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朝清

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朝清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392

摘要: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环境及空间是有限的。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应该用“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存环境为本的绿色建设理念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设计环节将道路建设推向节能、环保、和谐的方向发展,大力推广环保新型材料和新技术,努力实现生态化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生态理念;生态技术

1、城市道路生态设计的原则

1.1资源节约的原则

要想尽可能的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破坏,那么就必须节约自然资源,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损耗,而最有效的环保方式实际上就是保存自然资源的原生态。进行城市道路的设计工作时,设计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尽可能的节约材料资源的使用,也是设计优化工作中的一个根本目标。因此,城市道路设计中最主要的生态设计原则就是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材料,同时更加高效的利用水和土地等资源和能源。

1.2以人为本的先行原则

无论社会处于哪一种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出行的最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就是要服务于城市居民生活,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道路使用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道路景观及线形与周围的环境也要融合到一起,城市道路应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活动,从而保证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

1.3低污染环保化原则

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向生态系统中输入了过量的废弃污染物,其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所以,在设计城市道路时,设计人员应充分的考虑到城市道路生命周期内废弃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在城市道路的规划、施工建设以及运营阶段,应尽可能的不去破坏城市中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尽量的少使用带污染的原材料,多使用那些可回收再生的并且能减少污染的材料。

2、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2.1基础环保理念

(1)保护性理念。设计的过程中应更注重保护当地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遵循城市的发展历史,尽可能的不去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道路工程应少占用土地面积,在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时应避免重复选线,规范的采用道路设计标准和指标,合理的布设路网,并且应减少道路工程的挖填方;(2)整体性理念。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讲,道路还只是其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其也还不是一个完整并且足够稳定的生态系统,道路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是有密切联系的,道路的发展是要依赖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作业的。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应将其放在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中,并应充分的考虑到生态的整体性和连贯性;(3)本土化理念。由于不同的城市之间是存在着生态位差的,各个城市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征,那么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就应在充分的考虑到城市当地的植物、土壤、气候、地质以及文化等实际条件和生态状况的基础上,选择与当地自然情况相融合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自然环境,确保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相平衡的,在发展城市的进程中,应保护好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并且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应以持续的方式来使用可再生的资源,确保人类的发展是始终处于地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可持续发展也应以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同时也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3、用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指导道路规划设计

作为工程设计者,怎样把环境保护意识,贯彻到我们的设计工作中,是个值得思考和逐渐进步的过程。

3.1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等规范相继公布实施,在城市道路与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环境噪声影响等方面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体现国家对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总体资源的综合利用与保护的重视。对环境保护的相关规范要坚决贯彻落实,并应该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完善。在完善污染防治法的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法律保护。

3.2从规划设计环节中寻求环保对策

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思想,由偏重污染防治,转向全面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转到建设全过程控制,特别是对规划设计阶段的控制。从道路设计的每个环节挖掘潜力,使道路设计不仅能提供迅速、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还要以创新理念使之成为一个适应道路沿线生态平衡,环境良性循环,并不断完善发展的优秀方案。

(1)规划设计中,使用更简洁的路线线形,来缩短长度,减少工程量,达到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目的。

(2)对道路线位进行优化,减少对整体环境影响较大的景观区或植被覆盖区的占用。

(3)优化路网建设,合理配置各等级道路。城市的路网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共同组成,它们之间有着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各等级道路合理配置,可使快速路的车辆迅速有序分流。如果结构不合理,难以成网,会造成局部交通负荷过大导致阻塞。

(4)合理的组织交通,减少不必要的绕行或拥堵、等待所造成的油耗浪费,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5)根据道路等级、使用功能,两侧用地性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道路横断面。对于具有交通功能性质的道路,其路幅外侧设置的绿化带,不仅起绿化作用,也有减少交通噪声对周围影响的作用;对于具有生活居住区域性质的道路,其路幅外侧可设置较宽的绿化带,不仅有美化环境作用,更应达到减少交通噪声的作用。

(6)“排蓄”结合,把“不利的水”变为可利用的水。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除保证道路的功能及稳定性外,多考虑拦蓄降水以灌溉路侧树木及绿地。方形树池改条形树池,增加留水面积;人行道透水铺装,横坡朝向树池倾斜收集降水;停车场采用透水结构,以利于雨水渗透;改造绿地设计标高,使之低于路面;改造缘石结构形状(中间设泄水孔),使之便于雨水流入绿地;小区内部道路设计,不一定整个庭院全部设置雨水管线排水系统,庭院内部路面标高高出绿地、花池时,降水通过路面横坡直接排入绿地进行浇灌,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边沟的纵坡采用不发生沉积的最小纵坡,增加滞留时间,利于雨水渗透。

(7)合理设计道路纵断,减少不必要的坡度浪费及其使用过程中油耗浪费。例如,对一些主干道上的多个路口,考虑做上跨式立交时,应与连续高架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不能仅以一次性投资多少作为方案选择的唯一依据。

(8)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旧道路材料的再生利用。旧路面结构材料有着广阔的可再生利用空间。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是道路的主要结构,旧路改造时会产生很多废弃的结构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关资料显示,多种方法综合使用,可以使废旧混凝土得到100%的再生利用。

4、结束语

我们要想对城市道路进行生态化建设,并真正的实现生态道路系统,那么其最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在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和技术,城市道路的生态化设计工作必须是以科技作为依托的。因此,我们应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设计体系,同时更高效的利用现有的材料工艺技术方法,建立更加健全的城市道路环境评价体系,从而为城市道路的生态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泽民.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4.

[2]刘滨敏.城市道路设计与景观系统的整合[J].新建筑,2010.

[3]何爱平.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J].价值工程,2012.

论文作者:张朝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7

标签:;  ;  ;  ;  ;  ;  ;  ;  

节能环保理念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朝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