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论文_潘寒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论文_潘寒梅

(广西河池南丹县第四小学,广西 南丹县 5472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形成自主探究精神,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充分体现新课改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渗透人文素养,让数学课程在提高学生学科文化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身心素质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人文素养;渗透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特征主要为逻辑性较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学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启发性、基础性阶段。数学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其前提在于教师要对数学与人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相辅相成。

1小学数学人文素养概述

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人们精神领域内涵的匮乏格外的显眼。教育提高和注重的不仅是人的能力,还有人的素质,因此我国的教育强调加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由一个学科就可以包揽和承载的,数学同样需要和人文相结合,因为缺乏科学和人文任何一种的教育都不是健全的教育,所以人文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就是指将人文知识或人文精神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在数学知识中彰显其魅力,避免人们错误地认为数学只是少数天才脑子里想象出来的“自由创造物”。

2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实践

2.1创设以人为本的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格主体,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注重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人文素养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让教育获得成功,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关系,注意改善教学氛围,尤其是要创设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在教学中体现出宽容、信任、理解、平等和民主等人文因素,在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了让课堂上充满人文因素,教师必须尽快树立起学生的主体观,既要热爱每个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亲和力,注重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在愉快的氛围下,让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状态都处于最佳的水平。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有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表现力,但是不太遵守课堂常规,这是他们创造性的体现,需要予以保护,并努力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敢于表达自身观点,能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下积极发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多采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行为持非批判的态度,不能贬抑学生,特别是有的学生缺乏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逐步深入学生内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学生真实的思想情感。唯有如此,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氛围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构建人文数学课堂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2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由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可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都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听,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互动和探索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教学需要让学生从做中学,由此加深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与体验,逐步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测量、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知识,不仅轻松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并有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与实践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参与猜测、计算、推理和验证等过程,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活动,更多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样掌握的知识才能为己所用。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和实践操作等,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真正体现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将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而教师要在一旁观察,及时提供指导,小组学习结束后分别汇报最终学习成果,由教师负责讲评。

2.3对教材人文内涵的挖掘

教科书并非圣经,仅仅是一种教学材料,并不是所有真理的载体,但很多内容是被塑造和挑选过的,学生能从中获取部分客观知识与真理。因此,教师应重视对教科书的分析,对其中缺少的内容可以和学生共同进行填补,一起对教材进行挖掘,这样才能使原本静的教材活起来。这需要师生都要将人文素养的作用体现出来,教材内的暗含意义才会得以深化与灵活展现,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对教材的挖掘需要师生一起进行,真正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数学教材里含有大量的人文因素,教师应注重发掘里面的人文资源,以此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都能逐步获得提升。例如,在《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每年我国会使用四百六十亿双一次性筷子,生产这些一次性筷子所砍伐的树木超过了二千五百万棵,请你们将这些数写下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对大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也渗透了对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师生一起开发教材中的问题,在面对以上大数时,也意识到人们的盲目蛮干,学生会因此受到启发。教师应结合这个问题,采取讲故事、设情境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明白必须从自己做起,不能浪费,保护有限资源,增强环保意识,促使学生今后为绿化环境主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4把握数学人文力量,文理结合促发展

其实,数学知识里面隐藏着无穷无尽的人文力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其中的人文内涵挖掘出来,把语文、历史、艺术等内容和数学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加强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人文力量的感悟,并受到浓厚数学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材中有很多古代对圆的描述,这些都体现了圆的文化内涵,学生在了解中国结和圆形剪纸时,既感受到了圆的魅力,也见识了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建筑学相关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园林、桥梁等名胜古迹,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数学几何图形的魅力,并主动探究其性质,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一来,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大量应用图形与几何的例子,体会到了古代人民的杰出智慧,逐步提升了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效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之,学生不但要在数学课堂上获取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需积累很多的数学文化,逐步加深对人生的感悟。教师应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既要为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也要注意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徐昕,李喆喆,杨诗琪.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文素养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1):10-14.

[2]姜羽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J].华夏教师,2018(01):40-41.

作者简介:潘寒梅(1973-),女,壮族,广西河池南丹县人,专科,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论文作者:潘寒梅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论文_潘寒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