面来考虑问题,孩子成为“导火线”的几率也许更大一些。

至于父亲比母亲选择的比例要高的原因,我们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男性与女性在同一问题或情境中的不同感受所致。在面临家庭事件时,女性更善于提出不同的想法与意见,并通过倾听或争辩,从中进行比较与选择。而男性则可能倾向于简单地处理家庭中的问题,因此有时会将类似情况归为夫妻间的不一致甚至争吵。

有80.3%的父亲及84%的母亲认为“父母对孩子将来发展的好坏应该负主要责任”,二者的选择基本一致。看来大部分父母都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作为最亲密的长者和第一任“教师”,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究竟有多大。

不过,在肯定父母充分意识到自己养育孩子责任的同时,我们也忧虑地发现,父母通常容易将这种对责任感的认识转化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从为孩子负责出发,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尝试与努力。

许多心理学家都强调个体成长的早期经验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也认同父母在孩子发展的早期对他们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无可替代。然而,心理学家更主张,孩子自己才应对将来发展的好坏负主要责任。作为父母,必须有这样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并且在尊重孩子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逐步引导孩子从小就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品尝努力的回报,自己体味失败的后果。我们可以看到,往往就是父母的太过负责,才导致了孩子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那么,孩子身上的种种不是,又能够怪谁呢?

在有些人眼里,养儿育儿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同时也有一些人则深深地为养育孩子而感到苦恼。我们发现,父母双方认为“对我而言,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太复杂的事”都占41%,说明现时感受到养育孩子是件复杂事情的父母占了相对多数。

认为养育是件复杂的事情,通常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由于生儿育儿的确有许多琐碎的事情,要耗费抚育者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二是一种父母对自己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与抚养行为有关的紧张和挫折等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有研究者称之为抚养困难感。

比之与客观存在,育儿困难的主观感受更让人觉得心力交瘁。国内有一项研究表明,父母的身体健康水平、养育过程中的配偶支持、父母个性中的消沉抑郁因素、父母的角色限制感、对孩子的依恋以及育儿的能力感等六个方面是父母的抚养困难感的主要构成因素。此外,孩子的消极行为特征(如爱哭闹、无规律性等)会导致父母的消极情绪体验,令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处理同一件事情,增加了父母的角色挫折感。所有这些,都会强化他们的抚养困难体验。假如年轻父母能借助于各种各样的途径减少主观上的抚养困难感,选择“育儿不太复杂”的人的比例会高得多。

有54.3%的父亲和65%的母亲承认“我对孩子的事无论大小都要关心”(第19项),此外,有高达80.7%的父亲和92%的母亲都体会到“孩子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时时牵动着我的心”(第25项)。在这两项上,母亲的认可率均要显著高于父亲。

我们认为,这些现象一方面是父母感受到亲子一体化的心理表现;另一方面,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父母那难以言表的育儿焦虑。

父母的育儿焦虑不同于抚养困难感。尽管这两个概念看上去有些相似,但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抚养困难感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而育儿焦虑则源于父母的一种主动行为。通俗一点说,前者是父母想要摆脱而无法摆脱掉的,后者则基本上是父母“没事找事”自寻烦恼。

育儿焦虑主要包括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生长发育、行为举止、外貌衣着、性格脾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一系列的紧张不安与过分敏感。例如,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孩子每天就吃这么点儿,吃得是不是足量,会不会有什么营养上的欠缺,会不会由此“输在起跑线上”;我的孩子没有其他孩子胖,没有其他孩子高,这究竟是我们父母遗传的原因呢,还是孩子发育得不好;别人的孩子一岁多就能甜甜地叫“爸爸、妈妈”,咱家的孩子咋教都不会,是不是神经发育方面有问题……

与对孩子需求正常的敏感性与反应性相比,父母的育儿焦虑太过之而无不及了。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诚惶诚恐,担心发展不良或落于人后;此外,为了求得养育上的安全感,父母还严格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甚至还有那么一部分父母,由于总是在担心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久而久之,自觉食欲减退,睡眠不良,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凡事容易紧张,形成了育儿焦虑的恶性循环。

正是因为父母有强烈的亲子一体化感受(我们已在上文做了分析)和育儿焦虑,才会使父母自然而然地认可了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并且事无巨细都予以关心,才会使父母感到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们的心,让他们脆弱、敏感的神经时刻随孩子的喜忧而摇摆。

在与孩子交往的时间方面,有45%的父亲和15.7%的母亲感到“因为忙,我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父亲的比例要非常显著地高于母亲。这表明,传统意义上的“男主外,女主内”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于现代家庭中,父亲与孩子的交往时间要远远少于母亲。

父亲与孩子交往较少,源于几方面的原因:父亲与孩子间的躯体联系不如母亲与孩子那么密切;粗犷的男性性格特征也似乎与照料孩子所需的细致品质有些格格不入;父亲比母亲有更多的社会角色,占据了大量的时间,等等。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观念上的滞后:即在一些父亲看来,照料家庭与孩子天经地义是女性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关父亲对家庭、对孩子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惊奇的发现。美国耶鲁大学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的智商比一般孩子要高,他们在学校里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专家们认为,那些愿意在家里照看孩子的父亲要比一般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

人们常说“严父慈母”,我们认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是对母亲母爱的一种强化、配合与补充,也是减少母爱中负效应的一种重要力量。作为父亲,你是不是会愿意舍弃一些其他愿望而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交往呢?

亲子交往的重要性似乎已不必多重复,然而真正要付诸于行动,父母的感受又如何呢?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1%的父亲和7.3 %的母亲认为“父(母)亲与孩子交流感情有相当的难度”,但二者的差距极其显著。结合父母亲在一开始时的角色胜任情况及孩子出生后亲子交往的时间与方式,母亲对孩子的敏感性与反应性要强于父亲也是可以理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对象基本上为年幼孩子的父母,在他们的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往往占主导地位。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自我意识的渐渐发展,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源自于内心的情感交流需要。父母或许会慢慢发现,如果他们没有去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他们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标签:;  ;  

责任与自信--父母意识调查与分析的第四部分_育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