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肃宁[1]2001年在《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基于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就空间关系语义范畴进行俄汉语对比。文中以俄汉语中静态空间关系和动态空间关系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确定这些空间关系的参照系的语用价值,以及空间关系的形状为重点进行对比。文中对一些空间语义场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对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阐述。虽然本文只是对这一空间语义范畴的俄汉语对比研究做了初步的工作,但是可以说对于俄汉语对比研究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作者同时感到,对这一范畴的继续研究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徐英平[2]2006年在《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从空间范畴的哲学研究入手,对国内外空间范畴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阐述和定性与定量分析。论文的主旨在于从认知、功能、意义、形式等视角对俄汉语空间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宏观性对比,但在必要时也就某些微观问题进行纵深性探究。研究涉及空间参照、空间指示、空间语义、空间语构等问题。在空间参照研究中,对空间参照定位的基本要素、空间参照点的选择、空间参照框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性阐释,提出了选择空间参照点时应考虑语句交际意图的观点,并对叁元空间参照框架进行了部分重构。在空间指示研究中,对空间指示词语的时间域指示、空间指示词语的非指示化以及空间指示与空间参照的界分等问题进行了对比解析。提出了在时间域指示中,俄语更多的是借助“自移动”隐喻系统,而汉语是借助“时移动”隐喻系统;在界定空间指示时应考虑空间指示词语的相对性和“我”因素两个条件。在空间语义研究中,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化、意象图式等理论对空间隐喻映射、空间对立词对的对称性、空间意义词汇的语法化等问题进行了俄汉语对比研究,提出并论证了空间语义研究应遵循的四个原则,在“空间——人——语言”框架中构建起了有机的研究关联。在空间语构研究中,对空间范畴的单元语构模块和模块组合的形式、级量及功能等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俄语是“混合框架语言”,而汉语是“卫星框架语言”;俄语语构模块的数量多于汉语、语义相对确定,而汉语语构模块语用灵活、语义概括,但空间定位自足性相对较弱等观点。
范彩霞[3]2016年在《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汉、英两种语言在共时平面上的对比研究。空间概念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基础,汉、英语言中很多的非空间概念都是由空间概念通过隐喻而来的,这足以体现空间方位范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本项研究以空间方位作为深层概念语义,建立以静态位置范畴和动态位移范畴为子范畴的空间方位研究框架,考察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深层语义体现出来的认知角度和编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实际语料分析,找出并描写汉英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运用语言内部制约因素和认知语言学以及类型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对现象进行合理解释。论文的前叁章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回顾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界定与分类,交代论文的总体框架,为后续的对比工作打下基础。第四、第五、第六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从汉、英的表达手段和两个子范畴的角度进行对比。在每个对比角度上,本文都先列举表达相关概念语义的主要组构要素,继而按照语义的细化分类来匹配两种语言中的表达要素,最后对比两种语言对相同语义的编码差异并找出规律,解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两种语言的表达手段分为“名同值异”和“值同形异”两类,既有相同之处,又无法一一对应,各自拥有特殊的表达手段。静态位置范畴按照目标物、参照物以及表示存在状态的动词分别对比论述;动态位移范畴按照[动体]、[背景]、[运动]、[路径]四个基本语义要素的词汇化形式和表达语义的编码方式展开对比研究。本文按照对比实际语料和翻译验证的方法,通过汉译英、英译汉的方法处理语料,进一步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第七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对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逐一梳理,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的研究发现,汉、英语对空间方位范畴的表达体现出的相同点为:二者都可以将空间方位范畴分为静态位置、动态位移两个子范畴进行研究;对目标物和参照物的选取有共同倾向性;物体的实体性都是表达的影响因素;都可以用存在句、处所句以及假想位移句表达静态位置关系;对动态位移的表达都可以根据[动体]与[运动]的不同关系区分出自移和致移两类;对[路径]义的表达都属于附加语类型(S型)等等。汉、英表达空间方位范畴的异同点:对相同概念语义的表达要素不同;目标物和参照物在复合方位词、方位短语、存在句等单位中,语序的组合方式相反;空间维度表达的精准程度不同;位移句中对路径描写的细致程度不同;自移和致移的体现方法不同等。对比得出的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与各自语言系统属性相关;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策略、思维角度、文化背景等非语言本体因素相关。