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书面语篇结构看人物指称的分布与功能_电影语言论文

从汉语书面叙事体的语篇结构看人物指称的分布和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看人论文,书面论文,结构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陈平(1991)曾对指称词语在语篇中的用法,包括在言语交际中言者和听者双方是如何使用和理解指称词语等问题有过如下精辟的概括:

指代词语的用法。任何语言都有特定的语言手段,可以用来指示或者代替语境中的某个成分,可以用于指代的语言手段往往不止一种,因此,在具体场合中发话人要对某个成分进行指代时会出现选择哪一种指代形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具体场合中往往不止有一个事物存在,受话人在碰到一个指代词语时也有一个确定其所指对象的问题。这类指代词语的选择和理解的问题,主要得通过话语分析来寻求答案(陈平1991:66)。

从上述陈平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言语交际中,言者在使用某种类型的指称形式时,要想将自己的指称意图使听者能正确的理解,那么就得站在听者角度来选择对方能够理解的形式;而听者对言者指称的理解,就是要使自己能够成功地从大脑的篇章心理表征①中搜索并提取一个合适的、上下文曾提及的实体作为自己确认指称的对象。从这种意义上讲,对指称的理解实际是一种对表征确认的心理认知过程。

本文将以汉语书面叙事语篇为材料来研究其中的人物指称问题。我们主要从考察不同类型的人物指称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入手,分析出现在语篇各种位置上的人物指称成分的表现情况;并引进“交际事件”的“时空组织”概念,从叙事语篇的结构看指称成分的语篇功能。

2.本研究使用的语料

我们选用的叙事语篇的内容来自电影“梨子的故事(The Pear Stories)”(Chafe 1980)。这部电影是1970年代中期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Wallace Chafe教授设计的。电影时长不到六分钟,彩色,有声,但无对白与字幕。它是在加州北部靠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地方拍摄的。该电影主要讲述了几个小孩偷水果的故事。其情节大致如下:一位农夫在收获梨子,但这些梨子后来被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儿偷走了。这个男孩儿骑车载梨时在路上被石头绊倒,得到路上另几个男孩儿的帮助,然后送梨给他们表达谢意。后来得到梨的男孩们路过农夫处遭到怀疑。

本研究选取了国内某高校的40位在读本科生(男女生都有,年龄在18-20岁)作为被试,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方言区,但都会使用普通话。我们让被试观看这个短片,然后让他们把看到的电影故事通过书面方式记录下来,不增添电影情节之外的任何想象,我们也不对他们做任何提示。最终,我们搜集了32篇书面语“梨子的故事”语篇,除去不合要求的②12篇,把剩下的20篇(共计7720个汉字,平均每篇约385个汉字)作为本研究的语料来讨论汉语书面叙事语篇中人物指称的相关问题。另外,在本文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也会借用Mary Erbaugh于1976年在台湾国立大学搜集的20篇口语的“梨子的故事”语篇语料③。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叙事语篇的人物指称问题。这里所谓的“人物指称”就是用特定的语言手段来指示或代替故事情节中的某个人物角色。“梨子的故事”这部短片中涉及有多个人物角色。我们下文只研究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偷梨的小男孩”在语篇中的指称问题④,因为这个人物参与的故事情节最多,与其他人物联系最广。另外,我们选用无声电影的叙事体语料作为研究指称的对象关键是在于考察说话人在没有任何语言提示的情况下,是如何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来指称人物对象的,之所以选择某种指称形式而非另一种其动因又是什么?这正是我们研究的兴趣之所在。

3.人物指称的类型及其在书面叙事语篇中的分布

在我们所使用的20篇书面叙事体语料中,对电影故事里“偷梨的小男孩”这一人物角色的指称共有209次。这些指称成分可分为代词指称和名词指称两大类⑤。根据它们各自指称成分的内部语法语义特点可分别分为3个和6个次类。

表1是我们在考察了20篇书面叙事体语料的基础上,对人物角色不同类型指称的分布情况做的归纳。

表1 人物指称成分的类型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到,在209个语篇人物指称成分中,代词指称和名词指称两大类使用数量相当,只有9个之差。在各自的次类中分布情况很不均匀。代词“他”的使用多达106个,几乎是整个代词指称大类的使用类型,同时也超过了整个指称数量的一半;“[人物活动]”是指在该类指称成分中,代词前有表示人物活动的修饰语,如例(1)中的“看到水果的他”和“本来想拿一个果子的他”:

这种指称类型很少只有上述两例。使用反身代词指称也很少,只有下面例(2):

