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缺失对图书编辑与定标质量的影响_责任编辑论文

责任缺失对图书编辑与定标质量的影响_责任编辑论文

责编失责对图书编校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责编论文,质量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出版物的内在质量和社会效益,保证出版物的质量,是责任编辑最重要也是最神圣的职责。

在图书编辑实践中,责任编辑的职责具体表现为:策划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读清样、检查样书等,这些职责是编辑工作中保证出版质量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整个图书生产过程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图书质量严重滑坡,尤其是编校错漏已达到了“无错不成书”的惊人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责任编辑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即“责编失责”,是图书编校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失责之表现

责任编辑失责的表现,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宏观方面,主要表现在:

1.没有抓好选题策划。从这几年许多出版社的选题来源和出书情况看,还是作者的自投稿居多,编辑主动开发的选题较少;平庸书、雷同书、选编书占很大的比重。这说明责任编辑还没有抓好选题的策划工作,尚未跳出等稿上门、“守株待免”的选题模式,这对优化选题和提高质量极为不利。

2.组稿关把得不严。组稿是实施选题计划的重要步骤,组稿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编校质量的优劣。责任编辑必须物色富有写作经验、学识素养过硬的作者来完成这一任务。但是,有些责任编辑在组稿中往往图方便,随便找一些作者应付了事,甚至搞权力交易、利益交易,组人情稿关系稿,与个体书商搞权钱交易。这样组稿自然难以达到质量要求。

3.不审读原稿。审稿是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前提。但在这几年,有些责任编辑抓到稿件后,只看看题目和大纲,认为有市场“价值”就不审读便发稿。加之“三审制”名存实亡,编辑不审稿又得不到有效地监督。许多书出了政治问题,一查原因,多数是责任编辑没有审读、总编辑随意签发所致。

(二)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

1.不认真加工甚至不加工。编辑加工必须在审稿之后进行,其任务是处理审稿时发现的各种问题。这是直接改正错误、保证书稿内容质量和技术质量的关键环节。有些责任编辑对书稿也不做细致的加工修改,甚至没有通读就标上字号、划上版式发排,严重影响了书稿质量。

2.遇疑不查工具书。稿件中存在各种疑点、疑难问题不可避免,在审稿加工时必须借助工具书或文献解决这些疑难问题,保证图书编校质量。有些责任编辑借口“文责自负”,对书稿中存在的疑点不加过问;有些责任编辑以为只要大问题不出,小问题无关大体,不予重视,不查工具书,使稿件中的显性错误或隐性错误从眼皮底下溜了过去。

3.不读清样。清样也就是最后一个校次的付型样,读清样是责任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通过读样,责任编辑可以发现审稿、加工以及排校过程中遗漏的问题,把差错消灭在付印之前。可是,这一重要环节并未引起所有编辑的重视,责任编辑不读清样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样,使得本来可以避免的差错,被印刷机送入图书成品中去。

4.不处理校对人员划出的疑点。校对员在校对过程中发现原稿的差错和疏漏,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但是,按照要求他们只能质疑而无权修改。责任编辑本应虚心考虑校对的意见,认真排除疑点。实践证明,只有编校人员共同协作,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图书编校质量。但有的责任编辑对自己审改的稿件过于自信;有的责任编辑则认为是校对人员故意找茬。结果,责任编辑没有处理校样上的疑问,照样签字付印,编校差错率又怎能不上升呢?

