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 刘华媛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 刘华媛

淄博金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关键性结构单元,作为优质化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在保证积极贯彻人文思想的基础上,想方设法高效率地开发应用相关能源,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象。长期坚持,才能彰显出各类建筑应有的绿色特征,避免与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产生任何冲突。所以说,预先理清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的必要性和应用现状,同时探讨其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优化结合战略,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引言

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开始对建筑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建筑物已经不再满足在可以居住的层面上,而是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评判。现今,绿色建筑技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城市发展科学合理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被逐渐取代,所以优化绿色建筑设计已经势不可挡。

1绿色建筑和技术的概念

绿色建筑技术,是在低碳环保理念之下经过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所创新出的一种创新型建筑技术,相比于传统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更加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对于环境造成的伤害微乎其微,而且能够大量减少建筑期间造成的能源消耗,并且在室内使用环境上,也能让使用者感受到更加清新更加舒适的体验感,充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至少要满足四个条件:节能、节地、节水、节水以及环境保护,满足这四个基本条件才有资格称之为绿色建筑,按照国际标准可以将绿色建筑定义为:绿色建筑(或可持续性建筑)是指一种结构,以及它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从选址,到设计,到日常使用,到维护,到翻新,直至拆除——通过环境保护,有效使用资源的过程。我国的绿色建筑显然还没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但是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已经得到相应进步,那么如何在建筑设计当中将绿色建筑技术完善的优化与结合呢?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2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重点考虑因素

2.1气候条件

绿色建筑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考虑气候条件,相关人员应当结合当时当地的气候的特点对于建筑进行全面考虑以及设计,力求设计出低耗能以及适宜居住使用的建筑空间。在目前大部分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都体现这样的特点。例如,浙江地区夏季高温以及潮湿、多雨,一旦到了冬季,就是阴冷的天气,根据这样的气候特点,我们在浙江项目的相关建筑设计以及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科学以及合理的措施,比如说,蒸发冷却措施以及增强通风措施等。又如,云南地区有着日照时间长、强度大、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我们在实际项目中就适合采用坡屋顶,大挑檐的设计手法,既能加强屋面排水能力,又能起到遮阳作用。同时较北部地区更适合多设置进深较大的绿化阳台,不仅能避免室内光线过于耀眼,而且充足的日照雨水条件都有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改善了住户微环境的同时,形成了竖向的绿化系统,垂下来的一片片绿墙可以为城市增加勃勃的生机。

2.2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大部分建筑设计主体,存在专业知识掌握不够丰富的问题,尤其在绿色建筑技术规划层面上存在诸多突兀现象。如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市场调查不够客观完整,使得后期绿色建筑规划不合理、技术不适用等问题接踵而至。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本土化施工经历有限,绿色建筑规划人员经验短缺,彼此作用之后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持续深入性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2.3选择可再生的能源

对于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宜多采用回收能源、可再生能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将集中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应用于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中,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能源;如在屋顶铺设太阳能板,将闲置能源转化为生活能源加以利用;如部分建筑对地源热泵、毛细管网系统的使用等;都是当前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利用回收能源、清洁能源的方式。对于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相关设计人员应当选择可以循环利用以及可再生的资源。除此之外,绿色建筑的外部形式、结构同样应当高度重视能源收集以及能源的再利用,如雨水收集系统等。只有这样,促使建筑内外间相互配合、有机结合,才能保障能源实现充分利用。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探讨

3.1建筑形体的优化设计

建筑设计当中最为基础的步骤就是建筑形体的设计工作,只有将形体等基本结构确定下来,才能够进行后续的优化设计。在建筑形体设计过程中,建筑外形不但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而且能够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内容相吻合:①我们要计划处多种建筑方案,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对每一个方案的模拟建模、计算,从而计算出每一个方案的能耗、建筑成本以及施工技术等内容;②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绿色建筑以及当地现实情况的方案。比如建设成都双流机场 T2 航站楼时,由于外形采用了竹节虫的结构方法,屋顶应用了透明材料与金属板结合形成,产生了建筑成本过高,无法良好采光,造成能源消耗量过高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制定不一样的方案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真正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3.2气温适应性和环境保护的设计优化

施工地区的气候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建筑,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气温适应性的调查统筹,在工程开展之前,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气温条件,但是,仅依靠外部的气温条件观察远远不够,还应该考虑到室内的通风性能以及建筑朝向对气温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完善绿色建筑的设计。在绿色建筑中,气温和环境是两项关键性因素,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出现变化的准备,在建筑行业中,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建筑工程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主要问题之一,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台湾的台北101,虽然在该建筑物上并没有采用太阳能板发电等节能措施,但是在建筑内部,有一整层楼作为蓄水池使用,并且还领养了附近的一座公园,充分达成自然环境和建筑物之间的和谐,是典型案例之一,在减少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同时,还让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达成绿色建筑的基本目标。

3.3建筑围护结构与智能化系统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在视觉效果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升,透明玻璃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使用已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但就从节能环保角度来考虑,以透明玻璃造就的外围结构尽可以减少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室内的采光效果,在冬季也能增加室内的太阳辐射量,但在夏季,由于当下科技技术的限制,透明外围结构的隔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这一结构的设计应用会对室内空调系统造成巨大的负荷,从而增加了能源损耗。即使在透明外围结构安装遮阳物,造成的能源损耗也是巨大的,因此从节能环保的角度上来考虑,应尽可能的少使用透明外围护结构。另外,随着科技技术的成熟,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依靠通讯网络系统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室内环境,还能有效的节约建筑能源的使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选择在建筑设计活动中,愈加高效率地优化与融合绿色建筑技术,将更加有助于抵御各类环境因素的不良侵蚀效应,节约不同类型能源耗费数量和成本费用。希望日后各类建筑企业能够不断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的关注度,长此以往,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维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贤杰.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67.

[2]冯雅,高庆龙,钟辉智.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南方建筑,2015(02):16~20.

[3]田宇,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智能城市,2017,21(3):120~135.

[4]张书娜,赵杰峰,时瑞国.探究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居业,2016(12):81-82.

论文作者: 刘华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论文_ 刘华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