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不完善的排水系统会影响城市发展进程,造成水体环境的污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设计经验,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排水现状来对市政道路排水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为城市居民营造舒适安逸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排水设计;应用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在城市的发展当中,会存在着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匮乏等众多的共性问题,为了有效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减小城市径流污染的负荷、改善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产生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当前,实施海绵城市战略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更新的重要内容。
1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的设计目标是建设全面的雨水开发利用体系,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保证区域内自然水文的平衡与稳定,弥补城市道路渗水能力较低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蓄水池减轻洪涝压力,防止水资源的污染。
海绵城市利用建筑、绿化带、广场、道路、水系等多种基础设施,并以之为载体,充分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安全和城市水安全,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文条件和规划指标的差异性,以及项目操作的可行性,综合利用渗透、滞留、蓄存、净化、回用、外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从而起到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
海绵城市通过优化雨水管理系统来完善我国整体的生态建设,在理论的基础上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雨水循环利用体系,有利于缓解我国的洪涝灾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优先、规划引领、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要将这一原则真正落实,就需要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新梳理和规划利用,必须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升到城市规划层面,以及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操作层面,要以各层级规划为控制途径,一方面保护现有可能影响城市水生态的敏感区域,限制开发;另一方面将低影响开发这一理念植根于新开发或需要改造的城区,并落实到建设规划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中。海绵城市建设既要实现功能目标,也要满足生态目标。这就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和城市水安全的问题、各地区水文条件差异性、规划指标及项目操作层面的可操作性。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的水文条件、水安全要求、水资源状况,确定符合自身需要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创新建设和管理模式。
3 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途径
3.1 转变城市建设的观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转变观念。在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硬化路面占有较大面积。排水功能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尴尬局面。而现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则要求让城市回归自然,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低影响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部分径流雨水予以调蓄净化和回收利用,最后是实现安全有序排放。
3.2 将规划作用突出
在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对于相关的专项性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要进行统筹考虑,在总体规划当中要将各项规划任务融入进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将其影响尽量减少,使各项相关规划的目标明确,与城市开发的区域特点进行有效的结合,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的规划目标,对于城市雨水径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将城市内涝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缓解,在径流的源头,将洪水污染进行彻底消灭。使雨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比较复杂,具体的工作量比较大,需要从城市的排水、环保等各个方面着手,将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衔接,将规划设计进行有效的统筹,对于城市排水的设施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根据具体的策划进行有效的建设。
3.3 在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中,要充分起到收集雨水、过滤水体的作用
除了绿化带培植的绿色植物能够有效的吸收充足的水分之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其排水的设计,比如充分的利用透水路面的地表径流,确保自然水体能够流向绿化带的雨水口,通过在绿化带中设置排水口,能够使得雨水统一的流入雨水汇集区。需要注意的是间距必须要进行合理设计,而且雨水口必须要高于绿化带的种植土,并且低于道路的高度。另外,雨水降落到地面之后为了保持雨水的清洁度,必须要进行清洁和过滤,通过铺设一层种植土或者是设置砾石层等让雨水得到过滤,待其渗入到地下之后可以对自然水体形成补给作用。
3.4 在市政排水设计中必须要注重解决缓排滞蓄的问题
必须要进行安装导流系统使得雨水在较为丰富的季节里,水体能够不经过雨水口在绿化带进行逐渐的滞留,也可以在雨水口设置一些沉淀槽利于雨水的沉淀,避免造成路面积水现象,为了使得道路中的雨水能够直接的排向城市的排水管道,可以建立市政“毛细管网”,通过管网的快速收集,让道路中的雨水能够直接排向排水管道。另外,在人行横道和直行道也必须要进行排水设计,使其能够有效的、及时的消除人行横道和车行道的积水,让路面积水流向雨水收集系统。
3.5 推广新型铺装材料,提高雨水渗入能力
目前,我国修建的道路大多采用混凝土或沥青材料,这些材料密度较高,且不透水,不利于雨水的下渗,地下水资源也随之减少,复杂的地下排水管网也不允许管网内的水与地下水进行交流,对雨水的渗透造成了一定阻碍。所以,城市建设要提高透水材料的应用面积。在日本、德国等国家,透水性材料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逐渐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系统。透水型铺装在停车场等而积较大的区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6 海绵城市蓄积的水利用
3.6.1经济效益。雨水的收集能够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工业方面,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净化后可用作设备冷却循环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农业方面,雨水可直接引入农田,同时建立雨水集蓄系统解决干旱时节农作物灌溉问题,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日常生活方面,可将收集的雨水并入中水系统,用于家庭洗车、冲厕等,这样间接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达到采补平衡。
3.6.2社会效益。城市雨水利用是城市防洪的重要内容。雨水利用能够调节洪峰时的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
3.6.3生态效益。雨水资源可用作城市园林绿化区的生态用 水,同时下渗的雨水又可弥补下降严重的地下水,缓解地下“漏斗”区和地面沉降。此外,对雨水利用程度的提高相应地会减轻对周边水的污染,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4 趋势与展望
国内的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然而现阶段的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有积极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传统的建设模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排水,经常出现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情况,然而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的市政道路排水则是自然与城市的正常循环,实现的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排水更多的是滞留雨水来节约水资源。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30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和90余个省级试点城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的大浪潮方兴未艾。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我国解决雨水出路和水资源可持续的必经之路,当然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结束语:
针对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设计,其设计依据就是城市的发展基础,对于各项影响因素要进行统筹分析,使系统建设的可操性得到有效的确定,这样一来,系统具体的建设要点也会得到确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提高雨洪的利用率,使我国城市减少出现内涝问题的频率。建立科学的海绵城市排水体系,需要建设者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对于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充分的考虑,使城市给排水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的完善,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尤宏亮.山西建筑.2017(22)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 李灿波.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
[3]市政排水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应惟彪.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
论文作者:金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径流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绿化带论文; 理念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