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缘政治格局在欧洲的产生与影响_地缘政治论文

新地缘政治格局在欧洲的产生与影响_地缘政治论文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出现及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缘论文,欧洲论文,格局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一个洲,近代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这里。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都把欧洲看作战略重点,千方百计控制、掠夺和干涉这个地区,使得欧洲形成了冷战、对峙的地缘政治局面。20世纪90年代,欧洲尤其是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以俄罗斯为首的中、东欧21个国家参加了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与欧洲联盟又签署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这就标志着欧洲出现了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它将对欧洲及世界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由来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西濒大西洋,北临北冰洋,东与亚洲大陆毗连,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是世界第六大洲。半个世纪以来,在这块土地上,曾出现过两次性质完全不同的地缘政治局面。第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欧洲这块战略要地,形成了对峙状态的大国地缘政治格局。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同西欧16国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对付苏联。6年后,苏联和当时的东欧7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以对抗美国。北约与华约是两个军事政治集团,这种军事政治对峙的局面保持了三十多年,直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1991年才告结束。

由于美苏在欧洲的争夺,欧洲就出现了以对峙冷战为特征的地缘政治的格局。在这种局面下,美苏虎视眈眈。苏联约有500万大军的主力部署在欧洲地区,上干枚洲际核导弹对准北约国家的战略目标。当时苏联仅在东欧四国就屯兵31个师,兵力近60万人,并装配苏联最先进的武器。北约也毫不示弱,也部署了现代化的精良部队和先进的武器装配,双方实力各有千秋,旗鼓相当。

这种冷战和对峙,使得欧洲在政治上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在经济上,形成了两种经济组织,即西方经合组织、七国集团与东方的经互会对立;在军事上,形成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这种冷战格局不仅干扰了欧洲的稳定,也严重地威协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二次,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出现的。这种新地缘政治局面,可称为竞争共存,利用发展,“多元”争强的新地缘政治格局。

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华约瓦解,与冷战相适应的大国地缘政治局面也就消声匿迹了。以“和平”共处,竞争发展为特征新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其时间表可追溯到本世纪50年代初。早在1954年1月,苏联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上,就提出了在集体安全领域进行合作的有关方案,但西方没有接受。同年3月,苏方又提出了新的方案,表示愿意与有关国家政府共同研究苏联加入北约的问题。

时隔37年后,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首先波兰等东欧国家表示加入北约,当时,叶利钦总统以“应由俄国和北约共同保证东欧国家的安全”为由,反对东欧国家加盟北约,并明确告诫西方不得扩大北约。北约根据东欧诸国的情况,绞尽脑汁地寻找既不触犯俄罗斯,又能影响扩大到东欧和独联体的方案。美国终于提出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这一过渡性方案,并于今年1月北约首脑会议正式通过。

这项计划并不要求吸收东欧和苏联国家加入北约,但允许同他们签订双边协议,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进行某种程度的军事等方面的合作。1991年12月20日,叶利钦总统致北约成员国呼吁书,表示愿意作为长期政治目标考虑加入北大西洋联盟。1993年6月,北约与俄罗斯签署了在军事领域的合作计划,翌年1月28日,莫斯科与北约双方又签订了高级指挥官互访、俄军官在北约部队和军事院校进修等内容的军事合作计划。今年5月25日,俄宣布准备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6月21日俄罗斯正式签订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自1994年1月北约第13次首脑会议批准向中、东欧和俄罗斯开放“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以来,现已有罗马尼亚、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斯洛文尼亚、芬亚、瑞典、阿塞拜疆、土库曼、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共21个国家签署了该计划的框架文件。

同月24日,乌克兰、俄罗斯又与欧洲联盟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该协定规定:加强双方的经济政治关系,消除贸易壁垒,取消贸易关税,支持俄罗斯加入关贸总协定,尊重法制,促进民主和人权等。上述两个伙伴关系的签定,这就标志着欧洲旧的大国地缘政治局面的结束,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特点

