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_国际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_国际经济论文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看国际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竞争论文,经济论文,国际论文,一体化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之间,为了促使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劳务和产品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国家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国际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标志和必然结果,也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与调节经济生活在国际经济领域的体现。本文拟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竞争的产物;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促使国家之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是国际竞争与合作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世界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从客观上推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并不能削弱竞争,而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强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风潮,我国怎么办?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战后,国际社会为了恢复和发展世界经济,建立正常有序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经济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关贸总协定(1947)等,力求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促进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但世界之大,政治经济制度千差万别,要实现全球经济自由化或一体化谈何容易!因此,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经贸合作集团便成为一些国家较为现实的选择。50年代至60年代,出现了一些区域经贸合作组织,如比荷卢经济联盟(1948)、经互会(1949)、欧共体(1957)、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964)、拉美自由贸易联盟(1967)等。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多级化发展趋势。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动摇了:美元不再是唯一的支付手段;美国从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再是“美国打喷嚏,世界各国就会患感冒”,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世界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依存。8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如雨后春笋般再一次发展和壮大起来,如欧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亚太经合组织的迅猛发展,以及于1995年1月才成立的由巴西、阿根廷、 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组成的南锥体(即南方共同市场,是南美重要的经贸合作体,目前已成为仅次于北美、欧盟和亚太的第四大经济合作体)。

目前,这样大大小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100多个, 合作的范围有生产领域、贸易领域和金融领域等。在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实行统一的、自由的优惠政策,对外则采取一致的不自由和不优惠的经济政策,从而扩大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二、国际竞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战后,国际竞争从形式到内部都比战前复杂。经济竞争是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其中贸易竞争在经济竞争中占主导地位;科技竞争是经济竞争的关键;投资竞争是增强贸易竞争的有效途径。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主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1.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

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争夺原料、能源等自然资源,到制成品、技术贸易的竞争,从金融领域争夺领导权,到分割世界市场、扩大势力范围的竞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越来越尖锐。

(1)永无休止的贸易战。战后以来, 国际经济竞争集中反映在不断爆发的贸易战。如美日欧之间的汽车战,日美之间的半导体战,欧美之间的钢铁战等。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世界各国自行其事,国际市场商战频起,除了一般的价格战、关税战和货币战以外,也常常爆发以邻为壑的倾销战,使国际商战大大升温。

贸易战的根本目的是争夺市场,因为,在一定时期,世界市场是有限的,决定了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有限性,这便使各国开足马力发展经济,力争挤身于国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份额。近年来,美国以对日贸易逆差扩大为由,向日本施加压力,先要求开放大米市场,继而又要求开放汽车市场,不然便是用美元贬值为筹码,向日本软硬兼施,从而扩大美国产品的出口。

(2)投资竞争。8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 特别是直接投资成为国际竞争中越来越有效的途径。1985年以后,随着日元汇价的日益坚挺,欧美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纷纷来日本设立分支机构,参与日本金融市场的竞争。与此同时,日本资本也加紧向欧美市场渗透,开始了日本企业跨国兼并的热潮。1993年1月1日,欧洲实行统一大市场,美国和日本谁也不愿失去进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的机会。于是,美日一方面大量向欧洲大陆出口产品,另一方面巨额资本也涌入欧洲市场。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大公司都在欧洲投资设厂,抢占市场。

(3)势力范围的争夺。早在二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 英美就战后国际金融领域领导权展开了竞争,美国最终以强大的经济势力,迫使英国放弃了“凯恩斯计划”并接受了美国的“怀特计划”,美国取得了领导权,建立了美元霸权。近年来,面对崛起的日本和不断强大的欧盟,美国加紧了筹建和扩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一方面,美国积极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范围,推进美洲贸易圈的计划,另一方面利用亚太经合组织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同时,美国与西欧诸国准备建立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到时,美国的势力范围无所不在。欧洲国家也不甘示弱,除了努力设计全欧洲经济圈以外,也紧锣密鼓地推进欧洲单一货币计划,最终达到全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目前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体化组织,但日本政府近年来加紧同东南亚各国的接触,准备筹建东亚经济区。美日欧之间的经济竞争,不再是单对单的竞争,而是集团与集团之间的较量。

(4)科技竞争。新技术革命和高技术竞争, 是衡量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星球大战”带动了几百家大企业和大批科研机构参与;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形成了多国参加,企业与科研机构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日本的《科技政策大纲》确立了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三位一体”的合作体制;俄罗斯与东欧国家共同开发原子能、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的《科技进步综合纲要》已纳入中长期发展计划。这些都是依靠高科技研究与开发形成产业优势,带动产品出口。

进入90年代以来,美日欧之间的科技竞争更加激烈。这一轮竞争的核心是从政府的科技政策转向科技的实用效果,如美国在鼓励发展某些国际用途的高科技的同时,其竞争者则直接把目标放在民用工业上;欧共体则准备投入90亿至140亿美元开发高清晰度电视; 日本主要在生物基本原料碳水化合物上寻求突破。

未来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问题是教育、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新的价值观。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

(1)贸易竞争。A.通过国际卡特尔改善贸易条件。战后,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作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如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非洲国家咖啡组织(1960)、可可生产联盟(1962)、国际铝土协会(1974)等,这些由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国际卡特尔形式,尽管只在某一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进行协调和合作,但在改善发展中国家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两次石油提价,夺回了原油价格的决定权,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西方大财团控制油价的历史。B.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不断提高。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4,1996年底则上升到1/3,其中制成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50%以上。中国等一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和资本,发展民族经济。这些国家(地区)已成为国际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竞争者。

