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310009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当前时期手术室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并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制定出合理的防护方案,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焦虑自评量表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焦虑情况。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多种多样,既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危害,也包括社会、心理、生理因素,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正确的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焦虑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较多的职业危害因素,通过针对性的防护干预后,护理人员的焦虑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生理及心理上的双向防护,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干预;有效措施;分析
引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护人员所处环境比较特殊,职业危害因素也相对多样。一些物理、化学、社会危害因素的存在,给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想要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护理服务,我们必须及时消除医护人员的焦虑情绪,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本文实验将我院的2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选为调查对象,并对他们日常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我院手术室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2岁-37岁之间,其中包括:护士12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6名。
(二)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问卷包含两部分:1.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工龄、所属部门、职称);2.职业危害共计10项,防护措施共计10项(合理:5分、一般合理:3分、不合理:0分)。SAS量表评分标准为:“1”为无或很少出现;“2”为偶尔出现;“3”为多数时间出现;“4”为持续出现。SAS评分50-59分代表有轻度焦虑,60-69分代表有中度焦虑,≥70分代表有重度焦虑[1]。
(三)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各项数据的对比与分析,计量资料以χ2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
二、结果
(一)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评分情况可见表1。
三、讨论
(一)常见危害因素
1.生物危害因素:患者体内可能携带各种类型的致病菌,如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手术器材应用中容易发生危险,使病毒直接危害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2]。
2.化学危害因素:化学气体不易挥发,浓度较高,护理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各种消毒剂、麻醉剂,容易引发鼻炎、哮喘等病症。
3.物理危害因素:射线会产生电离辐射,使空间中的臭氧不断增多,长期接触下来会让护理人员的内分泌逐渐失调,并伴有极大的致癌、畸形可能。
4.生理危害因素:手术室护士多因工作节奏快、手术持续时间长等造成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在大手术时,因为连续长时间工作,饮食不规律,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5.心理危害因素:护士工作时间往往和生活时间相冲突,因此工作常处于高压力状态。时间一长就可能超出调节能力范围,引起焦虑、抑郁。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不理解,容易发生暴力事件,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二)有效防护措施
1.进行手术之前,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如完善各项检查等,术前戴好护目镜,穿好防护鞋,必要时穿隔离手术服;
2.手术操作遵循规范,在手术中装、卸或传递手术刀片,针头、剪刀时须规范化操作,准确装卸和传递,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关注手术进展,术毕及时将上述锐器装入锐器盒,防止被刺伤、划伤而导致感染;
3.做好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一旦被锐器刺伤,立即在伤口旁进行挤压,尽量多地挤出受伤出血液,再使用肥皂进行清洗,流动水冲洗,最后用75%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同时立刻上报院感科,进行危险性评估[3];
4.手术室消毒隔离要严格,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一旦有患者血液、排泄物等,都需将其视为具备传染性,并给予相应防护。操作感染类手术时,必须使用一次性敷料,在手术室外墙面悬挂隔离标志,手术完成后脱掉手术衣裤、鞋、手套之后方可外出;
5.平时保持手术室通风良好,监测空气质量。术中提醒麻醉师注意减少药物挥发。消毒液必须用精确的浓度来完成,容器盖上盖,不可滥用。当使用电动刀时,使用抽吸装置抽吸排出的烟,保持手术环境空气清新;
6.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接触射线,必要时采用铅障。对于怀孕、哺乳期护士,应禁止参与手术;
7.条件允许时,当手术时间>6h即对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进行替换,让换下的护理人员进餐和休息,保障体力,并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几率。在手术中合理运用人体力学,适度调节,保存体力。护士日常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避免不吃早餐的情况,防止低血糖反应。器械护士从手术台上取下、转移器械,可将身体同颈椎一道进行旋转,减轻颈椎转动承受的张力;
8.工作的班次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强业务的学习,尽可能地熟悉各种手术,同时了解主刀医生的一些习惯,可大大提高在手术配合中的协调作用。同时学会妥善处理好个人、集体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地调整好自身心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后,应用有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有利于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促使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芬芬.手术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28)54-55.
[2]杨利.手术室护理人员体力处理操作的职业危害调查分析与防护[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8-119.
[3]周海青.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9)47-48.
论文作者:俞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手术室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手术论文; 防护论文; 职业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