(2)男孩摔在地上,他自己卷起裤腿看了看伤口。

名词指称成分的类型相对代词而言要复杂一些。若做进一步归纳,名词指称成分可以分为有修饰语和无修饰语两类,而复杂的是前者。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人物活动]+名词,它相当于一个修饰人物名词关系从句,如:

使用频率次高的是“[‘一(量)’+人物活动]+名词”和“[‘一(量)’+人物描写]+名词”。这两次类的不同在于限定成分,“[人物描写]”指修饰成分是对所指称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描写。而前面的“一(量)”结构全是用于第一次引入所指人物的语篇句中,我们使用的20个语篇都是如此。这两类指称类型在引入所指人物的语篇句中各有10例,分别举例如下:

上述这三类带有修饰语的名词指称次类的使用占据了整个名词指称大类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另两小类:“[指代词+(个)]+名词”和“[指代词+人物活动]+名词”,后者的结构成分要比前者复杂,它们的使用频率不高,合起来占了整个名词指称大类的6%,还不到所有类型指称数量的3%,例如:

另外,在名词指称大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不加修饰语的简单名词形式,高达62例,不再举例说明。

通过上述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在书面叙事语篇中关于人物角色不同类型指称的分布情况是多寡不一的。下文我们将引进“交际事件”和“所述事件”的“时空组织”概念从叙事体语篇的结构来讨论人物指称成分的语篇功能。

4. 叙事体语篇的结构和人物指称的语篇功能

关于语篇,Brown和Yule(1983)认为:语篇是交际事件(communicative event)的言语记录。我们认为交际事件就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单位。一个大的交际事件语篇单位,尤其是叙事语篇,言者或作者可以根据语篇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地点场所的转移将语篇划分为更小的描写或叙述单位,这个更小的单位就是所述事件⑦(the described event)。下文我们将以交际事件中的所述事件为叙事语篇的基本单位,从人物指称在不同语篇结构位置上的表现来分析其篇章功能。

4.1 交际事件的时空组织与叙事体语篇结构

任何事件都有它的物理维度——时、空。作为言语活动的交际事件也是如此。根据Duranti(1985)的介绍,就交际事件而言,它有自己特定的时空边界(boundary)和边界标记,而时空边界又分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时间边界,如整个交际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内在的时间边界可以将交际事件划分为潜在的部分,也就是作者或叙述者按照事件内部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出更小的所述事件;外在的空间边界可以是交际事件发生的地点场所;内在的空间边界可将一个完整的交际事件划分成潜在的以故事中的地点场所为界的所述事件。

交际事件中的所述事件也有它自身的时空边界标记,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多由时间词和处所词承担。时间和空间它们本身关系就很密切,时间是空间的隐喻。交际事件中的所述事件的时空组织(spatiotemporal organization)界限和标记对于叙事语篇的结构分析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就根据所述事件的时空组织来看看我们所考察的叙事语篇的结构。

电影“梨子的故事”按照书面语篇中体现的时空组织可以将整个交际事件根据故事情节(episode)内容划分为七个所述事件,如下:(1)一果农采摘梨子;(2)牧羊人途径梨子;(3)小男孩偷拿梨子;(4)小男孩洒落梨子;(5)伙伴们拾捡梨子;(6)一伙伴还帽得梨;(7)伙伴吃梨遇果农。其中与“偷梨的小男孩”的指称成分相关的是(3)-(6)这四个连续的所述事件。下表是每个所述事件的时空组织标记分布情况:

表2 所述事件的时空组织标记分布统计表⑧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所述事件之间基本上都有表示时空关系的语言成分。这既是所述事件之间的界限标记,又是将每个所述事件组成连贯语篇的衔接手段。如下例⑨:

(8)……||,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经过,望了望梨,停下车,扛走了满满一筐梨。[DE3]||,碰见一个女孩,男孩一不留神,撞上地上的石头,摔到了。男孩偷来的梨洒了一地。[DE4]||这个时候(T),三个过路的男孩走过来,其中一个玩着乒乓球,看了看这个摔倒的孩子,帮他捡起了地上的梨。[DE5]||,拿球拍的男孩发现了路上的帽子,吹了个长长的口哨,示意骑车的男孩,并把帽子还给了他。这个偷梨子的男孩便给了三个男孩一人一个梨。[DE6]||……

例(8)正好是我们考察人物指称成分所在的由四个所述事件组成的语段。而这个语段中的每个所述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域中发生的事件活动,都是由若干语篇句⑩构成的。这个叙事语段的结构可以概括如下:

