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研究分析论文_吴云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研究分析论文_吴云

重庆市巴南区东温泉镇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1342

摘要:目的,分析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以更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普通外科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82例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情况应用抗生素,研究组在干预措施指导下应用抗生素,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分析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是81.32%(74/91),预防用药合理率是71.42%(65/91);对照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是95.60%(74/91),预防用药合理率是50.55%(46/91)。在预防用药合理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中还存在使用率较高、药物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情况,今后需要强化抗生素使用管理,确保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关键词: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引言:

抗生素类药物是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类型之一,在国内外临床上有大量医学研究和文献报道对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范围较广,但目前临床围手术期仍无抗菌药物的统一使用标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时有发生。

1资料

选取某院普外科2016年3月一2017年3月手术患者共182例进行调查,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51例,年龄9个月一70岁,平均;40.5士2.9)岁,清洁手术30例,清洁污染手术26例,污染手术28例;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45例,年龄12个月一76岁,平均;38.5士3.6)岁,清洁术33例,清洁污染手术28例,污染手术30例。纳入标准:患者手术前没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手术后没有感染,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都是预防性用药;完整度高病例;本次研究经过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术前或者术后出现感染情况;病历有缺失;2次以上手术;手术涉及道路多器官多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方法

通过建立统计学分析模型,调查分析使用抗生素药物患者的病历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史、入院日期、手术史、药物禁忌症等相关资料;对患者使用的抗生素类型、抗生素药品名、抗生素所属的药剂类型、药物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日期、总治疗疗程、总治疗费用以及抗生素用药指征、用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调查;建立干预小组,医院药事管理部门牵头,成立由各科室专家组成的干预小组,讨论干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并辅助调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并不断优化、完善;制定相关干预措施的管理文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制定相关抗生素使用文件,以院文的形式发放并进行贯彻落实;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抗生素规范使用意识,确保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使用抗生素;对手术前后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反馈;抗生素使用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绩效中;多次违规的科室采取诫勉措施,出现严重情况,可进行警告、经济处罚、暂停抗生素处方权等。

判定标准:依据卫计委颁布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标准,包括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方式、用药剂量、适应症、禁忌症等;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结果

一般情况:研究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是81.32%(74/91),预防用药合理率是71.42%(65/91);对照组,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是95.60%(87/91),预防用药合理率是50.55%(46/91)。研究组预防用药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029(P<0.05),用药合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0,P<0.05);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两组患者预防用药以硝基咪唑类、三代头孢及其酶抑制剂为主,个别医师会对Ⅲ类切口患者选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氟喹诺酮类等。另外,Ⅰ类切口多选择单联用药,Ⅱ类切口以单联和二联用药为主,Ⅲ类切口以联合用药为主;不合理用药表现: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疗程过长、无指征预防用药、时机错误等;研究组主要体现在预防用药选择不适宜等。

4讨论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的药理特点和药理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药物的选择上,要选择符合抗菌谱的抗生素类药物。因此,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关键在于强化病原菌和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检测。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在选择预防性抗生素时,需要将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纳入到考量范围内。现阶段,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范围愈发广泛,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敏感性并非一成不变的,故需要调查总结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因素,并针对不合理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在普外科中,需要建立抗生素药物使用监督小组,并对科室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督小组需要对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定期调查,针对禁用、慎用类药物,则需要通过监督小组同意后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避免发生药物乱用的情况。其次,要明确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指征。若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则可使用短效抗生素,若手术时间较长,则选择长效抗生素。此外,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手术切口的类型和污染程度决定。大多数情况下,普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需要坚持短程治疗的原则,Ⅰ类切口手术、Ⅱ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需要控制在24—48h内,特殊情况下,抗生素药物可使用72h,或延长至1周,但尽量避免联合用药。

结语

普外科围手术期仍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如抗生素使用率较高、药物选择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针对此种情况,则需要加强医院普外科抗生素使用管理,严格遵循卫生部颁布的抗生素药物使用标准,从而真正实现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兴勇.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研究分析[J].系统医学,2017,(06):135-137.

[2]王福刚.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合理用药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7,(04):114-115.

论文作者:吴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研究分析论文_吴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