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工业改革开放30年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总体上看,当今世界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质上是加速推进工业化的一段特别辉煌的历史。中国工业化不仅彻底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而且极大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工业化版图和国际经济格局。特别是,使得200-300年来一直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运行机理的世界工业化过程中,演绎出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经济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迅猛推进的工业化历史。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不仅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涌流,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伟大的实践孕育和滋养了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激发和指导着伟大的实践。这使得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成为中国以至人类世界的宝贵遗产。

一、工业发展成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突出、最鲜活的体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没有人怀疑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工业大国。这一成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突出、最鲜活的体现,即工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改革开放的真理意义。

发端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因为传统的意识形态观念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为什么人民终于不再容忍传统意识形态的禁锢,而甘冒极大的风险,走上改革开放的险途?那是因为:实在是太穷了!总之,是极度的贫穷和巨大的国际差距让中国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实现从理想主义幻想到现实主义实践的根本转变。

解放思想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样让实践来检验真理?首先是要承认和面对现实。那么,中国当时的最大现实是什么?贫穷落后!所以,承认中国仍然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思想解放和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所得出的第一个关系改革开放前途的真理性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唯一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选择。这样的认识和选择首先在工业领域中得以全面实践。

中国工业30年的巨大发展,深刻地根植于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科学判断;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上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各种消极因素,摆脱一切思想禁锢,避免各种行为干扰,放手推进工业化;一心一意,决战经济,消灭贫困,实现小康。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直接体现,也是在中国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科学认识和必然抉择。

30年来,不是无尽的争论,而是中国工业化令世界震惊的成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真理性。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适应国情的可行的发展道路,也是亿万群众可以理解和接受,并且衷心拥护和热情投入的人民事业。

中国工业30年的发展实践,不仅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极大地焕发出社会生产力的真理性,因此,完全可以相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一定可以战胜贫困,迎来富强;而且,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大规模“攻城略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使中国挺起腰杆,摆脱屈辱,走向强大,赢得世界尊重。

社会主义是否可以比资本主义更有活力?社会主义是否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怎样才能救中国?中国工业发展10年的实践给了世界一个清晰而令人信服的回答。实践胜于雄辩,经由实践检验的认识才具有客观真理性,所以,中国工业发展辉煌30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世界性的价值。只要不否认显而易见的客观现实,任何人都必须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真理力量!

二、工业是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率先付诸行动的最生动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于思想解放,更生成于解放思想后的勇敢实践。坐而论道不会形成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理论,脱离行动不会有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解放成果。观念的进步是社会变革的关键,而进步观念付诸行动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真实力量。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一部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的伟大历史,而工业则是30年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率先付诸行动的最生动领域。

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首先发端于财富观的变革。财富观的变革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最深层的观念基础。市场经济的内在机理基于个体(个人和企业)追求财富的正当性。所以,改革开放的启动,首先必须突破传统的财富观。

中国工业是突破传统财富观,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富观的先行领域。计划经济的基本动力机制是:以公共财富积累为目标和依靠指令性指标的分解和执行来实现公共目标。这样,在计划经济的制度逻辑下,发展经济的动力来自对公共财富目标的追求,公共财富的主体是国家,所以,计划经济制度必须构建一套以追求国家财富为目标的体制和机制。也就是实行全民所有制(实际上就是国有国营)经济基础上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加之社会动员体制)。所以,从根本的动力机制上看,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发展是由追求公共财富目标的欲望所推动的。而追求个体财富(个人财产和企业利润)则是不正当、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动力机制很难保证生产积极性的长期维持,效率低下的问题难以根本解决,特别是,慵懒、懈怠和依赖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不可遏制地蔓延,将腐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基础。结果是使国家和人民在追求崇高目标的口号下,却走向了普遍贫穷的深渊。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而突破口就在:要承认追求个体(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正当性,将经济发展的动力基于个体收入和财富的追求上。所以,在政策上要允许和鼓励个人勤劳致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要承认和实行微观主体(农户和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和企业的自负盈亏等)和经济刺激制度。在工业领域中首先发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企业运行机制转向追求效益和利润目标,体现了工业革命观念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入。同时,农村也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经验,掀起独特的农村工业热潮。各城市竞相招商引资,地区间进行着激动人心的工业资本竞争。

追求财富正当性的必然逻辑延伸就是必须奠定产权制度的稳固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工业)企业改革一直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到《公司法》,工业改革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的贡献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微观组织基础,使市场经济的微观竞争主体有了茁壮成长的制度土壤。