……}+{(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

其中,“时空标记”不是必须的,正如表2所示,有些所述事件在语篇中没有明确的时空标记,所以在上图中我们加标了圆括号。但是,就叙事体语篇而言,时空是重要的叙述线索一般不会轻易不交代。方括号中的“语篇句链”表达的是在一定的时空域下进行的事件活动。大括号中的“时空标记”和“语篇句链”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所述事件。

4.2 人物指称在书面叙事体语篇中的功能表现

上文以所述事件为单位概括分析了叙事语篇的结构。这个结构模型其实就是由若干所述事件组成的。因此,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叙事语篇就是一个由若干所述事件构成的交际事件。也可把一个叙事体交际事件看成是所述事件群(the described event group),整个群分为群首(group-initial)、群中(group-medial)和群尾(group-final)三部分。下面我们会用到这些语篇结构的位置来分析人称代词指称和人物名词指称的语篇功能表现。

4.2.1 人称代词指称的语篇功能表现

从代词在语篇中的表现可以看到,代词是言者或作者用来指代已知的实体。Chafe(1976)认为,在口语语篇中代词通常是使用较低的语调,词汇的语音形式弱化,内容意义空泛。

我们所划分的人称代词的三个次类——单独代词、人物活动+代词和反身代词一般都不会出现在群首或第一个所述事件的语篇句链首。无论哪种形式的代词指称,一般都是指代已知的实体,不会一开篇就使用人称代词来指称故事中的人物角色(11)。如:

(9){(此时),[一个戴帽子的男孩骑着自行车经过梨树旁。男孩停了下来,当他看到梨子的时候,他想拿梨子。开始只是拿一个试了试,可那在树上摘梨的老头没有发现他。于是他准备把一筐梨子全拿走。他把梨子放好之后就骑上自行车走了]}。{(不巧的是,在半路上),[他遇到另一个骑车的女孩。他回头瞄了一眼,结果帽子被风吹掉了。更不幸的是,前面有一个石头,他没有看见,于是车倒了,梨子滚落了一地]}。{(在路边上),[有三个男孩看到后……

例(9)按照之前的语篇结构模式进行了标注处理。文中代词“他”的使用不在篇头的所述事件群首,而在“群中”或“群尾”的语篇句之中。从我们搜集的20篇语料中109例代词指称的使用(包括人物活动+代词和反身代词)来看,它们全都是如此。

因此,从指称成分所在语篇位置的角度看,代词指称一般用于所述事件群的“非群首”位置,更准确的说是语篇句链之中;从功能的角度看,话题位置的代词指称用来把语篇句组成同一时空域下的语篇句链,通常是组成以代词所指为话题的话题链,多用来追踪回指之前引进的人物。在此要强调的是,这个链构成了一个由特定时空引领的话语世界。

4.2.2 人物名词指称的语篇功能表现

4.2.2.1 不定指名词指称“‘一(量)’+人物活动+名词”和“‘一(量)’+人物描写+名词”

这两类在语篇中通常被用作引入新的实体。比如,书面叙事体语篇中的存现小句用于引进语篇话题,其表达形式是不定指的表达。

4.2.2.2 带有表[人物活动]修饰语的名词指称“人物活动+名词”和“指代词+人物活动+名词”

将这两小类放在一起分析主要是考虑到它们有共同点,都不用在群首的位置而是用在语篇句链之中,主要是用来回指追踪前文引进的人物实体。这个语篇功能与前面介绍的代词指称的语篇功能类似,但不及它使用的广泛。例如:

例(10)中加下划线的“人物活动+名词和“指代词+人物活动+名词”指称形式都是用于回指和追踪前文新引入的人物“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其实,若把这里的名词指称换成代词“他”来指称,其语篇功能是一样的。但是,这里也有些差别,具有修饰成分的名词指称还有给人物命名用于称呼的功用,但是“他”不能。给事物命名就是要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加以区分,名词前的修饰成分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代词一般没有命名功能。单个名词也有这种作用但是有区别,下文会讨论。

上述两部分的分析主要讨论了带有表示人物活动修饰语的名词指称问题。关于此,陶红印(2002)有过较好的论述,他把这种带有表示人物活动修饰语的人物指称叫做“指人名词关系从句”,作者在该研究中使用的也是“梨子的故事”语料,但是是10篇来自台湾大学生录制的口语叙事语篇。或许正因为这种差异,我们的研究结果有些不同。陶红印认为,这种表示人物活动的指人关系从句不是一个主要用于引进人物的手段,而多是起到追踪人物的作用。在他的统计数据中表示引进人物作用的这种用法有5次只占20%,而表追踪人物的高达40%之多。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用于引进人物和追踪人物的指称数量差不多,它们都是主要的语篇功能。我们使用的20个语篇都是用带有表示人物描写和活动修饰成分的人物指称方式第一次引入故事人物的。

