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1]2004年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定量监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的CEAmRNA,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作定量检测和分析。实验组为49例大肠癌患者,其中28例有明确肿瘤病灶存在的Duke′s D期患者,21例根治术后的Duke′s C期患者;对照组为18例健康志愿者。大肠癌患者检测化疗前及叁周期化疗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水平,健康志愿者检测一次。化疗方案为改良FOLFOX方案,叁周期后评价疗效。Duke′s D期患者根据可测量病灶的变化评价为PR、SD、PD,判断定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Duke′s C期患者分析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含量有无变化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Duke′s D期临床疗效评价为PR的病例,其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荧光定量数据数量级变化均数为2.5108,有降低趋势;SD病例的数量级变化均数为0.1476,变化不大;PD病例的数量级变化均数为-1.8424,有升高趋势。临床疗效不同的病人其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量变化不同(F=85.30,P<0.01,SNK法两两比较提示叁者间均有差别)。(2)Duke′s C期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的荧光定量数据有变化(t=4.48,P<0.01),其均数为1.5138,认为化疗后CEAmRNA表达量下降。(3)1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EAmRNA均无表达,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阳性率73.5%,两者差异有显着性(χ2=28.528,P<0.01)。(4) Duke′s C期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阳性检出率为57.1%,Duke′S D期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阳性检出率为85.7%,随着病程进展,表达阳性率增高,两组
张凌, 熊建萍, 钟陆行[2]2006年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定量监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的CEAmRNA,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28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作定量检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为PR的病例,其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荧光定量数据数量级变化均数为2.5108,有降低趋势;SD病例的数量级变化均数为0.1476,变化不大;PD病例的数量级变化均数为-1.8424,有升高趋势。临床疗效不同的患者其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量变化不同(F=85.30,P<0.01)。结论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量的变化与临床疗效评价分级有相关性。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成为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尤小兰[3]2016年在《CK20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微转移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微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1.选取5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将高分化细胞株AGS的表达量设定为1.0,RT-PCR法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CK20表达情况,挑选出适合建立体外胃癌微转移模型的胃癌细胞株。2.应用10倍稀释法和毛细管法分别将10~5、10~4、10~3、10~2、10~1、1个SGC-7901细胞株置入健康人10~8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建成含不同SGC-7901细胞数的体外胃癌微转移模型。3.分别采集4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各两管,每管5ml。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健康志愿者两管外周血中及体外胃癌微转移模型中CK20mRNA表达情况以确定其检测胃癌微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CK20mRNA在不同分化胃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其表达强度在各胃癌细胞株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4,P=0.181),而在PBMN中未能检测到CK20mRNA有效表达。在各胃癌细胞株中,SGC-7901表达相对偏低,故体外模型验证中选择SGC-7901细胞。2.对SGC-7901体外微转移模型检测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CK20mRNA微转移敏感性为10~(-7)。3.健康志愿者第一管血标本中,CK20荧光定量PCR检测9例为阳性,31例阴性,假阳性率为22.5%,而第二管血标本中,1例阳性,39例阴性,假阳性率2.5%。结论:1.CK20在不同分化胃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在PBMN中不表达。2.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敏感性为10~(-7),特异性为97.5%,是检测胃癌微转移较好的检测方法。第二部分 胃癌组织中CK20的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K20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CK20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5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胃粘膜组织中CK20表达情况。2.对比CK20在胃癌组织及胃粘膜组织中表达差异。3.对胃癌组织及胃粘膜组织中CK20免疫组化积分进行ROC检验,获得CK20免疫组化积分的cut-off值。4.根据胃癌组织中CK20免疫组化积分及cut-off值将患者分为CK20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以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胃癌组织中CK20表达与患者无复发生存及3年总生存的影响。结果:1.CK20在胃癌组织、胃粘膜组织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2.胃癌组织中CK20免疫组化积分与胃粘膜组织中CK20免疫组化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3.至本研究结束,所有患者随访3年,胃癌组织中CK20低表达者与高表达者两组OS及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K20在胃癌组织、胃粘膜组织均普遍阳性表达。2.CK20在胃癌组织及胃粘膜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3.胃癌组织中CK20表达水平对患者OS及DFS无影响。4.CK20可以作为检测胃癌外周血、胃周淋巴结微转移的标记物。第叁部分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检测及意义目的:探索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1.