5.不检查样书。对样书进行检查,是图书与读者见面之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主要由责任编辑来完成。凡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发行。责任编辑忽视样书检查这一关,就等于为劣质图书进入市场开了“绿灯”。

二、失责之原因

责任编辑失责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光从责任编辑身上去寻找,应该对这一问题作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我认为,责编失责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客观原因:

1.编辑出版工作缺乏强有力的行业法规的约束。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颁布和完善了许多法律,但是,《出版法》还在讨论之中,尚未出台;《著作权法》对编辑主体行为的约束条款也相当有限。国家的一些有关出版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例如1980年颁发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和1992年发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对编辑人员的职责以及失职的行为责任,对质量低劣的图书及其责任者应如何处罚,也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法律约束力不强。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责任编辑就会感到没有压力,甚至产生只要不“非”不“黄”、不引起政治麻烦,编辑错漏再多也无奈我何的念头,在工作中就会放弃自己的职责,对编校质量漠不关心。

2.出版社经营决策上的编差所误导。

市场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体系和运行机制均尚未发育成熟。有些出版社对这场经济体制的变革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在经营决策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在实践上表现为选题平庸、品种庞杂、发稿量剧增,甚至买卖书号或变相买卖书号。这就对责任编辑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误导。本来责任编辑也想尽职尽责,认认真真编一些优质高档书,无奈氛围如此,招架不住,随波逐流,导致失职失责,编校质量下降。

3.出版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力。

由于出版社内部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在图书质量管理上就显得十分乏力,主要表现为奖罚不明。一方面,有些出版社在内部体制改革上仍然步履维艰,“铁饭碗”、“大锅饭”尚未彻底破除。编辑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劣质图书与优质图书一个样,获奖图书与普通图书一个样,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这就很难调动责任编辑关心图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有些出版社内部的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即经济目标责任制与图书质量完全脱节,个人利益的兑现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只要编辑完成经济指标,奖金照发不误。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鼓励责任编辑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因此,“把利润简单地往编辑头上分摊,不仅会使编辑观念、行为异化,而且是出版社领导软弱的表现。”(孙禺《关于“接轨”》,《编辑学刊》1995年第2期)这是导致责编失责、编校质量下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4.对编辑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考核弱化。

由于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不少出版社的领导一年到头忙于找选题搞发行,抓经济效益,无暇顾及对编辑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考核,甚至把是否为单位创利当作衡量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的尺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质量与数量、单位荣辱与个人得失,这些矛盾的地位关系在拜金主义面前失去平衡,本末倒置。到头来钱是赚到了一些,但整个编辑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却下降了,质量也丢了,信誉也砸了。

(二)主观原因:

1.编辑角色错位。

编辑是文化人,扮演的是文化者的角色。所以,责任编辑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实践证明,有不少责任编辑编出了高文化含量的优秀图书,就是因为他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而有些责任编辑却扮演了商人的角色,卷入“商海商战”,有的这头上班,那边兼职,一心只想着捞“鱼”,而不是编书。结果编不了几本好书,市场也没有站得住。

2.编辑职业道德水准下降。

编辑职业道德是由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编辑工作承担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要求编辑人员必须热爱出版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对作者和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同时,编辑工作又是一项精细复杂、寂寞清苦的脑力劳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艰苦奋斗、勤勤恳恳、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但是,有些责任编辑却认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那么重要了。在业务工作中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举手投足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这种职业道德状况与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3.责任编辑质量意识淡薄。

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期间,许多责任编辑的质量意识是很薄弱的,而金钱观念却相当强烈;加上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责任编辑为了多拿奖金,就必然通过增大发稿量,加快发排节奏来实现。有的责任编辑每年发稿达五六百万字,纵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审读和加工好如此庞大的书稿;至于读样改样、考证查疑等其他责任环节,就更加无暇顾及了。这种“数量当先,质量靠边”的做法,最容易导致失职失责。

4.责任编辑业务水平低。

有的责任编辑虽然从事编辑工作多年,也编了不少图书,但是对编辑工艺流程并不熟悉。因此,他就不可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认为责任编辑就是报个选题,写个订单,而没有“齐清定”的观念;认为发排是出版科的事,读样是校对室的事,检查样书是审读室的事,把自己的责任几乎推得一干二净。刚参加工作的编辑,本来对出版业务就不在行,也未到印刷厂、出版科和校对室去见习,一报到立即顶班上岗,不知深浅,抓来稿件就编就改就发。结果是眼高手低,错漏百出。