苏联解体,美苏称霸的两极格局的不复存在,大国控制欧洲的地缘政治局面已经瓦解,欧洲已将出现新的地缘政治格局,这种格局具有冷战结束后新旧格局“和平转换”的独有特点。

1.多极争强。多极争强是欧洲新旧矛盾交织的一种集中表现。雅尔塔体系瓦解后,新的欧洲地缘政治局面的出现,多极争强正构成了欧洲各种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斗争交织错综的复杂局势,这是新地缘政治重要的特点。多极争强的主要表现是欧洲四大组织,即北约、欧安全、西欧联盟、欧洲联盟之间的相互竞争,而实质是几个大国对这些组织的支配权和主导权的争夺。同时欧洲大国之间也在明争暗斗。这些竞争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而进行的。下面将欧洲四大组织争强并在新的地缘政治局面中居于何种地位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于1949年4月4日成立。成员国有比利时、冰岛、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卢森堡、美国、挪威、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等16个。其宗旨是“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联合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它是针对前苏联东欧国家而组建的军事政治集团。

冷战结束后,北约对其军事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提出了新的防务安全体系,强调欧美应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包括北约、欧共体、西欧联盟、欧安会在内的新地缘安全结构,并愿意同原华约国家建立“广泛合作计划”,邀请华约国家参加“大西洋委员会”,以重新确定双方在政治、安全方面的磋商与合作。

北约是美国控制欧洲的主要工具,而欧安会只是辅助渠道。美国企图把北约改造成统管欧洲防务、政治、经济事务的超级组织,虽然得到英国的支持,但遭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反对。西欧联盟和欧洲联盟从实质上讲,也是排斥美国的,但又不得不与美国打交道,因为他们是美国联结大西洋彼岸的桥梁。美国在欧洲是以主宰者身份出现的,其政策是扬北约,抑西欧联盟和欧洲联盟,借欧安会以实施控制欧洲的企图。

第二,欧洲安全和合作委员会议。该组织又简称欧安会,会议始于1973年,至今已召开过四次续会,参加欧安会的有美国、加拿大和全部欧洲国家,共53个成员国。欧安全的主要宗旨是研究讨论欧洲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问题。

1990年11月,欧安会首脑会议签署《新欧洲巴黎宪章》,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敌手”,各成员国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使欧安会在新的地缘政治关系中,成为“政治磋商中心”。1993年12月,欧安会外长理事会通过最后文件,强化该组织的经济职能,使欧安会在推动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从道义上、政治上制止暴力和冲突;进一步加强同联合国、欧洲其它组织间的密切联系。

欧安会是俄罗斯对全欧施加影响的主要工具,它继承了前苏联的通过欧安会建立全欧大厦的基本思想。俄罗斯企图把欧安会建成有较大行动能力的实体,对欧洲产生影响。这个企图得到德、法、美的赞同,而又遭到英国等一些国家的反对。俄罗斯的政策是,着重提高欧安会的职能和作用,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准备打入北约,以达到利用和牵制北约的目的,对西欧联盟、欧洲联盟,则采取孤立和遏制的态度。

第三,西欧联盟和欧洲联盟。西欧联盟始建于1954年10月,成员国以德、法为首共10个国家。其宗旨是促进欧洲的团结和推动欧洲的统一进程,维护西欧的安全和防务。1994年5月,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国成为西欧联盟的联系国。

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于1958年1月,以法、西德为首的六国组成。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正式宣告诞生。其宗旨是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和警务合作,建立政治合作制度,实现统一大市场。目前,欧联盟成员国已达12个。1994年6月,乌克兰、俄罗斯与欧联盟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协定。

西欧联盟和欧联盟,实质是德国、法国控制的组织,企图通过该组织建立未来欧洲新格局。德、法两国主要目的是把这两个组织建设成为经济、政治和防务实体,对欧洲施加影响。但又受到美、俄等国的牵制。总之,德法对四大组织的政策是,立足欧洲联盟和西欧联盟,最大限度地利用欧安会,反对美国利用北约加强对欧洲的控制。

欧洲四大组织多极争强的局面,实际是几个大国为了本国利益,利用争夺幕后支持操纵的结果,充分显示了欧洲新地缘政治局面的新特点。

2.竞争共存。这又是欧洲新的地缘政治格局重要特点之一。冷战结束后,欧洲形成多极争强,代替了过去超级大国争夺的局面。他们之间的竞争共存是建立在互相利用前提下的。尽管背后仍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作用。