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了85例胃癌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情况。2.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前后检测结果之间差异。3.应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对胃癌术后无复发生存及3年总生存的影响。结果:1.手术前对照组40例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5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有35例(41.2%)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两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x~2=22.876,P=-1.72×10~(-6))。2.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外周血CEA、CA724、CA199值、脉管内有无癌栓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1)。3.手术后第一天,对照组40例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检测结果仍均为阴性;85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有49例(57.6%)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两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x~2=37.926,P=7.34×10~(-10))。胃癌患者手术后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外周血CEA、CA724、CA199值、脉管内有无癌栓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1)。4.手术后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明显高于术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2,P=0.032)。5.术后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与患者术后OS、DFS相关(P<0.05),阳性表达者的3年总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均显着缩短。结论1.CK20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有较高的特异性。2.较多患者术前外周血存在微转移。3.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微转移与肿瘤体积大、分化差、Borrmann分型Ⅲ-Ⅳ型、浸润深度T3-T4、淋巴结转移N2-N3、术前外周血中CEA、CA724、CA199升高、肿瘤组织脉管内癌栓等因素相关。4.手术操作是促进胃癌微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5.术后患者外周血中CK20表达可以评估患者预后。第四部分 CK20蛋白及基因在胃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评价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方法,分析胃周淋巴结微转移危险因素以及微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对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进行HE常规检查、CK20免疫组化及CK20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2.应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各种检测方式证实的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3.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与胃周淋巴结微转移之间关系。4.建立COX风险预测模型,分析基线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HE染色转移阳性淋巴结行免疫组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阳性。2.HE染色阴性淋巴结行CK20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有28枚/16例阳性;CK20mR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有137枚/34例胃周淋巴结阳性,并且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同时均为阳性。在胃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更高,与HE染色法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定量PCR发现有137枚/34例胃周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现象,导致2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发生相应改变,使得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更趋准确。4.胃周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HE检查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外周血CEA、CA724、CA199值、外周血微转移情况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脉管内有无癌栓等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P<0.01)。5.存在胃周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的患者3年总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微转移的患者(P<0.05)。6.COX模型统计分析显示肿瘤分化、Bormann分型、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外周血微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1.荧光定量PCR检测CK20mRNA表达,是发现胃癌胃周淋巴结微转移的灵敏检测方法。2.通过胃周淋巴微转移检测可以整体提高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术后病理分期。3.胃周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微转移阳性的患者具有比较高的转移复发机率和死亡率。4.胃周淋巴结微转移是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是评估胃癌预后比较独立的检测指标。