确立追求财富的正当性,加之产权制度基础逐步建立和完善,必然导致市场竞争行为的广泛展开。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活力源泉。30年来的工业发展基于越来越普遍和越来越激烈的工业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还有地区之间争夺工业资本的竞争,使中国工业加速发展的30年成为人类工业化历史上竞争强度最高,竞争行为最激烈的时期之一。

随着微观经济主体产权意识和竞争行为的不断强化,从给国有企业“松绑”开始,到制度安排上实现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就成为必然要求。在改革30年中,工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受政府直接控制最严格的部门,逐步变为最先实现政企分开进展的部门。在1998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政府改革中,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除了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两个管理部门之外,其他直接管理工业的10个部委都被撤销。从此以后,大多数(国有和大集体)工业企业都不再有直接的行政隶属主管部门了。中国工业经济的组织体系彻底从“部门管理”的计划系统,转变为自主企业的产业组织集合体。

正是工业改革的推进并取得了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才真正坚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念。因为,当中国认定了要走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实际上就是要对整个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进行彻底的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制度的“信仰”变革,而这种变革能否最终实现,取决于现实结果和亿万人的真实体验。市场经济制度主张最大限度地保护追求个体财富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当然也必须对追求个体财富的行为进行规范、调控甚至管制)、平等地保护各类合法产权、鼓励公平的市场竞争。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信仰”基础是:相信最大限度地保护追求个体财富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就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和调动蕴藏在社会最基层的创造财富的巨大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社会生产力;并且相信,无数个人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行为,能够导致整个经济体向着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即从根本上和内在趋势上实现有利个体和有利社会两方面的目标。

实践证明,工业领域中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所焕发出来的个体积极性和追求财富的动力机制是极其强大的。允许和鼓励微观主体更主动和自由地追求个体财富,确实能够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导致社会财富的大量涌现。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气势磅礴,所创造的成就令世界震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让全球耳目一新。

三、工业是实行改革开放最前沿、最活跃、最彻底的产业

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率先付诸行动,使工业领域始终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30年来,工业改革的行动最活跃,最大胆;工业的对外开放最彻底,最广泛。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工业项目)的法律和政策宽容度,在世界各大国中(当它们处于与中国相同的发展阶段时)是非常罕见的。中国工业以宽广的胸怀,向世界敞开大门。因此,在中国各类产业中,工业的国内和国际竞争最激烈,最强劲。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工业成为规模扩张最快,在三次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在工业领域,最先形成了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的体制。工业产品价格率先实现市场化,到20世纪末,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价格都实现了市场竞争定价机制,标志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进而工业企业产权结构率先实现法人化(公司化);工业品国内和国际贸易率先推进自由化;工业管理方式率先实现政企分开和自由竞争。

在工业领域,率先形成了公有经济主导,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实行改革以来,中央向地方,政府向企业不断“放权让利”,同时逐步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直至199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宣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这一时期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循着两个基本方向推进:一是进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实际上就是把没有必要保持国有性质的国有企业改革为非国有企业,将国有经济主要集中于国家战略性领域。二是对仍然保持国有性质的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从以《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设立和调整转为按《公司法》设立和调整)。在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同时,非国有和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有制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企业改革的推进使中国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国有企业的比重逐步下降。按工业总产值计算,1978年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重极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截至2006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比重下降到31.2%,国内非国有工业企业占37.2%,“三资”工业企业占31.6%。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不仅使得微观经济主体的基础结构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而且,由于改变了国民经济由国有企业“独木支撑”的局面,也使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因此,工业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结构向公有制主导,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方向转变的同时,也是以公司制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取得很大发展的时期。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创造性地实行了许多体制改革方案和政策设计。其中,大多数首先发生在工业领域,或者同工业具有密切关系。例如,特区经济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建立、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各种鼓励政策和激励性制度的实行,都是工业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工业在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表现。以工业为先导的对外开放是“勇敢者的游戏”。在中国经济从封闭决然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工业是最勇敢的探险者:胆子最大,动力最强,步伐最快。中国工业以“奋不顾身”的竞争精神写下了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段“血拼”式的竞争历史。中国工业以显著的弱势,并且是在给外资企业以双重的“幼稚产业”待遇(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同样获得关税保护,而且享受各种超国民优惠待遇)的条件下,接受了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国际资本的挑战。工业是中国目前唯一敢于全面和高标准接受世界资本主义的国际贸易竞争规则(WTO)的产业,中国工业在仍然处于幼稚时期所得到的保护程度,在有些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还低。中国工业几乎是以自我牺牲精神,在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下站住了脚跟,并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经济的巨人。

