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33 例)和对照组(30 例),分别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2%)低于对照组(26.7%),护理总满意率(90.9%)高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成效【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43-02
乳腺癌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给广大女性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临床对于具有手术手术指征的患者,多即行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护理不当,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到预后,因此,在治疗期间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 年7 月至2015 年3 月收治的63 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 年7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3 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分期为Ⅱ~Ⅲ期,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器质衰竭、新辅助化疗以及难以难受手术者予以排除。根据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共33 例,年龄范围为38~62 岁,平均年龄为(44.5±6.3)岁,其中病理分期Ⅱ期20 例,Ⅲ期13 例;对照组共30 例,年龄范围为37~63 岁,平均年龄为(44.6±6.2)岁,其中病理分期Ⅱ期19 例,Ⅲ期11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理分期和治疗方式)对照较为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住院指导等内容;研究组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为:1.2.1 制定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组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为科室主治医师和护理骨干,同时聘请有关专家作为小组顾问,组织成员接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知识培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应以患者为中心、时间为轴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明确护理流程和具体内容,入院日对患者进行中医四诊,根据辩证分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采用说理开导等方法进行情志护理,遵循调护原则开展饮食护理;术前1d 对患者各项护理内容进行评估,并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护理;术日予以针灸、电针治疗,缓解患者不适感觉;术后前3d 跟进和加强各项护理路径措施,术后1 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辅以中药治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1.2.2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内容落实将制定好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悬挂在床尾,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宣教,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以及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根据患者心理情绪状况,予以针对性中医情志护理,强调以情制情、三因制宜、形神内外结合的中医思想,术前紧张者,配制中药失眠方沐足,辅以耳穴埋籽安神,采用量化教育方法使其对乳腺癌知识有所掌握,指导其进行自我护理,如进行“嘘、呼、吸”调理,以“嘘”养肝,以“呼”养脾,以不“吸”养心,达到疏肝养脾静心的效果;饮食护理以扶持正气、健肝养血为主,可给予红枣猪肝粥、淮山猪骨汤等,对于气虚者加山药等补气类中药,血虚者加枸杞子等补血类中药,阴虚者加蜂蜜等滋阴类食物;术后重视尿潴留等并发症预防,选内关等穴位止痛,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尿潴留,外敷中草药膏预防静脉炎等,督促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以免“久卧伤气”,指导其循序渐进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2]。
1.3 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焦虑自评指数,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16.0 软件包整理所获数据,对各观察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护理成效进行定性分析,分别采用t、χ 2 检验,P<0.05 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常用手段,但是无论采用常规改良根治术还是保乳手术,均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术后部分组织淋巴液回流受阻将会形成淋巴水肿,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需很长一段时间恢复,在此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病情转归。临床护理路径引入了成效管理概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时间为顺序、对多种护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针对某一病种进行全程监测、治疗和护理所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标准,遵照严格的护理工作顺序和准确的时间要求,使服务对象会的最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病情恢复,将该模式引入到围术期护理工作,有助于优化护理标准流程,通过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使患者自觉参与到护理过程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使护理满意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路径现已成为围术期护理标准流程,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得以广泛推广,也被引入到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但是中医护理路径在该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见,鉴于中医学主张的辩证施护的观点与现代循证医学相关理念不谋而合,将中医传统技术应用到临床护理路径中,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整体水平[3]。
中医学将人体视为有机整体,将病理特征概括为“证”,在护理过程中强调应遵循辩证施护的原则,通过脏腑辩证、经络辩证等,采用同证异护、异病同护等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其中设涉及到的穴位按摩、情志安慰等内容,均体现出中医学的护理特色,充分体现出现代医学提倡的整体护理理念,将相关方法引入到临床护理路径中,形成独具特色、更为全面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适应了先富带医学模式转变的发展需求,应用于乳腺癌手术中,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有关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和中医护理路径引入临床的报道较多,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直接应用于乳腺癌手术却少有报道,对其进行研究对拓展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范围和丰富乳腺癌手术护理方法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有关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报道较多,其中也包括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如陶文华等对88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44 例患者,遵医行为所占比例为90.9%、护理满意度为100%,静脉炎、皮瓣坏死、肢体功能延迟恢复、皮下积液和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合计18 例,而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4 例患者,遵医行为所占比例为68.2%、护理满意度为77.3%,并发症合计43 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证实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围术期,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王永芳对84 例行乳腺癌改良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试验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中医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中医特色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引入从整体上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实现了高品质的护理目标。本组研究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33 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15.2%、90.9%;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 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26.7%、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包括静脉输液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焦虑自评指数)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所得结论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其应用到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加以推广,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1]陶文华,李燕.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5,12(7):1210-1213.[2]田慧,周春香.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费用及满意度影响的Meta 分析[J].现代医学,2014,10(3):225-230.[3]王永芳.应用中医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2(6):88-90.
论文作者:高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乳腺癌论文; 中医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