唐自元[4]2006年在《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对术中化疗指导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胃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预后较差,即使行广泛淋巴清扫术,五年生存率仍不超过35%。胃癌治疗的最大难题是复发,复发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治疗前患者血液中已有目前技术水平不能检测到的微转移。因而,检测并治疗微转移是预防复发的有效途径。CK19、CEA都是研究得较多的胃癌微转移肿瘤标记物,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各家实验报告结果不尽相同。对微转移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疗方面,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化疗,但对术中经静脉全身化疗研究较少,对化疗的指征没有统一的认识,本实验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CEAmRNA含量及其变化,指导胃癌患者的术中化疗并观察疗效。第一章:胃癌病人与外周中血OK19mRNA、CEAmRNA的表达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指标。方法:取已确诊的胃癌病人92例及正常人20例,取外周血,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CK19mRNA、CEAmRNA表达情况,比较胃癌病人外周血与健康人两项指标的差异,分析胃癌微转移与各临床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人外周血CK19mRNA、CEAmRNA,全为阴性。胃癌组病人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46.7%,CEAmRNA阳性率42.4%,两指标总的阳性率(有一项阳性为阳性)为66.3%。(2)胃癌病人外周血OK19mRNA、OEAmRNA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之差别。总阳性率为66.3%。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显着性(x~2=23.53,P<0.01)。(3)微转移与各临床因素的关系:不同病理类型CK19mRNA、CEAmRNA总阳性的表达有差异,(x~2=14.92,P<0.05)。浸润深度情况不同,外周血CK19mRNA、OEAmRNA的表达有差异,浆膜受累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受累者(X~2=13.01,P<0.01)。病理分期与外周血OK19mRNA、CEAmRNA的表达有关,分期越晚,表达率越高(x~2=13.48,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CK19mRNA、CEAmR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2=7.14,P<0.05)。肿块部位与CK19mRNA、CEAmRNA的表达率无关,不同部位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X~2=5.53,P>0.05)。年龄与CK19mRNA、OEAmRNA的表达无关系(x~2=2.94,P>0.05)。性别与CK19mRNA、CEAmRNA的表达无关系(x~2=1.23,P>0.05)。结论:1采用RT-POR技术检测胃癌病人外周血CK19mRNA、CEAmRNA的表达能较客观地反映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的状况。2联合检测OK19mRNA、OEAmRNA能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3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与年龄、性别、部位无关,与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第二章:胃癌病人术中化疗方案筛选及化疗体外药敏实验的研究目的:探讨胃癌术中化疗较合适的方案。方法:病例选择;第一部分中的病例中取35例,其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31-74,平均41.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10例,低分化12例,未分化3例。所有病人都未接受抗肿瘤治疗。肿瘤体外药敏实验:采用MTT法:制备20种化疗方案的工作液,分别测定各种方案的抑瘤率。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抑瘤率高者作化疗方案。结果:20种方案中以5-FU抑瘤率最高(57.36±15.2),与其他方案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体外药敏实验显示:5-FU对胃癌有较高的抑瘤率,明显优于其他方案,可筛选作为胃癌病人的术中化疗首选方案。第叁章术中化疗对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的治疗作用的研究第一节胃癌病人外周血OK19mRNA、OEAmRNA的表达对术中化疗的指导作用目的:采用CK19、CEAmRNA的表达来观察术术中化疗对微转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术中化疗的效果。方法:取术前外周血中CK19mRNA、CEAmRNA至少一项呈阳性病人30例和都呈阴性的胃癌病人30例,分成6组,每组10人,按以下分组:1组:CK19mRNA、CEAmRNA都呈阴性,不施术中化疗。2组:CK19mPNA、CEAmPNA都呈阴性,施化疗,方案为术中滴一次5-FU(剂量500mg/m~2)。3组:CK19mRNA、CEArnRNA都呈阴性,施化疗,方案为术前2天及术中各滴一次5-FU(剂量500mg/m~2)。4组:CK19mRNA、CEAmRNA都呈阳性,不施术中化疗。5组:CK19mRNA、CEAmRNA都呈阳性,施化疗,方案为术中滴一次5-FU(剂量同前)。6组:CK19mRNA、CEAmRNACK都呈阳性,施化疗,方案为术前2天及术中各滴一次5-FU(剂量同前)。每例病人于术程开腹前、胃癌根治术取下标本后、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2周采外周静脉血,术中开腹后及取下标本后各采网膜右静脉血一次;术后取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用RT-PCR检测CK19mRNA、CEAmRNA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CK19mRNA、CEAmRNA的表达,所有组病例癌组织总的阳性率为90%-100%,6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824,P>0.05;正常胃组织CK19mRNA、CEAmRNA的表达情况:只有CK19mRNA有表达,约2/10-1/10例,6组比较,P=0.62,P>0.05,无显着性差异。外周血CK19mRNA、CEAmRNA总的阳性率各组变化情况:阴性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K19mRNA、CEAmRNA的变化各组之间(1组与2,3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阳性病人手术前后血清CK19mRNA、CEAmRNA的变化各组之间(4组与5,6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开腹后网膜右静脉血CK19mRNA、CEAmRNA的表达与术前外周血的表达一致,无差异;术中取下标本后网膜右静脉血CK19mRNA、CEAmRNA的表达与术前外周血的表达不一致,原来阴性的病人(1、2、3组)出现一定的阳性率(5/10-6/10),但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术中化疗能减少胃癌病人外周血中CEAmRNA、CK19mRNA的表达,提示可能对外周血微转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外周血CEAmRNA、CK19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术中化疗的指征参考及疗效观察指标。(3)5-FU术中静滴可作为胃癌病人术中化疗首选方案。第二节术中化疗对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目的:分析术中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第叁部分的病例做长期随访,每例病人都行规范的术后辅助化疗,每组病人以3个月为时间单位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然后比较各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外周血微转移阴、阳性生存曲线对比(1、4组对比),x~2=5.24,P<0.05,差异有显着性。外周血微转移阴性生存率曲线对比:x~2=3.98,P>0.05,差异无显着性。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病人生存曲线的比较x~2=9.47,P<0.05,3组间的生存率差异有显着性。趋势分析,x~2=8.23,P<0.05,差异有显着性,说明生存情况好坏依次为:6组、5组、4组。结论: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对疾病的预后有很重要意义,阳性者的术后无病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者。术中化疗对外周血微转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5-FU静滴化疗有较好的效果。化疗方案还可进一步完善。
