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论文_崔海菲,李涛,刘立刚

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论文_崔海菲,李涛,刘立刚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安监处 安徽淮南 232096

摘要:人才培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两个问题。人才培养定位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人才培养定位既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归宿。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采矿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矿井生产实践的人才类型,是指能够熟练掌握矿井生产一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主要从事矿井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其内涵是随着矿井生产实际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本文主要针对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采矿工程;人才培养

1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特点

面向矿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不仅能够解决现场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还应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矿山高技能型人才,具体如下:

1.1具有专业认同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采矿工程专业是艰苦专业且具有危险性,尤其是煤矿行业,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矿山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但生产过程中顶板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透水事故等依然频繁发生,威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采矿行业的兴趣及专业认同感,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其择业意愿以及未来从事采矿行业工作的态度。因此专业认同感以及艰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2理论与实践并重。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多种多样及实践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矿业类人才不仅能运用已掌握的客观规律和成功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出实践教学在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其在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3复合的知识结构

采矿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尤其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是现代化煤矿发展方向,煤矿生产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采矿、机电、电气、计算机等知识,还要具备经济管理、绿色环保等相关知识。因此,矿山高技能人才应具备多知识结构,满足现代化矿井发展的需求。

1.4具有创新精神

采矿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矿山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能在这些知识上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矿山高技能人才还应具备推动矿山企业开采技术以及管理等创新的能力。使矿山企业朝着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绿色环保、智能开采的方向发展。

2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的现状

2.1目前在很多院校都设有这个专业,用于培养人才,填补人才市场的空缺。例如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各个院校都有设立,但是院校都不是实施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而是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为目前经济全球化影响严重,英语普及以及计算机普及使很多院校都把这两科设为必修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成效,从而使一部分人才由采矿专业转向对外语的研究、考级或者对计算机的考级和应用。

2.2在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各大相关院校对于教学实践性的关注度还不够充分与完善。与此同时,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结构作用之下,采矿工程专业课也并非这一专业学生需要进修的唯一课程,大量的公开课以及理论课进修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专业课程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学生势必会对部分知识的认知存在缺陷,同时也无法对其进行合理且高效的应用。比如采矿业中就有爆破技术,这个技术即使有时间实践也难以实施,因为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更何况没有时间实践;老师只能在课堂上讲解运用的方式和要注意的问题,而实际操作则需要学生工作时自行实践,导致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的出发点是对的,随着时代变迁应当要紧贴着时代,去注重培养外语与计算机也是对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本末倒置了,按照正常的思路来说,采矿专业是本,而外语和计算机是辅助这门专业的末,很多院校却把这两科与专业并排而论。还有另一方面,院校也许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扩大学生可选择的工作类型而出发的,从而疏忽了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采矿业人才不足。所以各大院校应当顺应时代,建设有应用型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确保人才能及时提供到采矿业前线上,为能源节省出一份力。

3采矿工程的前景以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采矿业实践不能像金融类学生那样,出到社会实践,有着现成的实践环境。一般企业因为安全性不允许学生前往矿山实践,所以需要高校花费资金,在周边矿山设立实践基地,以确保安全性,从中要花费的资金十分巨大,普通高校都不愿花费如此高额的资金设立实践基地。

3.2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因为教师无实践也无法教导学生关于实践的知识,并且许多教师都不是单一专业教师,还要兼顾成人教育、培训或科研等任务,教师的任务也极其繁重,难以通过实践去了解一门专业。

3.3如果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学生必定在应聘面缩小了,从而在社会上竞争力变低了,较难从事其他职业,把学生局限于采矿业上了,对学生前途有着一定的影响。

4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4.1应当克服因为课程时间不够而减少实践的问题,在理论课程充实的基础上,把实践摆放到第一位,提倡派遣学生到周边矿山实习,并且聘请拥有现场技术的人员进行辅导和教育,保证实践安全性,才能让矿山企业安心让学生在矿山进行实习。

4.2提高实践次数,因为一般高校都只让学生下井一到两次,毕业实习也就两到三次,如此低的实践次数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难以令学生顺利掌握技巧。

4.3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如今课本上或者实践教学上的内容都较为落后,不能与当今矿山企业的技术同步,不论在课程上关于开采的井底设计还是学生毕业后关于开采的井底设计上面都显得十分单一、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缺乏了现实感,学生毕业后难以派遣于现场施工。

4.4在当今科技如此先进的情况下,多媒体已经运用到了很多教学上面,对于采矿业专业的教学,更加有必要利用到多媒体。在教师教导学生课程时,有一些课程内容难以理解,比如爆破工程和井巷工程等课程,不进行实践时都难以真正认识,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先初步了解。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信息量,而且还能把实践的教学放到了教室上。

4.5学校提出了采矿工程“卓越班”方式,黑龙江科技学院成立首届采矿工程“卓越班”,以培养未来行业高级应用工程师为目标,每年从全校工科专业大一新生中按入学成绩择优选拔部分学生编入卓越班,实行单独管理。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按单独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高年级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显发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精于专业,在采矿业有着更强的竞争力,但是对于目前高校资金运作上和国家关于高校补贴金上而言,各高校难以为学生设立实践基地,难以令学生真正从实践去认识专业的精髓,有可能导致无法形成真正的应用型人才,也脱离了复合型人才,反而降低了学生应聘面,影响了学生前途。希望各高校能从根本认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无能力实施不要强行实施,希望国家能注意此问题,支持各高校设立实践基地,为教学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占金,李示波,孙光华.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2

[2]韩延清.应用型本科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4(1):58

[3]郭文彬,刘天坤,赵兵朝,张建华.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的探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3):88-91.

[4]耿广中,方君,李峰.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煤炭,2016(3).

论文作者:崔海菲,李涛,刘立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论文_崔海菲,李涛,刘立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