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状态的保证,而心理与思想是互通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现实生活交往和网络虚拟交往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从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角度针对问题在交往教育、网络素养提升、心理疏导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偏差;自我认同困境;心理疏导
前言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人际交往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心理互动的过程,受大学生心理因素的重要影响,而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变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许多心理方面的障碍和问题,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
第一,缺乏平等交往观念,过于功利化。功利主义思想在高校蔓延,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定的标准,通过地位、金钱、是否是学生干部等方面来判断与对方结交对自己的“价值”。不在学业上“较量”而是在吃穿等方面攀比。
第二,在交往中不能坚持诚实守信的精神,社会信任危机比较严重。部分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不能完全做到诚实守信,在人际交往中不够真诚并且不信任其他的同学,在校园中形成了一股虚伪、做作的不良风气。
第三,“严以待人,宽以利己”的现象比较突出。近年来舍友矛盾激化造成的惨案屡见不鲜。首先,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持有双重标准,对于同学要求过高甚至苛刻,导致同学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之中。
1.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存在情绪情感表达的障碍
由于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自我人格不断完善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外界的压力和刺激更加敏感,同时接收到的来自父母期望、老师要求、朋友需要等各方面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使得大学生在情感、智能、意志力等方面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挑战甚至是阻碍,容易使得大学生产生痛苦和压抑的情绪,心理状态不健康,进而产生人际孤独、人际冲突、社会冲突等问题,人际关系不和谐。自卑、自负、敏感、易怒等等都是大学生交往障碍的情绪表现。
1.3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虚拟人际交往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其中介性逐渐减弱,网络世界与现实的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互联网逐渐成为一个有机社会的连接体,逐渐形成了一种虚拟交往的社会,而作为虚拟交往中的主体,大学生群体在虚拟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系列新的问题。
第一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主观故意地对他人进行主要是言语方面的恶意攻击,对他人从而造成心理伤害甚至造成名誉、财产等其他方面伤害的网络交往行为。网络暴力主要表现为随意散布他人隐私、恶意诋毁他人声誉、非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网络游戏暴力等行为。
第二是网络依赖。在这里并不是指病态成瘾,而主要是指大学生过度使用,是指使用网络超过一定限度从而产生的“网络依赖”行为,主要以虚拟信息、虚拟角色等为依赖物。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会使大学生正常的社交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发育受到阻碍。网络依赖主要有三种表现:首先是对虚拟网络关系的依赖。大学生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不能互通,最终导致回归现实世界的障碍,引发自我认同危机、人际交往信任危机、网络孤独等人际交往“异化”的一系列问题。其次是对网络游戏的依赖。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这些角色扮演和体验弥补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自信、自尊和操控等情感需求而沉溺其中,更加抗拒现实的人际交往,由此产生一种恶性循环。最后是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大学生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带有“叛逆性”,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网络检索使大学生的信息搜集发生“异化”,出现碎片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诸多问题。
第三是网络从众问题。受到网络范围广、速度快等特点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得到改善,但也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集体情绪和压力的压迫,产生从众行为。盲从“公知”和“权威”,表现出“集体的盲目性和失控性”。一方面指大学生在网络信息传播上的从众。主要是大学生通过网络自媒体平台对于热度比较高的信息或事件进行从众性的评价和转发。另一方面指大学生在网络娱乐上的从众。大部分网络自媒体平台由于其商业性和自发性,通常以“拼热度”、“博眼球”的方式进行营销,大学生却盲目跟风,比如“网络热词”和“全民追剧”,使得大学生的审美和娱乐取向逐渐庸俗、空虚甚至娱乐至上化。
2.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使大学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认知过程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我国,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方向,因此人际交往中“功利化”的风气渐长,有些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官本位”意识也比较浓厚,对于人际交往的对象、原则、目的的认知出现偏差。
2.2自我认同出现困境
互联网人际交往中的虚拟性和特殊性催生了多样态的自我,使得大学生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自我同一和自我定位,陷入自我认同困境,进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出现混乱和困惑。
第一,自我认同困境首先表现为多样自我的同一的困境。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唯一的,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我”是多样态的,在日常用社交平台中自己有选择性地呈现出来的“我”;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中主观建构的“我”以在各种网络游戏等体验平台中的“我”。这种多样性自我的发展和延伸导致大学生没有足够精力甚至回避再去思考“真正的自我”的问题,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自我认知的混乱,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阻碍。
第二,自我认同困境表现为流变自我的同一困境。从纵向来看,在网络时代中,信息更迭速度加快,而大学生在虚拟交往中随着信息的流变也会转变自我的身份,这种“与时俱进”满足了大学生对于新鲜感的交往需要,但却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会加剧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我感知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甚至导致性格的分裂和扭曲。转瞬即变的信息的轰炸最终使大学生产生自我认同的困境,人际交往的障碍。
第三,自律与他律的冲突。刚刚迈入成人阶段的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并没有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并没有真正实现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角色转换,思维方式并不成熟,自制力不强,特别是网络道德建设的滞后,导致了自律与他律的冲突。道德失范、网络暴力等问题都是自律与他律冲突的表现。这种冲突在虚拟交往领域更加突出。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滞后、缺乏自觉。在交往过程中,更注重自我的情感表达和感性体验,并不注重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理性的约束,所以容易产生道德失范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对大学生虚拟交往的他律滞后。虚拟交往具有匿名性,因此有关社会地位和身份等信息难以确证和约束。但是道德他律要发挥作用又要借助舆论监督、公约制约、评价激励等方式,所以,对于大学生虚拟交往形成外部道德压力的难度较大。
3.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3.1要开展健康交往心理教育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价值观,减少道德失范行为。这主要是指引导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定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纠正较常出现的认知偏差。所以,应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方法与形式,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特别是宿舍氛围,强调“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应该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交往目的,满足大学生心理沟通和交流的需要,避免大学生人际交往功利化的倾向;应该引导大学生锤炼自己的品格,自觉地优化自身的个性,良好的人格品质能够增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第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引。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群体中乐观开朗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具有吸引力和魅力。且这种类型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真诚,不带有先入为主的防御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药学会进行积极地自我心理暗示。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合理的倾诉。根据心理学调查,通过一定程度的倾诉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感受,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倾诉强调“适度”,要学会把握倾诉的对象、时间、地点和条件。最后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倾听。要是大学生学会通过倾听来获取和了解对方的信息,以便决定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表示出对对方的尊重。
3.2要开展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的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素养的培育,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社会层面来讲要相关的“顶层设计”。我国有关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交往素养、网络道德的教育在国家社会层面的战略规划中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关注。因此要在国民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中制定提升网民网络交往素养的规划并单独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交往素养的自觉。要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工具性,引导大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认知的习惯,从而逐渐走出自我认同困境,找到真正的自我;要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觉悟,提高自制能力,缓解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冲突。
3.3要注意运用心理疏导方法的运用
首先,要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的作用,要从根本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大学生不回避、主动求助于心理疏导的开放性的氛围;其次,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在全校形成以全校教师为支撑,以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和辅导员为骨干,以心理学院专业学者学生为辅助的系统性的、层次性的心理疏导者队伍;最后,要发展多样化的、参与度更高、效果更加深刻的心理疏导方法和途径,突出“经常性”,“对症下药”,达到扼杀危险“萌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成都.2007
[3]房广顺,刘娜.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5(3).
作者简介:孙梦雨(1995.08-),女,山东省淄博人,济南市长清区山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孙梦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大学生论文; 人际交往论文; 网络论文; 自我论文; 心理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认知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