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510000
摘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之下,我们应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呢?笔者结合自身十多年项目管理的实践和经验,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策略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1.1项目经理制度
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在承接某一个工程时,企业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组建成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和筹划,保证项目工程的各个工程目标能够保证质量、工期和造价,同时项目管理部门还配有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配合项目经理发挥各自的功能,完成工程项目。通常项目经理在项目立项之初就会被任命,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对项目施工阶段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
1.2专业项目管理企业逐渐成为主流
项目管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个发展过程:最开始是由业主亲自进行项目管理,也就是业主同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同时签订合同,直接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这种项目管理模式下往往由于业主管理人员的不够专业和精力有限等情况,常常不能够很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科学的优势,因管理工作量较大,出现的争议出随着比较多,出现很多情况也不利于业主方;后来出现了EPC总承包模式,也就是俗称的“交钥匙”总承包工程,通常由业主方选定一家总承包商企业,然后再由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工程总承包模式EPC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工程总承包,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业主方管理上的工作量大大减小了,组织和协调工作量也大大减小,协调也比较容易,但往往业主方投入费用比较高,建设周期较长。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分析
2.1管理目标的确定性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会对施工的进度、投资成本和工程造价等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由此限定了施工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除此之外,施工单位针对工程使用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施工质量标准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设定的各种目标和计划,对所有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都是使用的,并且也都是必须遵守的。
2.2管理责任的明确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管理责任的主要有合同的签署和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情况。在签署合同时,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明确各自应履行的合同义务和享有的合同权利,当双方签署合同之后,则需要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并且做到相互监督,保证合同生效。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根据合同相关内容和目标任务的实际需求以及建筑施工中的所有影响因素,构建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并在这一组织机构中设置相应的部门,每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以此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总体发展趋势
3.1管理信息化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开始被这一技术全面覆盖,互联网技术所能够带来的便利也使得各行业对这一技术趋之若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走向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信息时代中,项目管理需要借助这一技术便利强化自身的功能,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高度的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能够将相关信息变得更加集成化、系统化,这样一来项目管理就能够更敏捷的应对相关的突发事件。时至今日很多国家已经在项目管理领域中全面推广使用了这一技术,网络化已经在项目管理中成为了一项常规性内容,不仅如此,针对项目管理已经衍生出了很多专用的软件,同时很多公司也开始了项目管理软件的专门开发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的很多方面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都将会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
3.2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加快了我国经济改革的速度,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国项目或跨国公司开展业务均要通过国际BOT、咨询或招标等方式运作,增加了我国海外经营与投资项目,再这样的背景下,项目管理愈发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逐渐形成了国际化潮流与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行业壁垒的消除,令国内更好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外国企业必定会借助服务、人才、管理、技术及资本上的优势来抢占国内市场,尤其是以建筑工程行业最为激烈。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必须更新管理思想,摒弃传统陈旧的经营模式,制定灵活机变的措施,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从而更好的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积极发展海外项目及业务,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投资及建设机会,消除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在加入WTO组织之后,将会见面关税,减少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批程序,历经长久的发展之后,将会过渡到自由经营模式,对发展海外项目、抢占国际市场有着重大意义。
3.3更加注重人才化战略
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就在于人才的管理思路,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之所以发展落后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专业人才的匮乏。但是随着我国许多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项目管理这门学科,并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项目管理人才,我国的项目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也会得到缓解,并且会推动行业的不断发展。
3.4工程项目管理集成化趋势
就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阶段和项目管理特点而言,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先后采用了三种形式:最先采用的是业主自行管理模式,其特征为业主与设计、施工方直接签定合同,业主组成相应机构直接行使对项目的管理权;而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业主委托承包商承包建设模式(即EPC模式)在西方国家成为了项目建设的主流形式,这是由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全过程,并负责试运行服务,也叫“交钥匙”承包;而近年来,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工程公司为了适应项目建设大型化、一体化以及项目大规模融资和分散项目风险的需要,推出了一种成熟的项目管理方式——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MC模式)。
4.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是人类在长久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对社会的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得益于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国际优秀的项目管理体系虽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笔者相信国内的项目管理还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韩锟.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建筑经济,2005(2).
[2]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谭大璐,赵世强.工程经济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刘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业主论文; 合同论文; 建筑论文; 这一论文; 《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