30年来,中国工业的勇敢竞争精神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全世界都将目光聚向中国,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特别是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中的谈判地位。正是由于中国国力和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中的话语权也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例如,在WTO规则制定中,过去,中国几乎没有影响力而只能被动接受由发达国家制定的规则;现在,中国不仅成为由35国部长参加的“绿屋会议”的重要成员国,而且已经成为更具话语权的7方会议(G7)成员之一。①

总之,中国巨大的国力特别是其强劲的工业国际竞争力,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且是世界的事情,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同时,中国不仅接受国际经济规则,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竞争规则(政策)的制定上也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所有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是:中国历经30年发展,已经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勇敢而强大的竞争者。有实力才能站立,这就是当今世界的逻辑!

四、工业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具深远意义的艰难探索

在中国近30年历史上,工业改革、开放和发展绝不仅仅是解决使中国摆脱贫困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问题,而是在客观上肩负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使命。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巨大的危机感中痛下决心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这一危机感直接产生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经济落后的中国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必须不惜代价加速工业化,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这种代价主要表现为将会产生多方面的不平衡现象,特别是使得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以及居民收入的差距显著扩大。因此,中国的发展同时承受着两大差距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一是中国总体上较低的生产力与工业化国家的先进生产力的差距;二是中国内部相对发达的生产力(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向国际水平接近的高收入人群等)与欠发达生产力(落后地区、不发达农村、低收入人群等)之间的差距。

面对这两个同时存在的巨大差距和期望尽快缩小这两个差距的强大压力,中国长期处于抉择困境。因为,无论为了加速缩小上述哪一个差距,都必须付出很大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代价。如果更倾向于加快缩小中国与国际先进生产力的差距,以及解决由这个差距所产生的矛盾,例如,给城市建设、发达地区、优势产业、重点大学、城市大型医院等以政策倾斜(所谓“扶优扶强”),就会进一步扩大国内发达生产力与欠发达生产力之间的差距;如果更倾向于加快缩小国内相对发达生产力与欠发达生产力的差距以及解决由这个差距所产生的矛盾,例如,给农村建设、不发达地区、低收入人群以政策倾斜,更大幅度地实行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政策以缩小差距,提供更平等(而不是优者多得)的教育和卫生医疗等(所谓“平衡发展”或“关照弱者”),则可能会减缓中国缩小与国际先进生产力差距的速度;而如果要同时加速缩小上述两个巨大差距,则现实的国力条件难以支撑。

同整个国家的情况相类似,各地区的发展也处于双重压力之下:即地区间差距的压力和地区内不平衡性的压力。地区间差距的压力必然导致直接或间接的地区竞争关系,而地区内不平衡的压力则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地方政府直接承受着这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当地区间差距压力更大时,地区间竞争可能不择手段,动员一切资源,“血拼”式发展;而当地区内不平衡的压力更大时,地方政府通常倾向于以维护稳定为重,并且向中央政府寻求更多的资源分配和政策援助。

处于这样的独特国情中,在国际竞争和地区间竞争的巨大压力之下,中国工业化的内在动力非常强劲,特别是由现行税收和财政体制所诱使,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具有发展工业生产的强烈动机。所以,地区间的工业竞争如火如荼,势不可挡。

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实现工业化,这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现象。其可能面临的困难、矛盾、冲突甚至危机,是没有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历史可以比拟的。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艰难路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一次艰难长征。30年来,工业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具深远意义的艰难探索。

包括工业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产生力的最有效方式是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但同时也必须保持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问题,也是工业改革开放30年始终艰难探索的重大课题。

工业化的过程将实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从其他国家的历史看,工业化过程中如果处理失当,非常可能发生因矛盾激化而导致利益冲突和社会危机的情况,甚至发生国家崩溃。更何况中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发展极不平衡、利益差异很大的国家,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是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以极大的谨慎和努力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所以,中国的改革选择了渐进式的方式,作为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的工业,也必须选择渐进可行的路径。

