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的思考
肖鸿飞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人社部以“延迟退休年龄”为应对措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笔者认为这项措施在治病的同时副作用很大,所以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老龄化;可行性;社会稳定
一、“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和社会背景
2012年,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截至到2011年底,中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约为1.9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4%。人口老龄化问题自此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截至到2017年底,中国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已达到2.41亿人,预计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8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敲定:自2015年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将推迟1年领取退休金,1966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将推迟2年领取退休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的时候,实现女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退休金。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将推迟6个月领取退休金,以此类推,到 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退休金。
翌年,人社部方案规定:从2018年开始,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将每3年向后延迟一岁,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将每6年向后延迟1岁,直到2045年男性和女性职工同时达到65岁退休。
二、“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社会问题分析
(一)年轻人就业难度增加,工作岗位老龄化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7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一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延迟退休年龄”后,公务员岗位、国企岗位和事业编岗位会有所减少(自由职业的岗位暂不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在岗的中青年工作者,也同样受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冲击。
“岗位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般来说,老年人在生理上会表现出诸多思维和体力上的退行性变化。如: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老年人无论从创造力、工作魄力还是对工作强度的承受力,都远不如25岁到40岁的中青年人。“青年强则国强”,这么多老年人占据着大量重要的工作岗位,而中青年人没办法发挥他们的潜力,甚至工作无法稳定。这样的社会缺乏生气,缺乏变革的动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的一元化智能理论提出的,其实质是人们用来解释或生产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问题的产品的能力,其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在教育工作中没有比发现或隐藏的其他智力因素,鼓励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制定出新的课程、新的教学活动以及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还要培养学生逻辑、视觉空间、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智力。[1]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是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运用的。
(二)啃老趋势增强,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我国地域和人口情况非常复杂,经济状况也非常复杂,国家必须要通过一些宏观调控维持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国家发行的货币量每年都有一些上升,人民币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胀”;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财富每年都有大幅增长。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会使得城乡职工的工资收入(尤其是体制内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城乡人均养老金的水平每年都有一定的涨幅。在这样的情景下,在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条件下,如果国家把养老金的涨幅额度放缓一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对于离退休人员的经济负担。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未必要“延迟退休年龄”
人口老龄化确实是社会问题,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是必须的,但未必要延迟退休年龄,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建议如下:
养老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目前亟须完善。这是伴随中国老龄化的到来必须要做的两件事。而这两件事可以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比如,建造养老设施所需管理人员和工人;养老院运行所需的管理、护理和医疗人员等。
(一)放缓养老金的增长额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年就生出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从就业状况来看,每年实际的待业人数与社会所提供的岗位数量配比存在失衡,一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要想找到一份岗位适合、薪水可观的工作很难。当施行“延迟退休年龄”后,一些适合年轻人大显身手的岗位仍属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这种情况会迫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潜能无法充分发挥,被迫加入啃老族的行列。啃老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它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压力会与日俱增,冲突也会激化。有证据显示,曾有西方国家,为了解决青年劳动力过剩问题,曾使用过建设公共设施、强制就业或募兵等手段,不过,政府的强制性做法有时会使事件变得更糟,甚至引发内乱或战争。
(二)大力发展养老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
从往年来看,国内大豆市场的丰收或减产对花生市场整体影响并不大,但今年大豆缺口大,或给花生市场带来机会。但目前来看,机会还没有显现出来。随着临近年底,各种花生加工业都开始工作,春节期间,对花生油,以及其它的花生产品需求增多。预计元旦之后,花生价格会逐渐走强。(信息来源:《三农》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改善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纺织服装业不断创新,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升级优化。结合我国纺织业服装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运用“一带一路”战略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了纺织服装业在生产发展上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发展速度不断提高!
这两方面的建设还可以给老年人的养老金提供合理的消费渠道,国家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税收。也就是说,国家和政府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并不完全是增加支出,同时也会由此增加一些收入。所以,没有必要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锁定在“延迟退休年龄”这项政策上。
结语:
总之,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不一定仅通过“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来解决,我们可以尽量多的想一些方法和渠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数据中心,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2.《世界人口日我国去年出生1758万人其中二孩占比超 50%》,《万家咨讯》,2018-07-11,HTTP://365JIA.CN/NEWS/2018-07-11/F3B8AA76DB072919.HTML
3.《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调查报告发现四点信息》,大数据部落格,国内财经,2017-06-28,至诚财经网(WWW.ZHICHENG.COM)。
4.《中国当下的就业形势,前景不看好》,教育,搜狐,2017-09-25 HTTPS://WWW.SOHU.COM/A/194415362_100002651
标签:老龄化论文; 可行性论文; 社会稳定论文;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