汉语属于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语义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语序相对灵活,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程度高;英语属于屈折语,形态丰富,表达语义时大多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形态(如时态、语态等)变化来表达,语序相对固定,语言的规约性(conventionality)程度高。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是我们解释两种语言差异的有效手段,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具有共性,同时由于对空间场景的扫描方式不同,体现为语言表层的差异性。对比得出的结论具有类型学意义,并可以为英汉互译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薛玉萍[4]2013年在《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空间范畴在语言中的诸多表征及其产生的理据,就现代维、汉语空间范畴表达进行了横向共时对比与阐释,研究中倾向于现代维语空间范畴表达的描写和解释。在对空间概念及空间范畴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范畴化理论,把空间范畴划分为形状范畴、方位范畴、位移范畴叁个子范畴,针对不同子范畴的属性特点描写维、汉语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并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论文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维汉空间范畴表达研究综述”。就目力所及范围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我们发现现代汉语空间范畴表达研究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视点、研究方法还是理论借鉴及发展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丰厚成果,呈现出了多元、系统的研究局面。相较而言,现代维语无论是从单语还是从维、汉语对比的角度针对空间语义范畴进行研究的成果都极少,而且研究范围狭窄,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传统,将空间语义范畴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宏观、整体研究的成果还未见到。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叁章“空间的含义和空间范畴的分类”。从普通生活中对“空间”的认识着手,感识其复杂性;从不同视域看“空间”,它可以是现实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心理世界、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语言同认知、现实的关系看,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因认知主体的参与而有了联系,物理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空间,心理空间是认知主体对现实物理空间能动加工的结果,语言空间是心理空间的语言化形式。在上述认识基础上,运用范畴化理论,把空间范畴划分为形状范畴、方位范畴、位移范畴叁个下位范畴。第四章“维汉空间范畴表达手段对比”。通过考察维、汉两种语言中的各种空间表达手段,将其分为同名异值、同名异质、异名同质叁组,并加以对比分析。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后两组:一组是维语方位名词和汉语方位词,一组是维语空间后缀和汉语空间介词。说它们典型,是因为:前者从名称上看似区别不大,实则在属性、功能上多有错合;后者从名称看似完全不同,但在属性、功能上却具有诸多本质上的一致性。第五章“维汉形状范畴表达对比”。主要就形状表达进行了维、汉语对比。通过考察,我们发现,除了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表达物体几何形状意义的词汇,量词、方位词、空间介词、动词等也可表达事物的点、线、面、体等空间形状意义。尤其是两种语言中的量词和方位词均与物体的空间性密切相关,二者是使无界事物有界化、使虚体事物物体化从而具有空间性的语言手段。但维、汉两种语言中语码选择和编码方式不相同。第六章“维汉方位范畴表达对比”。重点考察了维、汉语空间方位表达的典型形式——空间短语。从空间短语的组构要素看,维语空间后缀是空间短语必有的、强制性要素,具有突出的类型特点,汉语处所词具有类型学意义。从空间短语的标引手段看,维语主要通过名词后附的空间义位格后缀来标引,汉语主要通过空间介词和方位词标引。从空间方位成分和谓语的位置看,维语是前置型,汉语是前后并存型。从空间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维语空间短语主体上属于“方位成分被吞并”型,汉语主体上属于“介、名、方分立”型。此外,维汉语空间表达中都存在方位词隐现情形,但两种语言中的隐现机制不同。第七章“维汉位移范畴表达对比”。重点考察了维汉空间位移的表达。借鉴Talmy位移事件框架语言类型分类观点,分析了维、汉语位移动词词汇化模式及其语言类型特征;物体物理空间位置变化的句法表现是位移动词要求相应的处所角色论元,它们是位移体空间运动的参照,对比分析了处所格的维汉语表现形式及其标引手段;位移事件类型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对比分析了维汉语自移事件和致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第八章“结语”。总结全文,提出了论文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构想。