三、转变之对策

要扭转编校质量下滑的局面,必须消除引发责编失责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而要排除主客观原因之影响,则不是一个编辑、一个单位所能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依赖整个出版界以至全社会的综合治理。

第一,加强出版业的法制建设。

图书质量滑坡对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危害,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但“扫黄打非”需要法律手段,提高图书质量、保障出版物的生命也同样需要法律武器。在此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出版法》的立法进程,建议将责任编辑的地位、职责、任务和对失职行为及其后果应负的责任,用适当的法律条款固定下来。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他辅助性法规,如制订出编校合格与不合格、优秀图书与劣质图书的具体奖罚措施等等。使编辑出版工作尽快走上法制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以法治书,以法治人。

第二,转变出版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出版界来说,就是要实现由以总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因此,出版社必须坚决放弃过去那种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广种薄收”的粗放型经营方式,采用优化选题、压缩品种、提高质量、科学管理、多创效益的优质高效的集约型经营方式。从指导思想上强化责任编辑的社会效益意识和优质高效意识,并制定出具体有效的图书质量管理措施,把图书编校质量推向更高层次,以加快阶段性战略转移的实现。

第三,完善出版社内部运行机制。

正常高效的运行机制是调动责任编辑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图书编辑质量的关键一着。我主张,责任编辑的个人利益必须实行“三挂钩”:①与工作量挂钩;②与工作职责挂钩;③与编校质量挂钩。尤以职责挂钩和编校质量挂为中心,这两个挂钩可再通过量化形式进一步具体化。年终兑现编辑奖时,不但要核算责任编辑的发稿量和利润额,更重要的是要考核他是否真正履行了工作职责,所负责的图书质量是否合格。我认为,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来实行,以“三挂钩”模式取代奖金与数量挂钩的做法。

第四,强化编辑队伍建设。

中国版协主席宋木文同志指出:“出版物的质量问题,关键是人的问题,出版队伍问题,指导思想问题。”(《人民日报》1992年2月15日)而人的问题归根结蒂是素质问题。因此,出版社必须重视编辑队伍的建设,主要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思想建设重在提高责任编辑的职业道德水平,强化责任编辑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建设重在抓人才的行政管理,打破编辑终身制,完善聘任制。对不负责任、屡屡编出质量低劣图书的责任编辑,要严厉处罚,解聘换岗;对屡错不纠、后果严重者,应开除公职,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终身不得从事编辑工作。业务建设重在抓编辑的业务学习、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提高责任编辑的业务水平和编辑技能。有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专业队伍,出版事业的兴旺发达才有希望。

第五,加强编辑的自身修养。

出版社的管理制度再细再好,如果没有编辑人员的积极配合和自觉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所以,编辑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注意提高下列修养:①思想道德修养;②政治法律修养;③科学文化知识修养;④编辑出版业务知识修养;⑤语言文字修养;⑥工作作风修养。责任编辑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练好自己的“内功”,做到一身正气,“身怀绝技”方能处事不惊,“化险为夷”,而立于不败之地。

第六,全社会共同监督。

①出版社内部要加强全面质量和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确定图书质量的奋斗目标,建立经常性质量检查制度并定期检查图书编校质量。

②上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图书质量的领导工作,健全图书质量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图书编校质量。

③出版社及其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读者审读,发现错漏的,给发现者适当的奖励;并会同有关部门经常开展各种评优、评奖活动,以鼓励责任编辑多编好书。

④将上述各种检查、审读、评比结果载入责任编辑业务档案,作为今后晋升、提薪的重要依据。

⑤通过新闻媒体的评书,实行舆论监督。

只要社内重视,责编负责,全社会监督,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我相信编校质量下滑的局面一定会得到扭转,图书质量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  

责任缺失对图书编辑与定标质量的影响_责任编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