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意义论文_陈小艳

(遂宁市中心医院心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析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在患者围手术期,常规组行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以强化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服务,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心脏介入术;围手术期;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43-02

临床中,心脏介入术是心脏病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在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也非常重要,因为通过护理管理可以保证介入术的安全[1]。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意义,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常规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介于49~79岁,平均年龄为(61.5±3.6)岁,病程最长为6年,最短为1.5年,平均病程为(3.2±1.2)年;研究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介于48~78岁,平均年龄为(61.1±3.3)岁,病程最长为6年,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为(3.1±1.3)年。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在患者围手术期,常规组行以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辅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以及手术前后的护理评估等。研究组行以强化护理安全管理:①针对心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心脏介入检测以及治疗均需要在心导管室完成,因此需要对其予以特殊管理,不仅要对其日常运行进行管理,还需要对操作规程以及职责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医护人员按照相关规程执行,为其管理运行营造严肃氛围,便于对患者进行护理。②针对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首先应建立护理事故以及差错事件的报告制度,针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不仅考核期护理质量,还考核其对专业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还需要对其工作责任意识进行考核,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服务。③针对患者的护理管理。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行以优质护理服务,以热情主动的态度使患者体会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关怀,便于其放松身心,缓解不良情绪。由于患者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青年、中年、老年的情况不同,引起其不良情绪的原因也不同,因此应予以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和安抚,使其认识到疾病和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取得其信任,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护理质量调查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两表均为百分制,评分越高则说明护理质量越高或对护理服务越满意。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伴随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相对应的护理工作也得到一定发展。在对心脏病患者行以心脏介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新兴护理理念,主要是从心导管室、医护人员、患者三个方面进行护理安全管理[2]。临床中,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可以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避免在护理期间出现护理差错事件等,另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增强[3]。同时也让患者更加清楚地认识疾病以及治疗相关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这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治疗以及护理成效提升,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介入术顺利完成,并且在围手术期不会出现严重的差错事故,使护理服务顺利完成,因此临床效果良好[4]。

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常规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为1.8%,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为12.7%,由此可见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这与李小花,范惠[5]研究结果一致,值得推广。

4.结语

总之,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服务,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陶嘉.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01(09):109-110.

[2]何彩勤,戴伟良,麦俏丽等.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2(21):2987-2988.

[3]李春燕,麻朴.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16):355-356.

[4]张亚宏.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6,29(13):197-197.

[5]李小花,范惠.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14):174-175.

论文作者:陈小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意义论文_陈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