4.2.2.3 “指代词+(个)+名词”和简单名词

这两种相对简单的人物指称形式,尤其是简单名词形式共用了62次。这里的简单名词主要是指“小孩、少年、男孩子”这样相对比较抽象的名词形式,如下例:

一般认为,这类抽象的简单名词命名功能似乎不强,因为它难以起到区分其他事物作用。比如上面的语段中涉及到“三个男孩”和“偷梨男孩”两组指称,若全用“男孩”这样的简单名词是很难起到区分人物角色作用的。因此“指代词+(个)+名词”就能起到这种区分作用,特别指代某人而不是他人。

陶红印(2002)对于相关问题有细致的说明,他发现,通过人物活动给人物命名比直接用具体名字或抽象名词命名要好。因为有表人物活动修饰的人物指称的“具体度”处于具体名字和抽象名词(“男孩、少年”等)之间,认为用太具体的名字(比如“约翰”)没有必要;用太抽象的又不能起到区分作用。这一发现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料统计中,100例名词指称有62例用的是陶红印所谓的“抽象的名词”,这个数量很大,其原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从指称成分在语篇位置的角度看,不定指的带有表示人物描写和人物活动修饰成分的名词指称常常出现在所述事件群之首。从功能的角度看,名词指称成分主要用于引入新的指称对象或者再次引入之前提及过的指称对象,有时标示一个新的自然段落的开始。其他的名词指称形式一般不出现在篇首。它们的语篇功能相似,具体度适中的[人物活动]+名词、[指代词+人物活动]+名词和比较抽象的简单名词、[指代词+(个)]+名词在我们的观察中其实都具有命名和追踪人物角色的功能。

命名主要是为了区分,区分的手段除了在名词前加修饰语外,有时简单名词自身就有区分功能,比如:男孩和女孩;少年和老农等。在语料中我们发现,像所述事件4中主要人物是“偷梨男孩”和“骑车女孩”,作者在用名词指代时就用“男孩”和“女孩”这两种形式,它们从性别上就区分了,尽管它们是抽象的名词;同样所述事件3中涉及到的人物关系主要是“果农”和“偷梨男孩”,作者有时就会直接选用“少年、小孩”等指称,因为这些形式自身从年龄上就加以区分了。所以,不能忽视一些抽象的指称语其自身就已具备语篇区分功能。

5.余论

本文通过对20篇书面叙事体语篇的考察,从不同类型的人物指称成分在语篇中的分布入手,分析了出现在语篇各种位置上的人物指称成分的表现情况;并引进“所述事件”的“时空组织”概念,从叙事语篇的结构揭示指称成分的语篇功能。得到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结论和观点主要有:

以时空组织为标记的所述事件作为叙事体语篇的基本单位具有心理现实性。首先,叙事体语篇的时空线索在描写故事进程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使用的20语篇语料里,有8篇进行了分段落记录(12),这8篇每段的起始语都是时地成分,标志着新的由时空组织引领的所述事件的开始。另外,我们粗略的查看了Erbaugh于1976年在台湾国立大学搜集的20篇口语的“梨子的故事”转写文字语料。语料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在每个新的所述事件开始之前,叙述者会有一些停顿和思考,或者用诸如“嗯、啊、然后……那个……”之类的话语标记来表示提顿,或争取时间来思考和组织语言进行下一个所述事件的复述。这些以后可以通过语音实验对口语叙事语篇各所述事件之间衔接的语音表现做一些研究,或许会有很好的收获。

我们以一个完整的叙事体交际事件中的所述事件为依据总结了该类语篇的结构模型:……}+{(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其中“时空标记”不是必须的。但是,就叙事体语篇而言,时空是重要的叙述线索一般不会轻易不交代。方括号中的“语篇句链”表达的是在一定的时空域下进行的事件活动。大括号中的“时空标记”和“语篇句链”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所述事件。这个结构模型其实就是由若干所述事件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叙事语篇。因此,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说一个完整的叙事语篇就是一个所述事件群。

