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葫芦岛供电公司兴城温泉疗养院 125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态血压指标下降值、HRV各参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措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其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减轻患者躯体症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及对HRV的负面影响,对稳定患者病情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综合康复治疗;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with double blind metho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therapy, 4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value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drop, HRV parameter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is effective,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pressure, relieve patients symptoms, inhibit the sympathetic tone and negative impact on HRV,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patients,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urative effect
我院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现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巡合康复治疗效果,并详细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舒张压≥90mmHg和(或)收缩压≥140mmHg。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19,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5±5.78)岁;病程5~16年,平均病程(6±2.72)年。观察组男女比例25:20,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7±5.80)岁;病程4~18年,平均病程(7±3.09)年。
对照组患者只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药物治疗 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包括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
1.2.2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如下。
1.2.2.1运动治疗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式,例如步行、踏车、游泳、太级拳、登山等动力性、大肌群活动都十分适用,根据运动方案督导患者持续坚持运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也可由我院康复科医务人员统一组织,每天早晨8:30分在舒缓的音乐下进行放松训练30min,以微出汗、心率增加15~25次/min为适宜;每天下午18:30吃完晚饭后休息一会后,组织患者进行慢走、太极拳等训练30min,以心率增加5~10次/min为适宜。
1.2.2.2生活方式调整 ①多与患者谈心、交流,深入了解导致患者心情激动的原因,给予患者合理、定期、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纠正患者过分激动的性格以及负面心理。还可鼓励患者多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平时多些娱乐活动,使其逐渐学会适当的应激处理技术及心态,防止患者过分的情绪激动;②减少钠盐的摄入,摄入钠盐量需小于1600mg/d;③针对肥胖者、超重者需监督其减肥,患者的饮食应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同时合理补充钙、钾、锌、硒等微量元素,多摄入水果、绿叶蔬菜,还可多进食能促进降压的蔬菜。此外,还需限制患者饮酒、吸烟,以增加降压药的疗效;④定期、定时监测患者血压,根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及康复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2.3健康教育 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治疗要点、病情转归、注意事项等内容,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严格遵医嘱治疗,同时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
1.3评定标准 两组均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动态血压与HRV参数比较:①动态血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态血压进行统计比较,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设置白天(从6:01~22:00)每隔30min测量1次血压,晚上(22:01~6:00)每隔1h测量1次血压,计算24h平均血压值(必须保证24h内血压有效测量次数≥90%),同时记录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②HRV(心率变异性)参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时域指标应用全部正常窦性心率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博数占总NN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指标应用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以LF/HF比值表示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平衡指数[1-2]。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来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动态血压比较 对两组治疗后的动态血压比较,观察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分别是:24h DBP为(72±8.64)mmHg、24h SBP为(133±8.10)mmHg、dDBP为(74.6±7.56)mmHg、dSBP为(138±10.02)mmHg、nDBP为(72.5±7.84)mmHg、nSBP为(135.2±10.05)mmHg;对照组患者动态血压指标分别是:24h DBP为(79±7.96)mmHg、24h SBP为(145±10.13)mmHg、dDBP为(80.8±7.87)mmHg、dSBP为(147±8.63)mmHg、nDBP为(77.8±9.30)mmHg、nSBP为(142.1±12.56)mmHg;观察组动态血压指标下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后HRV各参数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HRV各参数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HRV各参数分别是:SDNN为(152.8±31.26)ms、RMSSD为(36.5±9.54)ms、PNN50为(39.5±9.25)%、LF为(248.6±112.76)ms2/Hz、HF为(221.8±115.62)ms2/Hz、LF/HF为(1.1±0.46);对照组HRV各参数分别是:SDNN为(92.4±30.15)ms、RMSSD为(30.6±8.87)ms、PNN50为(35.2±10.13)%、LF为(184.7±87.92)ms2/Hz、HF为(152.6±101.50)ms2/Hz、LF/HF为(1.4±0.52);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幅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见,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作息、肥胖、饮酒、吸烟、情绪不佳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在治疗时应该遵循"综合治疗"的原则[3]。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常规药物的同时还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发现在药物治疗控制患者血压、缓解症状的同时,通过各方面康复干预,使患者精神得到放松,饮食、作息、运动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从而也更进一步的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以及HRV(心率变异性)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只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不仅要依靠有效的降压药物,还应该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多方面加强综合康复干预,才能提升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朱海宏.社区高血压的综合康复治疗分析[J].健康必读,2012,8(8):97-98.
[2]马学涛,李妍琦.常规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1):51-52.
[3]李建英.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5(12):114-116.
论文作者:杨丽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患者论文; 原发性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平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