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物价指数表现各异 宏观调控渐入“温和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价指数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温和论文,渐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一官员表示,如果剔除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因素,目前的物价上涨算不上是通货膨胀
上海报道
9月的空气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数字的刺激下沸腾着。
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为5.3%,继续保持在1997年2月以来的最高点。随后公布的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6.3%,虽比7月份回落近6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高位。此时,央行仍然没有采取加息或其它进一步的调控措施,市场在一片沸沸扬扬的争论中更加迷惑。
为什么被视为关键指标的CPI高企并没有引发央行的加息行动?接下来的宏观调控政策会怎样变化?
CPI高企为何没有加息?
如果评选本年度十个最热门财经词语,CPI肯定会因为关注度和使用频率极高成为其中之一。
关于CPI,至少有两轮强烈的预期被放空。早前,央行高层曾表示,如果CPI升高至5%,将考虑加息;随后6月的CPI便达到了这一数字,但央行行长周小川再次表示,是否采取加息等措施还要看8月份的物价指数;接着,预言再次上演,但预期的加息仍然没有到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关键指标的CPI失灵了么?
“关键是怎么正确地看待物价,现在大家普遍(将物价)看得太简单了。”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官员说。
他表示,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看四个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DP)缩减指数,生产物价指数(PPI),消费物价指数(CPI),以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如果要获得物价指数的精确数字,通常还应扣除两个因素: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剔除这两个因素之后,此次核心价格指数的增长并不算高。
货币政策不是以CPI或其他任何单一的指标来衡量的,还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及就业等复杂的因素。
GDP缩减指数用来衡量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平均物价水平,这个数字在2%~3%之间都属正常,只有超过3%以后才会比较危险。不过目前国家统计局并未对此进行专门的统计。9月21日,数位国家统计局的人士都告诉记者,由于缩减指数的计算十分复杂,国家统计局通常只进行分类统计。
生产物价指数是一种批发物价指数,可衡量批发时或生产阶段时的价格水平变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与去年同月相比,8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8.7%,涨幅比7月份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月相比,上涨了4.4%。
该官员还指出,如果要获得物价指数的精确数字,通常还应扣除两个因素: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剔除这两个因素之后,此次核心价格指数的增长并不算高。
他解释道,能源价格因为受国际政治影响较大,很多国家在判断物价时都会抽掉这个数字;而农业生产还离不开靠天吃饭,因此宏观管理很难去控制粮食价格。分析这次造成物价上涨的种种因由,能源与粮食价格正是“罪魁祸首”。
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能源价格上涨是导致企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8月,原煤、原油、成品油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0.1%、10.4%和18.1%。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及钢材等主要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反弹的影响,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6.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12.9%。
同时,粮食价格也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巨大引擎。8月,稻谷、小麦、玉米价格均大幅上涨,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7%、28.6%、33.1%和21.4%。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此前也表示,食品价格的持续性影响将导致第三季度消费者价格指数继续保持在高位。
就粮食价格对物价的影响,前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官员举了一个例子:“从今年2月份的统计数字来看,CPI是2.1%,其中粮食价格因素就占了1.9%,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粮食价格上涨这个因素,CPI的增长仅为0.2%,根本不算通胀。”
9月20日,一位央行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粮食价格上涨的确很快,而且在物价中的权重也比较大。”他认为,这次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种植面积连续下滑,连年减产造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但今年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直接补贴和最低收购价制度,并采取措施保护耕地,因此,“最迟明年上半年,粮食价格肯定会(降)下来”。
因此,上述央行人士认为,看物价不能只看某一个时点,而要看物价曲线的长期走势,从目前的情况看,物价上涨缺乏后劲,会逐渐回落。
除了物价因素,8月的贷款及投资增速趋缓也成为一股向下的力量。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陈学彬教授认为,货币政策不是以CPI或其他任何单一的指标来衡量的,还要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及就业等复杂的因素。
调控手段将渐趋温和
如果说以上的种种因素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加息的必要性,那么9月1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物价运行还算平稳”的表态则将这一预期再次向后推延了。
“现在的宏观调控就像是在走一座独木桥,桥的左边是再一次经济过热,桥的右边是通货紧缩,这两种可能都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滑下去了。”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官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预计,由于目前宏观经济呈现出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暂时应该不会出台大幅度的调控措施。
主要的不确定性有三个。一是宏观调控的效果,许多宏观调控的措施真正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短期内一些政策的效果还不能完全显现。
第二个不确定因素的是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果。以投资为例,1~8月,中央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3%,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则高达36.6%,“各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卖地等举措加快城市基础没施建设,是引起部分行业过热的根源之一。如果地方政府胜了,可能就是又一轮经济过热”。
另一个不确定性,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大幅波动。以钢材价格为例,宏观调控一来,价格迅速下降,最近又反弹到3月份的水平。再看贷款,自去年下半年启动的高速增长维持了几个月后,信贷增量有所收敛,8月末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4.5%,是20个月来的最低增幅,但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较多。
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则呈现出“高—低—高”的抛物线走势。今年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5月份落入18.3%的谷底,随后逐渐攀升,到了7月份又回升至32%,且投资结构问题仍较明显,煤、电、油和运力的供给依然紧张。
种种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与前两次宏观调控相比,这次宏观调控的成因、面临的形势都更为复杂。”该官员说。如何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考验着决策层的智慧。
他认为,本轮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出四个特征:一是前瞻性,2003年6月人民银行的121文件就已经发出信号;二是结构性调整为主,从原来的总量调控“一刀切”变成了“切五刀”——解决结构性问题,重点对钢铁、水泥、房地产、电解铝等五个行业进行调控,同时对煤、电、油、运等存在瓶颈现象的行业进行扶持;三是综合性,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国土资源部等共同参与;四是政策的持续性。
其实,决策层早已看到,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弹。8月底和9月初,马凯和周小川都先后表示,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这个关键时期的含义,应该是指到了一个稳定政策的期间,需要小心翼翼地处理,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不做大幅度的政策调整,而适当进行结构上的微调。”该官员分析说。
上海银监局的一位官员赞同这一说法:“这次宏观调控的技术性更强,要求调控部门具备更高的调控能力。当前宏观政策已经进入相对的平稳期,很多宏观调控的效果还需要以观后效。”
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政府、企业、银行应该怎么办?
“有的地方政府的官员曾问我,调控什么时候结束?想等调控结束了再发展,这种心态是不对的。”该官员说,“实际上,应当把调控看成一个经常性的、长期持续进行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如果说前段时间为了抑制过快的投资增长而采取了许多硬性的行政调控手段,那么今后采取的手法应当会更加温和,由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平滑地转入正常时期的宏观经济调节。
他分析道,宏观调控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熨斗,用于烫平经济波动,尽量拉长经济周期,避免大起大落,而不是打压经济。所以,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唯一的办法是加快结构调整,而不是等宏观调控结束。
对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他说,这轮调控中,央行还有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冀望以信贷结构的调整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换言之,就是通过停止贷款来逐步淘汰部分较差的企业。
标签:cpi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物价指数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经济论文; 调控论文; cpi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