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题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当予以坚持。本文分三个部分阐述了培养学生说题能力的意义、策略以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解题;意义;知识体系;说题;策略
说题的过程实则就是对数学题目的深层次剖析,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分析以及如何解剖等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说题活动中来,逐步掌握说题技巧,培养自己的说题能力。
一、说题能力培养意义
在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说题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项能力具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改变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说题能力的过程中,多数时间需要学生“说”而非“听”,所以就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了出来,有时间与平台供学生自由发言与交流,使得学生有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第二,培养思维能力。若是将一道数学题目完整表述出来,需要学生先行“捋清思路”,而这一过程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学会独立思考,并在比较分析研究中形成独到的自我见解;第三,促成主动发展。说题的进行往往伴随着两个发展过程:一是学生对题目进行研究,并用系统化的数学思想和自己的语言表述给其他同学与教师;二是新旧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促成原有知识体系结构的重组。所以说在培养学生说题能力的过程中,会促成学生的主动化成长。第四,形成教学反馈。学生在表述一道数学题目时,教师会从学生表述的过程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即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具体掌握程度,而这决定了教师是否需要向学生再次讲解此知识点。
二、说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语言环境,激发说题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说题能力,创设语言环境必不可少。在实际生活中,多数学生对于说题都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若是自己“说错”,会受到其他学生以及教师的嘲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说题的欲望。对此,就需要教师先行在课堂中创设轻松、民主的氛围[1],以此消除学生对说题的抵触情绪,使其实现从“敢说”到“想说”的转变,愿意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对此,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一,因疑促思。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教师可以先行在数学课堂中提出疑问,创设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从问题着手,开展说题活动;第二,以惑诱思。也即教师可以在课头设置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课尾予以解决,用悬念将学生的思维牵引起来,使其积极参加说题活动,所以这种方法创设的是悬念情境;第三,制造冲突。质疑是促成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可以适时、适当的采用设疑方法对学生进行启思,使其在掌握旧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冲突,思考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段侧重于写创设语言环境的必要性,未能突出题干的“能力培养策略”)
(二)创设实验步骤,带动语言能力
若想借助说题教学促成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升和水平的提高,需要预先将说题的步骤确定下来,以便让学生遵循系统化的说题流程,实现说题教学的总目标,具体来讲,需要有以下说题的实验步骤:第一,说题目。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做错题是由于对数学题目挖掘不透彻导致,尤其是中学学生思维理论水平还不深刻,所以往往在阅读题目之后,停留在题目表象,而不能将隐藏的条件充分挖掘出来,不仅增大了解题的难度,也提升了出错的概率,基于此,需要让学生在说题的过程中,先行阐述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第二,说切入点。准确解题的关键性步骤便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而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往往学生会受到旧知识体系结构以及原有解题经验的影响,而出现思维受阻情况,所以让学生表述找寻解题切入点的途径,对于深化学生解题能力至关重要;第三,说思维。思维与语言之间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两者在相伴而生的过程中,也能促成彼此的发展,所以需要在说题教学中让学生表述解题思路,在促进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之余,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在说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思维误区,若是存在则可以及时纠正;第四,说解法。通过让学生阐述解题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毕竟在这一环节中,每位同学会提出不同的解法,在耳濡目染之下,全班同学必然会对一题多解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三)组织总结归纳,了解说题过程
在说题环节结束以后,需要教师组织总结与归纳环节,也即整个教学过程需要遵循“总—分—总”的流程设计,要让学生在最后的反思与回顾中,加深对本堂课的印象,促成其知识体系的内化。而在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限制反思内容,学生既可以从解题思路出发,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感,也可以从解题错解切入,阐述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认知误区,亦可以从解题结论出发,阐述自己对此数学题目的想法等,而这些无疑都对学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阐述解题思路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阐述解题错解有助于形成思维的批判性;而阐述解题结论则有助于发展思维创造性[2]。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说题能力过程中应重视总结归纳。
三、说题能力培养注意事项
在培养学生说题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以下教学事项:第一,控制说题节奏。课堂井然有序,说题的时间与节奏缓缓推进,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第二,提升说题效率。也即对于偏题以及表述不准确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不能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第三,做出合适反馈。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对于学生的说题行为做出反馈,以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说题环节。
四、结束语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中学学生思维能力不强、数学科目的学习效果不佳特点,展开说题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说题能力,以此促成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童童,闻庆昌.解题教学中学生“说题”的探索[J].数学之友,2018(03):11-12.
[2]陈盛.初中数学课堂开展“说数学”活动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王真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