回顾30年工业改革开放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工业改革开放不仅是大胆的和果敢的,同时也是高度技巧和稳妥的。中国工业改革开放不仅没有像许多转轨国家那样发生大幅度的生产下降、收入减少和失业增加,相反,中国工业改革开放一直伴随着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收入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工业发展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最强大力量。改革开放与就业增长的高度一致性,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特别是30年来中国工业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而经济学告诉我们,没有比快速增长更好的解决失业问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历了最小转轨阵痛的发展模式和改革开放模式。

五、工业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30年工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坚定信念。必须避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的任何动摇,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上的任何动摇,以及在“以公平竞争方式实现效益和效率提高”上的任何动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和发展也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如前所述,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中国工业改革开放表现了极大的勇敢、忘我、奋不顾身精神和“血拼”式竞争的特点。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代价也是明显的。我们不能脱离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去指责过去,也不能忽视历史和现实已经展示给我们的事实。工业革命和工业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必然表现为以物为本,即以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物质成就的辉煌作为工业化成功的标志和直接目标。但是,那只是低级阶段的表现。从更高阶段的发展,特别是从发展的价值观上看,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仅仅经历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开始实现发展观念的深刻升华,尽管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工业历经20多年的强劲增长,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越来越深切感受到资源与环境所造成的明显约束。“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工业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工业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持续的高速工业增长对资源环境形成特殊的压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压缩性”和“急速性”特征,即工业增长具有持续高速增长的条件和内在动力,表现为罕见的经济增长波动的“弱周期”性。同时,在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较长时间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很短时间内就接连地甚至是重叠地表现出来。例如,有的经济学家将各国经济发展描述为“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有其特殊的现象特征。而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似乎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现象特征都在普遍地发生:大规模的资源开发(资源性产业的高增长、高利润)、资本投入(高储蓄、高投资和充沛的资金供应)、商业创新(尽管技术创新不尽如人意,但各种商业模式和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则让世界为中国的商业成就惊叹)和财富增殖(资本运作、资产价格上升、虚拟经济的活跃)。经济发展的这种“压缩性”、“急速性”阶段特征,使中国在较短的时期内就从低成本资源推动的工业化阶段开始向资源成本普遍上升的发展阶段过渡,但同时又保留着“资源驱动”和“投资驱动”的许多特征。正因为是这样,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才表现出极大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人类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必须以推进工业化的方式来缓解和解决资源阻碍问题。工业化确实会遇到资源约束的阻碍,但是,如果不实现工业化,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更难以解决,甚至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而且,现实的国情是,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巨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几乎一切重大和长远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高度依赖于重化工业的长足发展。只有发达的重化工业,才能解决中国的城市化、交通运输、国土整治、资源开发、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和国土治理,以至国家安全、民生福利等问题。

所以,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要不要加速工业化,而在于,在工业化现阶段,如何以最科学的方式来加速工业化,通过更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增强,表现为工业成本上升,这是工业化进程中迟早要遭遇的问题,中国并不具有大规模向国外转移生产基地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所以,最根本的出路是激励和培育起各产业和企业通过提升自身效率来消化成本上升因素的能力。

因此,工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提出了新的更加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工业的本质是创新的和革命的,它不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而且实践于解决这些问题。从20世纪后期,特别是21世纪开始,中国工业如何获得核心技术和长期竞争力,如何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拥有自主品牌等,就成为工业改革开放所要解决的最突出的战略重点。

中国工业已经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未来的国际竞争不仅是“勇敢者的游戏”,更是“智慧者的游戏”。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国必须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个产生于企业行为,主要是工业企业行为的概念,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具有“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的性质。其实,创新也具有“创造性连续”的性质。将这一概念延伸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向其注入“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创新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践无终止,理论创新也将永无止境。

工业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固然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必须重视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不仅仅只是工业经济的“单兵独进”,而是整个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深刻变化,也是社会观念和人的行为方式的全面进步。因此“统筹”、“协调”、“和谐”、“正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全面的现代文明进程,正是工业化实践所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发展方向。

六、结语

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的长河,还是从世界工业化200-300年的历史看,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中国工业发展都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就是在这短暂的历史瞬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极其辉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改革开放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获得了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成就,而且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工业的本质是解放,是实践,是创新;工业改革开放是思想解放、观念革新和理论建树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工业化时期的伟大创造:实践的创造和理论的创造。因此,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实经济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和毋庸置疑的永久价值,并成为中国人民奔向小康社会和更美好未来的伟大旗帜。

注释:

①另外6个成员是美国、欧盟、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日本。

标签:;  ;  ;  ;  ;  ;  ;  ;  ;  ;  ;  ;  

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