朱晓军[5]2008年在《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对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的关系、空间隐喻、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叁方面进行阐释,旨在深入探求空间在人类认知中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共同的空间认知能力,全文以汉语研究为主,英语、俄语为佐证,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空间认知的共性。本文首先从“空间”定义出发,发现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本文中更多地使用[有界][无界]),既是[实体]的,又是[空置]的,从而得出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空间”既可以从科学意义上理解,又可以从日常生活角度理解;既可以是物理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而得出: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不是几何空间的认知,而是拓扑空间的认知。这就为我们研究空间的内容和角度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说,空间范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叁大子范畴,从角度上看,空间认知具有主观性的特点。空间范畴的研究框架建立在把空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叁大子范畴的基础上,从对物理世界空间语义的范畴化,来与语言层面的范畴化相对应;然后从空间隐喻的角度证实空间是人们认知时间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作为始源域向其它目标域映射;最后探讨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性,主观性体现在方位词的混用,话语中自我的体现,以及汉语语序的主观性等叁个方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起着“元概念”(meta-concept)的作用,因为它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Lakoff &Johnson,1980:14)”。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本章还回顾了国内外在空间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空间问题的研究表现为视角宽、术语多的特点,国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评介多、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多维度、结合汉语等四大主要特点,其中多维度的研究态势又包含方位词多义性、对称不对称、有标记无标记、语法化、象似性研究等等,总体说来,国内空间研究从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较多,走的是从语言到认知的验证式研究路子,本文从认知到语言,并且从汉语、英语、俄语叁种语言中找到普遍存在的空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证据,如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有无对应性,空间隐喻的异同,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等等。第二章从“空间”的定义入手,发现空间的复杂性,具体体现在,空间是包含存在物的空间,空间的本质是空间关系,空间的认知与视角的选取有关,即有其主观性的一面,空间概念是隐喻中相当重要的概念等等,从而也澄清了“空间关系”、“空间概念”、“空间问题”等的区别,构建了本文的空间范畴:实体范畴、位置范畴和位移范畴,本文选取叁方面来阐释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空间隐喻;空间义对句法功能的影响;空间认知的视点和参照物,即空间范畴的主观性;这叁个方面实际上是从空间的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来阐释的,这叁个方面环环相扣,从基础性到隐喻性、从隐喻性再到多义性、从多义性再到主观性,反映出人类在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第叁章是从空间语义入手,看语言中有哪些句法成分能够表达空间语义,空间语义与句法范畴有无对应性,根据范畴化理论,实体范畴大致对应名词,位置范畴大致对应方位词,位移范畴大致对应动词,此外还有量词和方位词共同表示形状范畴。“实体范畴和名词”论证了实体范畴是一种隐性范畴,只有在句法组合功能上才能显现出来,如回指、指代、搭配、进入某一句法格式等等。另外,明确了名词空间性的叁种意义——[实体]性、[容纳]性和[处所]性,实体性名词是典型的名词,[处所]性对应处所名词,尤其是命名性处所词,容纳性名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词,它的空间性是功能性的[容纳],即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这叁种语义可以依据句子结构发生转化;“位置范畴和方位词”用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参照物和焦点物的语义特征,也指明了位置范畴和处所范畴的区别,位置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绝对静止关系,处所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相对静止关系;“位移范畴和动词”运用Ja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对位移的理解,把空间位移作为基本认知域,然后向社会关系等等扩展,这种类推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演绎手段。运用位移性可以解释汉语典型句型“把字句”。第四章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间的基础性,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在幼儿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谈到空间隐喻,包含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方位隐喻、位移隐喻,正好与我们在上一章的实体性、容纳性、位置性和位移性保持了对应性。隐喻是解释词汇多义性的有效手段,从人类自身结构角度解释了为何人们偏向使用上下和前后,在“上、下、前、后”的使用中,又偏向使用“上”和“前”,尤其“上”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复杂、意义最多的一个词。