文章从语篇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书面叙事体语篇中人称代词和人物名词指称的语篇功能表现。从指称成分所在语篇位置的角度看,代词指称一般用于所述事件群的“非群首”位置,更准确的说是语篇句链之中;从功能的角度看,话题位置的代词指称用来把语篇句组成为同一时空域下的语篇句链,通常是组成以代词所指为话题的话题链,多用来追踪回指之前引进的人物。而名词指称的情况比较复杂,不定指的带有表示人物描写和人物活动修饰成分的名词指称常常出现在语篇所述事件群之首。从功能的角度看,名词指称成分主要用于引入新的指称对象或者再次引入之前提及过的指称对象,有时标示一个新的自然段落的开始。其他的名词指称形式一般不出现在篇首。它们的语篇功能相似,在我们的观察中都具有命名和追踪人物角色的功能。

另外,文章中还有一些问题暂时没能解决。我们统计了Erbaugh搜集的20篇口语的“梨子的故事”转写文字语料。其中对“偷梨子的男孩”的指称共有347次,代词“他”的指称形式使用率最高,多达252次;其次是“[指代词+(个)]+名词”指称形式共有54次,再就是一(量)+名结构,如“一个男孩子”,有22次;“[‘一(量)’+人物活动]+名词结构”7次;简单名词单用6次;“[指代词+人物活动]+名词结构”3次;“[‘一(量)’+人物描写]+名词结构”2次;反身代词仅1次。口语叙事体人物指称的分布情况和我们研究的书面语的情况异同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注释:

①一般认为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客体。

②这里的“不合要求的语篇”是指随意增添电影中没有的情节内容或遗漏电影中本应有的情节内容的语篇。

③Mary Erbaugh于1976年在台湾国立大学搜集的“梨子的故事”口语语篇,其中大部分参加者都是以北方话为母语的,是山东和江苏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都有中国文学或历史专业的学士或硕士学位,并且曾做过汉语教师,未做过汉语教师的都是在读大学生。

④下文谈到的“指称成分”都是指对故事中“偷梨的小男孩”这个人物角色的指称,故不再一一说明。

⑤这里指称成分的大类划分只考虑显性的指称类型,没有考虑零形指代这类隐性指称。

⑥表1的“百分比”栏中有两组数据,前面一组是次类和它所在大类之间的百分比;后一组是次类和整个指称数量的百分比。

⑦“所述事件”是王洪君教授向笔者提出的,在此采纳并表示谢意。另外,episode和the described event的区别在于,前者指叙事体语篇按照故事的发展脉络自身所具有的故事情节,而后者是言者在叙述故事这个言语交际事件中对故事的分层描述。也就是说前者是就故事情节本身而言,后者是就说话人的叙述而言。其实,故事情节和所述事件是可以一致的。当说话人在叙述故事时不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来叙说时,这时故事情节和所述事件是不一致的。

⑧表2中“篇号”是我们考察的20篇语料的序号;DE是described event(所述事件)的缩写;T、S分别是time(时间)和space(空间)的缩写;背景(setting)是说,在所述事件1之前,也就是整个故事开始之前,作者有专门笔墨交代故事的时地环境背景。有的语篇进入所述事件1时,又另外有该事件的时空交代,所以会有“背景+S/T”;“——”表示该事件之前没有关于时空的言语交代;“ST或TS”是说该事件前有时空混合的言语交代;其中DE3-DE6标黑是因为这四个所述事件是我们考察人物指称成分的主要范围。

⑨该例是一个完整语篇的片段,其中黑体部分是时空组织标记;“||”是所述事件界限;每个所述事件后的“[]”中表明的是实际语篇中所述事件的序号。

⑩我们这里所说的汉语的“语篇句”类似赵元任(1979)的“零句”和王洪君(2000)的汉语的语言使用单位“短语”。王老师曾提示笔者,观察汉语语篇句的研究要以语段为背景。否则,汉语语篇句的主语省略会使得语段无法成链。除了以语段为平台,还要以短语为单位观察“未出现论元”与主语的关系。并认为:汉语就是把经验译解成一个一个的短语,这符合汉族人表现经验的方式。这是就汉语语篇中存在的大量无主句而言的。这里,关于汉语“零句”和“短语”关系的详细讨论请看王洪君(2000)。

(11)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排除叙事语篇一开篇就在语篇句链首使用人称代词来指代故事的人物角色,有时这么做会带来一些悬念,起到一定的文学修辞效果。

(12)我们在让参与者用书面方式记录电影“梨子的故事”时,没有给予作者任何提示并要求他们分段叙述,因此在收集上来的语料中有的进行了分段记录,有的则没有。

标签:;  

从中国书面语篇结构看人物指称的分布与功能_电影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