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针对性饮食护理;小儿腹泻;应用效果
腹泻是临床常见小儿疾病,发病因素复杂,可由饮食、细菌感染、气候变化等因素所引发,患儿可在大便形状变化、大便次数增多症状影响下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等病理性体征,对其多项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引发心肌损伤。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抗生素及补液治疗,纠正患儿病情,但仍需在治疗期间针对患儿腹泻症状纠正其自身营养摄取水平,促进病情转归[1]。因此,为评价分析小儿腹泻护理中针对性饮食护理应用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将研究报告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接诊小儿腹泻患者共106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护理研究,经随机数字抽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53例。 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区间分布1.5~9岁,平均年龄(5.25±1.06)岁,腹泻病程2~7日,平均(4.51±0.55)日;实验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区间分布1.5~8岁,平均年龄(4.755±1.03)岁,腹泻病程1~7日,平均(4.02±0.51)日。研究由医院伦理会批准开展,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患儿入院后经详审其症状表现、病史资料等信息后均确诊为小儿腹泻;家长均在详解各组护理方案后确认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者。
1.2方法
患儿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蒙脱石散及益生菌。 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即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定期用药,并对患儿体征及症状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提升并发症检出效果。实验组接受一般护理+针对性饮食护理:(1)一般护理同上;(2)针对性饮食护理:针对性饮食护理的实施需在采血实验室检查后综合性评估患儿营养水平,并根据其症状表现制定针对性饮食干预计划。对于呕吐症状严重者则需减少患儿进食量,采用营养液输注形式对其营养水平进行纠正,满足其生理性营养需求;对于腹泻严重存在脱水症状者,则需在予以少量流食纠正电解质失衡症状,并满足营养需求,需在饮食配制中避免高脂肪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后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性及家长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中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若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经护理后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
2.2家长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家长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小儿腹泻临床护理的实施对于患儿病情改善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故需在实际治疗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有效改善。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经护理后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小儿腹泻护理中针对性饮食护理的应用,可在患儿抗生素、蒙脱石散及益生菌治疗杀灭致病菌、调整肠道内菌群环境平衡基础上,根据患儿不同症状表现,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如对于呕吐症状严重患儿采取静脉营养液输注改善其营养水平,对于腹泻、脱水患儿予以流质食物喂养,在补充其水分及营养素基础上,促进自身免疫机能恢复,进而在减少抗生素用量及治疗时间基础上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提升治疗安全性,并积极促进患儿病情转归降低疾病风险性[4]。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护理中针对性饮食护理的应用,可在有效促进患儿症状缓解基础上,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罗碧君.饮食护理对小儿腹泻的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5):138-139.
[2]黄敏,寇艳红.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患者病症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13):68+92.
[3]朱东华,樊艳宏.针对性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3):170-172.
[4]汤学梅.针对性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185-187.
[5]张秀兰.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2):159-160.
论文作者:朱沁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患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症状论文; 针对性论文; 小儿论文; 饮食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