本章还证实了容器隐喻与“里”,位移隐喻与“来、去、过来、过去、起来”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词发生语法化的途径:通过隐喻发生多义性,词义逐渐由具体的空间义转向虚指,最后到语法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空间隐喻意义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语法意义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语法化。我们注意到,能产生语法化的词往往是最常用、最多义的空间词。第五章运用Loyns的“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方位词混用现象和话语中的空间指示现象作了解释,认知主体对某参照物的功能、文化、心理因素、视角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注意视点,从而对方位词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从话语角度分析了空间表达时对参照物的选择、“自我”的放置等等的主观性因素。汉语语序的变化也可以从空间认知主观性来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与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人文性,主观性正是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概括空间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吴童[6]2017年在《俄汉空间指示语语用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言语交际中的人际关系和时空定位都是通过特定的指示语来表达的,在所有指示当中空间指示是最常见的一种指示,它关系到人类日常交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语用现象,也是一种言语交际功能。空间指示语则是完成这种功能的语言形式。空间指示语又可称为地点指示语,指的是能够表达言语行为中所谈及事物所处方位的词语,是言语行为过程中所涉及的处所及方位的指示。由于俄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人类认知的趋同使得俄语和汉语的使用者在使用空间指示语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与个性。所以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尝试建立俄汉空间指示语的顺应模式。运用描写与阐释相结合和对比分析法对俄汉空间指示语的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人们在选择空间指示语时所顺应的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目前从俄汉语对比视角研究空间指示语的成果并不多见,此项研究对丰富空间指示语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外语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赵亮[7]2007年在《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空间范畴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因为任何物质都体现为空间存在,没有脱离空间的物体。空间成为存在的最直观的判断标准。空间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从古至今哲学家们对空间问题的普遍关注,在对空间问题的哲学探讨中,通常空间是与时间结合在一起的。然而,空间与时间的地位并不相同。空间更为基本,是人类认知的起点。人们对空间词汇系统意义的认识是与对空间的哲学认识分不开的。现代哲学时空观告诉我们,空间呈现系统性,包括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我们对空间的这种认识反映到了语言当中,无论汉语还是俄语都有相应的空间词汇,来分别表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语言中空间词汇系统分为内部空间范畴和外部空间范畴。通过对俄汉语空间词汇意义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一些制约空间词汇意义派生过程的深层机制方面,俄汉语表现出了一致性,这表明这些机制不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在一些具体的表达方式上,俄汉语表现出局部的差异性,这正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世界的不同认识所产生的结果。论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结束语和参考文献七个部分构成。绪论提出了对俄汉语空间词汇系统进行认知语义分析的现实性问题,强调指出空间范畴在词汇意义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地位,以及以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必要从整合化、系统化角度对该范畴意义进行总体的描写和解释。绪论还指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阐明了论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论文的新意,指出了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指明了论文的材料来源及论文的结构。第一章主要回顾并评述了以往各学科对空间问题的研究状况,其中主要是语言学领域(包括西方认知语言学、俄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状况。本章对以往研究情况的综述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不包括语言学)领域对空间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总结了西方认知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情况,第叁部分回顾了俄语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具体包括空间词汇的语义研究、语法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第四部分总结评述了汉语学者对空间词汇的研究。