厉波[5]2005年在《乳腺癌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建立RT-PCR的检测方法检测CEA mRNA在乳腺癌、乳腺增生性病变、正常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了临沂市肿瘤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2例,采集外周血样本。同期取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40例。正常对照20例,为健康献血者。分别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其外周血中CEA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血清CEA蛋白的含量。所有数据使用SAS6.04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RT-PCR扩增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CEA mRNA的阳性扩增条带为132bp。CEA正常值0~5μg/L,超过5μg/L为阳性。52例乳腺癌患者CEA mRNA阳性率为40.4%,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4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CEA mRNA有2例阳性;CEA mRNA阳性表达率TNMⅢ期+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外周血CEA mRNA的表达与其它病理因素无明显关系。CEA mRN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结论:外周血细胞中CEA mRNA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有可能作为乳腺癌转移的一个辅助监测指标。
黄俊[6]2003年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42例胃癌患者及20例良性胃疾病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的CEAmRNA,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水平。以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作为阳性对照,以20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作为阴性对照。胃癌组按UICC病理分期分为TNMⅠ~Ⅳ期,其中Ⅰ期6例,Ⅱ期7例,Ⅲ期14例,Ⅳ期15例,Ⅳ期中有肝转移者5例。按肿瘤浸润深度分为T1~T4,其中T17例﹑T210例﹑T312例﹑T413例。结果 42例胃癌患者CEAmRNA阳性率为45.2%(19/42)。TNMⅠ~Ⅳ期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16.7%(1/6)、28.6%(2/7)、35.7%(5/14)、73.3%(11/15),有肝转移的5例患者均为阳性。T1~T4 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14.3%(1/7)﹑30.0%(3/10)﹑41.7%(5/12)﹑76.9%(10/13)。其中25例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在肿瘤切除后血CEA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切除前 (56.0% VS 28.0%,P =0.039)。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肝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血清CEA值﹑肿瘤部位﹑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 CEAmRNA表达均阳性; 20例正常健康人及20例良性胃疾病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RT-PCR技术检测CEAmRNA可作为监测胃癌患者早期血行转移的敏感方法,CEAmRNA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微小转移、评估预后、提供治疗参考的指标。手术操作可促使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中并可能促使血源性转移的发生,故胃癌手术中应采用“不接触技术”以减少术中医源性肿瘤细胞播散。
郭涛[7]2006年在《巢式SCCA RT-PCR检测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研究背景 食管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S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及其毗邻的辉县等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由于缺乏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和生物防治的指标和方法,临床上首次确诊的EC患者80%以上均为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预后极差,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是食管癌复发并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组织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临床医师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指标。但是,临床上经常发现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或TNM分期与预后不一致的病例,比如:组织分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预后并不比分化差的患者好,同一分期的患者预后可能明显不同,提示单纯从形态的改变判断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外周血、骨髓和腹腔中的微转移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基础。肿瘤微转移的检测不仅对判断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临床的个体化治疗亦有重要价值,因此,如果能在分子水平上探索食管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在外周血中的变化,寻找敏感、特异的预后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临床上缺乏敏感、特异的早期检测食管癌复发和转移的指标。近年研究提示,鳞状细胞
参考文献:
[1].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张凌. 江西医学院. 2004
[2].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张凌, 熊建萍, 钟陆行. 实用肿瘤杂志. 2006
[3]. CK20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D]. 尤小兰. 苏州大学. 2016
[4]. 胃癌病人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其对术中化疗指导的研究[D]. 唐自元. 中南大学. 2006
[5]. 乳腺癌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厉波. 青岛大学. 2005
[6].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 黄俊. 江西医学院. 2003
[7]. 巢式SCCA RT-PCR检测食管癌外周血微转移及其临床意义[D]. 郭涛. 郑州大学. 2006
标签:肿瘤学论文; 胃癌论文; 淋巴论文; 淋巴结转移论文; 胃癌根治术论文; 放化疗论文; 大肠癌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 荧光检测论文; 肿瘤论文; 预后论文; 癌症论文; ce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