第一,“伙伴合作”代替东西方“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欧洲的局面被打破以后,欧洲没有新的一极或其他力量结构代替它。这就为新的地缘政治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欧洲就出现了大局稳定、局部动荡的新情况。“伙伴关系合作”代替东西方对峙成为现实。这就为四大组织发展、竞争、共存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和平竞赛”,共同创建欧洲新局面。从目前看,欧洲四大组织之间力量对比,各有千秋,总体实力旗鼓相当,这就使欧洲新格局的确定要通过各种力量“和平竞赛”来决定。这种局面不同于历史上的欧洲格局主要是通过战争,通过战胜国来确定欧洲局势的模式。欧洲新地缘政治局面的出现,是各种力量“和平竞赛”,相互利用,竞争共处的产物,是欧洲各种力量的“较量时期”必然出现的一种不同于欧洲历史上任何局势的新格局。

第三,调整内部关系,发展“联合自强”。战后,西欧国家成立的几个组织,其主要任务:一是抗衡苏联军事威协;二是促进欧洲联合自强。现在看,前者的任务已基本“消失”,而后者联合自强的内容又有新的发展,即由军事、防务更多地转移到发展经济、合作关系等方面来,从而打乱了各组织内部关系和互相关系。要适应欧洲新格局的需要,各组织和国家就要以共存为主来调整和处理其内部的关系及相互关系。

第四,依靠“合力”,相互补充,竞争共存。冷战结束后,原来被两极格局掩盖着的矛盾爆发,酿成了一些国家的内战和民族冲突,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安全与稳定,直接损害了欧洲四大组织的切身利益。要解决下的矛盾和冲突,没有一个组织和国家独立担当此任,只有依靠各组织的“合力”,相互支持、相互补充,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所以,在欧洲新的形势下,只有互相依赖才能获得各自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才有可能继续欧洲的安全和稳定。

所要明确指出的是,欧洲各组织之间的“共存”并不是“和平”共存,而是“竞争”共存,它们之间的相互利用是相对的,竞争才是绝对的。尽管它们各有目的,但客观上对经济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这种局面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全面进步要求的。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反响

欧洲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出现,对欧洲及其各组织,对世界各国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但反响并不一致。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归纳起来,既有积极反响,也有消极的反响;既有支持的呼声,也有反对的谩骂。

北约与俄罗斯都认为,“和平伙伴关系”的签定,“对欧洲的稳定和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增进友谊,发展合作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欢迎俄罗斯同北约签定“和平伙伴关系”协议。它们认为此举“是向加强整个欧洲安全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保外长弗莱科夫说,欢迎俄罗斯成为北约大家庭中的一员,其将对欧洲的稳定起到良好的作用。德国认为莫斯科同北约签署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里程碑,将保证欧洲的和平。德国国防部长弗尔克尔·吕厄说,“我对参与这一里程碑进程的有关各方面的成功表示欢迎,这一进程使欧洲更加稳定,从而保证了和平。”

美国总统克林顿欢迎俄罗斯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称之为迈向建立冷战后的和平世界的重要步骤。他说:“俄罗斯采取了一个重要步骤帮助建立更安全、更和平的冷战后世界。我要赞扬俄罗斯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作出这一远见的抉择。我想我们都会说这是人类持久的和平愿望和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俄罗斯认为,此文件签订,为东西方进入一个新的政治时代拉开了序幕。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在世界天然气大会上提出:俄罗斯与欧洲、俄罗斯与世界之间有着发展多边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广泛前景。我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还强调,俄罗斯希望伙伴国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经济的发展,促进地缘政治平衡发生积极变化,为俄罗斯真正参加世界经济体系创造新的良好条件。

但是,有些中东欧国家对俄国北约签订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感到不安,担心会出现“第二个雅尔塔文件”,都为本国的利益忧心重重。

总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签订,标志着欧洲新地缘政治局面的出现,各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反响不一是自然的。但是,必须清醒地、正确地认识这一行动。“和平伙伴计划”中感人的是“伙伴”。所谓伙伴,就意味着既有合作,亦可竞争,既有不同的结盟,又有不同的对抗。但是,并不表示俄罗斯同北约从此就成为患难与共、亲密无间的那种伙伴关系。

总之,欧洲出现了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对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是有利的。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发展趋势如何,我们将视目以待。

标签:;  ;  ;  ;  ;  ;  ;  ;  ;  ;  ;  ;  

新地缘政治格局在欧洲的产生与影响_地缘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