第二章主要讨论了空间词汇系统认知语义分析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首先指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然后通过对古代哲学时空观、近代哲学时空观和现代哲学时空观的分析,证明了哲学时空观对语言中空间表达的影响,并最终根据现代哲学对空间系统的分类(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完成了对空间词汇语义系统的构建(内部空间范畴和外部空间范畴)。第叁章主要研究了语言中的内部空间语义系统,这个系统是整个空间词汇语义系统的子系统,对应哲学中的“内部空间”。本章将语言中内部空间语义系统进一步细分为整体内部空间语义范畴和部分内部空间语义范畴。前者包括空间形状词汇和空间度量词汇,后者包括表物体的中心-边缘空间和表人体的身体部位空间。最后总结了内部空间词汇系统语义派生的重要机制(即内部空间意义→空间隐喻意义→语法意义,并因此构成原型语义范畴)和实质(体验哲学)。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语言中的外部空间语义系统(空间关系语义系统),这个系统是整个空间词汇语义系统的另一个子系统,对应哲学中的“外部空间”。语言中外部空间词汇系统的意义范畴也呈现出“典型性”特征,反映了外部空间词汇意义的派生机制,即拓扑空间意义→空间隐喻意义→语法意义。结束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空间范畴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也是认知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研究领域;需实现空间词汇的系统化构建,并使“空间词汇系统”体现世界概念化方式的系统性;对空间词汇意义进行认知解释时需奉行“人类中心性”原则,该原则体现为空间场景中“观察者”的地位,“人体部位模式”(human-body part model),空间词汇意义的“功能性”以及度量单位词汇的“人体理据性”;空间词汇意义派生的重要机制是“空间意义→空间隐喻意义→语法意义”,并因此构成了空间词汇意义的典型性范畴。
权宁美[8]2011年在《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文中认为表示起点类的介词“从、由”和表示终点类的介词“在、到”是韩国学生在汉语使用中偏误率较高的介词。本文以“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研究”为题,以叁个平面理论,对“从、由”和“在、到”的句法、语义和语用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将“从、由、在、到”与其韩语对译词进行对比,结合韩国留学生的偏误,从多个角度分析干扰韩国学生掌握使用介词“从、由、在、到”的原因,以其对介词“从、由、在、到”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综述及所用到的理论和方法。使大家了解本文选题的价值。第一章在“叁个平面”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先考察介词“从”和“由”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介词“从”和“由”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对比后发现,从语义功能上看,它们之间对应的语义有交叉又有差异。第二章在“叁个平面”理论和对比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先考察介词“在”和“到”在语法、语义、语用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介词“在”和“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第叁章从认知角度看韩汉空间位移的介词和助词的差异,归纳了汉韩两个语言类型的差异和意象图式的差异。第四章在前人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先介绍了韩国学生使用介词“从、由、在、到”的偏误,然后主要从母语的负迁移、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介词“从、由、在、到”时出现偏误的原因,以本文研究结论为根据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出总结,并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刘涛[9]2006年在《俄汉语空间隐喻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空间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空间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是一种以人类空间经验为基础的认知方式。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的身体体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所以普遍性的隐喻概念是存在的。但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必然存在差异。俄汉民族在相同的空间体验的基础上,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下,各自形成了怎样的空间隐喻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是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得问题。本文就是从认知的角度,对俄汉语空间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和描述这两种语言空间隐喻系统的异同,从而确定它们之间对等、相仿、相异的部分,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空间隐喻认知与语言、文化、民族心理、思维等方面的关系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对空间隐喻这一基本的人类认知规律的研究有所补充和完善。 俄语的空间前置词和汉语的方位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俄语的空间前置词以及表达空间概念的形容词与汉语的空间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左、右的对应形式,探究俄汉语空间隐喻系统的异同。俄语是典型的屈折语言,汉语则属分析型语言;俄语的空间前置词属于虚词,汉语的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属于实词,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因而本文不是在词汇形式层面上完全对等地对它们进行比较,而是在功能意义和概念系统上作相应的比较。认知语言学界普遍认为,在所有的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多数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表达和理解的。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通过实际的语料分析,在共时的层面上,探讨俄汉语中的空间词语的隐喻意义拓展规律。
