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今世使用的批判性继承_文化论文

古代今世使用的批判性继承_文化论文

古为今用 批判继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为今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近代以来一直有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却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待传统经典中丰富的思想内容,应该区分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实行现代转化,使之成为当代新文化建设的思想因素。

一、由中华经典所提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某些优秀的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上看,强调统一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所推崇。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崇尚统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心理趋向。自古及今,统一为人心所向,搞分裂、闹独立则历来是民族的罪人。

二、对于中华经典中时代性较强的某些概念命题,可以抽去其封建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对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譬如中华经典中大量阐述的“民本”思想,就属于此一类型。从西周初期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主义的思想传统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还有,儒家经典中“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都可以在抽去其特定的封建内涵之后作现代转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法家经典中的“法治”思想,自然与今天我们进行的政治建设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中某些思想因素也还是可以转化为今天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要素的。譬如《韩非子》中“法与时转”,主张立法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思想;“法不阿贵”,强调法律不屈从于权贵的思想;“使人无离法之罪”,“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强调依法办事的思想等等,无疑是我们可以批判继承的。

三、古代经典中某些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古人从特定社会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类思想资料,多不带有政治社会属性,可以直接拿来指导今天的社会实践。如《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多算胜,少算不胜”,“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的军事思想等等,对于现代战争,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关于商业经营管理的一些思想,也可以拿来直接加以应用。如《史记》中所记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务完物,务息币……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他所提出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待乏原则;战国时期白圭所总结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之道等等,对于今天人们的社会实践,仍富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标签:;  ;  

古代今世使用的批判性继承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