(2)资本竞争。A.私人资本大举输入发展中国家市场。1983 年至1989年,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净流入增长了4倍左右,1990年到1994年,每年平均在1600亿美元以上,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2300亿美元左右。1996年流入31个主要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也达2200亿美元。B.跨国直接投资稳步增加。90年代外国资本投资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增加进入某国市场的机会,即用资本换取市场,投资战略从生产转向营销。1994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达799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970亿美元,其中中国吸收的直投最多。在注重市场效益方面,1991年到1995年,跨国公司在海外新增营销网点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其中在发展中国家年均增幅达35%。如美国花旗银行已夺得泰国信用卡市场的40%。C.发展中国家反守为攻。发展中国家为了扩大产品出口,增强竞争力,也开始扩大对外投资。韩国的现代、三星、LG、大宇和鲜京等大公司,从90年代开始将海外投资的重点从单纯的劳动力低成本向开发海外市场的方向发展。半导体、通信、化学等高科技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美欧,而家电、钢铁、汽车等产业投资则瞄准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

(3)科技竞争。A.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科技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注重发展高科技产业,如东盟各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是重视发展基础工业和出口行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二是致力建立和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促进科技发展;三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B.出口技术和服务项目,与发达国家竞争技术市场。1993年,韩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技术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1%、3.2%和4.3%, 比80年代增加近1.5倍。

三、国际竞争下的合作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寻求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调,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这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60~7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越发激烈。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同时也为了增强竞争力,政府之间的谈判、对话与接触日益增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不断涌现便是典型范例。

欧共体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超国家干预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种超国家干预主要表现在:

(1)在生产领域,实行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对煤炭、 钢铁等工业部门直接计划调节;对轻工业部门如纺织等给予财政补贴;在经济结构方面,建立开发基金,调整地区和部门结构。

(2)在流通领域,1993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实现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移动。

(3)在财政金融方面, 通过共同体预算和实行统一增值税等调节国民收入分配;1989年4月17日,欧共体决定建立欧洲货币联盟。 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盟的实现步骤作了明确的规定,1994年1月1日开始,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1999年1月1日,如期启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马约”还规定,欧盟成员国的财政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政府债务负担不超过GDP的60%。

(4)在对外经济关系上, 成员国不得同没有与共同体建立经贸关系的第三国进行经济交往。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国家调节干预经济生活在国际上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超国家干预形式。相对于以前那种用战争调节国际经济不平衡,分割世界市场,以及各国针锋相对、面对面冲突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调整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也符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垄断主义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调节职能。

2.发达国家积极寻求合作

发达国家寻求筹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1)通过成员国之间的低关税或免税政策,扩大产品出口。

(2)利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获得较廉价的生产资料。

3.发展中国家渴求合作之目的

(1)扩大产品出口,增强竞争力。

(2)较容易地从成员国获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便利。1994 年底199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墨西哥从美国获得120亿美元的援助, 以抑制比索的不断贬值;90年代初,芬兰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1995年加入欧盟后,经济恢复了增长;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拉美南锥共同体成员国的经济却稳定增长,内部贸易额1993年比1985年翻了三番,达80亿美元。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了国际竞争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将会出现不同关税、不同贸易政策的若干区域集团。国际经济领域,区域集团与区域集团、区域集团与非区域集团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会升级。

1.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对区域之外的国家来说,贸易壁垒将越来越高,从而加剧了不公平竞争。

2.区域集团的数量越来越多,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3.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4.国家之间的经贸竞争将演化成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层次更高,手段更高明,内容更复杂。

但无论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增加贸易创造、转移和扩散效应,从而增加贸易总量,增加社会经济福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中国怎么办

区域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强强联合”,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互补联合”,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其目的并不在于合作的形成,而是合作的效果,即发展民族经济,增强成员国的国际竞争力。

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发展民族经济,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带动经济腾飞。为了吸引外资和技术,利用国外品牌带动产品出口,中国大幅度地向外资让利让权,毫不吝啬地敞开市场大门,把外国客商“请”进来。但国外市场是否对中国产品也如此大方?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将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竞争与挑战:

1.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将不断增加,并会受到强大区域经济集团排挤与竞争。

2.如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产品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国产品销往何处?

3.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无法与美日欧发达国家相抗衡,有些产品甚至无法与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

看来,要发展民族经济,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中国必须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中国在寻求筹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过程中可依循以下思路:

(1)继续积极推进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在亚太经合组织内部,中国除了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外,更主要的是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加强科技交流与技术转让。然而,在亚太经合组织事实上由美国人操纵的情况下,很难充分体现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意愿,比如,在高科技领域,发展中国家很难从发达国家获得想得到的技术。因此,对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不能寄太多的希望。

(2)筹建东亚经济区

东亚经济区的主要成员国有:东盟诸国、“四小龙”、日本和中国。其中日本的经济实力最强,中国若加上香港和澳门地区,实力仅次于日本,然后是“四小龙”和东盟诸国。如果东亚经济区能够建立起来,必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东亚地区近年来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市场容量很大,发展潜力很强。其次,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很快,尽管最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但为该地区今后的经济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再次,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倡导的东亚经济区的构想,追求的是一种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相对亚太经合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而言,东亚经济区具有更强的保护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东亚经济区离不开日本,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国应抛弃以前与日本的各种恩怨,以中国和日本为核心,组建一个能给各成员国带来实惠的东亚经济区。

标签:;  ;  ;  ;  ;  ;  ;  ;  ;  ;  

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_国际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