冯玄玉[10]2018年在《现代汉语“上下”词的认知语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而进行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方位以及位移是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空间方位是人类认知世界时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方位词也是人类认知中极为重要的空间概念。而人类对身边的空间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及位移事件的感知都属于一种空间的体验。随着不尽相同的具体条件的环境,言语表达主体对空间认识也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方式。汉语“上/下”在各种语言中少见的一组多义词,“上/下”除了可以充当方位词表示方位位置,还可以充当动词表示空间位移。因此作为一个热爱汉语的学习者,笔者想对汉语“上/下”多义词的现象进行全面的研究,同时也想通过自己母语中的表达相对应意义的词组“len/xuong”、“tren/duoi”与其进行对比。运用认知语义理论与L.Talmy所建立的运动事件语义概念成分对汉语“上/下”与越南语“len/xuong”、“tren/duoi”进行分析解释及对比。找出两者在表达方位位置以及空间位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共同语义和差异。第一,笔者收集大量关于汉语“上/下”与越南语“len/xuong”、“tren/duoi”材料与语料。对“上/下”与越南语“len/xuong”、“tren/duoi”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并且提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思路及语料的来源。第二,初步构建起汉、越语“上/下”的语义构架。首先对越南语“lenxuong”与“trenduoi”进行对比以提出两者的区别。接着对“上/下”与越南语“len/xuong”、“tren/duoi”短语结构的语序进行对比。然后以廖秋忠先生(1988)提出对物体部件描写的原则与方式为基础,笔者对汉、越“上/下”空间关系的语义特征作详细的分析,并且指出位置一般是静态的空间关系,而方向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因此把汉语“上/下”作名词、方位词时与越南语“trenduoi”归为静态的方向。而汉语“上/下”作动词时与越南语“lenxuong”归为动态方向。由此分别对汉越空间位置(静态方向)与空间位移(动态方向)进行细致的研究以及提出两者的语义特征与语义构架。同时也对汉越“上/下”的形状系统与时间、空间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对比。第叁,主要从汉语“上/下”与越南语“trenduoi”静态方向的认知语义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进一步对两者空间义的认知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找出两者表达空间义时语义特征的异同,尽量突出汉语“上/下”与越南语“trenduoi”表达空间义时所采用的语法手段以及表现出的意义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在表达空间义时,“观察者”与“采用定位的方式”这两个重要的因素会对“上/下”与“trenduoi”产生怎样的影响;继而对汉语“上/下”与越南语“trenduoi”的引申义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且找出两者差异的根源所在。最后对汉语“上/下”静态方向所表达的各个义项进行整理归纳并且初步建立“上/下”静态方向的义项语义网。第四,笔者以L.Talmy所建立的运动事件语义概念成分对汉语“上/下”与越南语“len/xuong”表达位移事件时的语义特征、表达手段以及两者显出的语义成分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以“上/下”与越南语“len/xuong”的搭配能力为基础,找出两者在表达位移事件时的语义认知的特征。初步对汉语“上/下”作动词时所表达的义项进行整理并建立“上/下”动态方向的义项语义网。最后,在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提出全论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意义以及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 李肃宁. 黑龙江大学. 2001
[2]. 俄汉语空间系统多层面对比研究[D]. 徐英平. 黑龙江大学. 2006
[3]. 汉英空间方位表达对比研究[D]. 范彩霞. 黑龙江大学. 2016
[4]. 维汉空间范畴表达对比研究[D]. 薛玉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 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 朱晓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6]. 俄汉空间指示语语用对比研究[D]. 吴童. 黑龙江大学. 2017
[7]. 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 赵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7
[8]. 汉语空间介词“从、由、在、到”与韩语相应表达方式的对比[D]. 权宁美. 辽宁师范大学. 2011
[9]. 俄汉语空间隐喻对比[D]. 刘涛. 延边大学. 2006
[10]. 现代汉语“上下”词的认知语义[D]. 冯玄玉. 吉林大学. 2018
标签: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方位词论文; 认知语言学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静态分析论文; 对应分析论文; 俄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