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基于学生经验的思维加工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思维论文,高中论文,模式论文,加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经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的,学生个人所具有的认知、经历和体验。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其“经验论”中指出,学生经验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途径,而学生经验的获得和持续改造则是教育的目的。这对于当前实现课堂转型、优化政治课教学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一、学生经验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经验是确立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反映出学生的已知、未知,以及学生的疑惑和缺陷。了解这些经验,有助于教师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确立知识、能力、价值观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经验,在知识目标的确立上可以更好地选取有效的教学内容。所谓有效的教学内容是指能解决教材中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或思想上不容易接受的部分。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经验有密切的关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将课时教学内容进行“量”的控制和“序”的调整。所谓“量”的控制,是指进行适度的“增添”或“删减”。所谓“序”的调整,在这里是指将内容适当地“提前”或“延后”,使教学内容的组合符合事物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经验的修正和扩充,消除学习目标差距,确保学生在原有的经验起点上获得新的知识。
关注学生经验,在能力目标的设定上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宜的能力要求和梯度。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角度上往往不够全面,有时只看到现象,但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问题的方法尤其是辩证思考能力的设定更为重要,使学生能优化自身的经验,更为准确地对事物做出判断和评价。
关注学生经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定上可以更有针对性并予以落实。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伴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对于正确的,我们可以予以鼓励和弘扬,而对于一些存在主观片面的东西,我们则可以在课上重点予以引导,使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学生经验是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动力
学生的经验是新的学习的起点,是学习之所以发生的中间环节,也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和中介。杜威说过,“经验具有连续性”。学生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常常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准备。教学总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而进行的,脱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这一媒介,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可以说,作为课程资源的学生经验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推进器。
学生经验具有差异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差异,会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实现经验的共享,促进经验的成长。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是应该开发的课程资源,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准备。
(三)学生经验是激活课堂思维的重要因素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思维与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课堂上,只有当学生的原有经验与课程因素相互作用,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激活,教学才有新的生成。游离于学生生活经验之外的课堂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有效参与,也无法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经验具有思维性。思维是由直接经验的情境引起的。在经验的过程中,学生会由于遇到某种情况而去思考,去寻找原因,这样经验就会逐步得到发展,而发展中的经验就是思维,思维的开始阶段就是经验。课堂教学中,顺应学生的经验,经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经验从感性逐步走向理性,学生也乐于参与这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正是其经验的丰富、扩展与修正过程,课堂也呈现出思辨的形态和活跃的气氛。
作为政治课教师,除了要比别的教师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外,还应该关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高中政治课基于学生经验的思维加工流程
以《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课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经验设计和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的四个步骤。
(一)收集课堂上真实存在的学生经验
设计数据采集水平的问题是用来使学生说出他们过去获得或者储存在长时或短时记忆中的概念、信息、感情或经验的。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收集学生的经验信息,为实现新经验的加工做准备。它分为课前采集和课中采集。课前采集是指通过课前问卷、访谈、交流等形式采集相关数据。课中采集指教师在课程推进过程中通过动态观察、现场捕捉及整合所获得的关于学生的经验流露及经验碰撞后的表现数据,它是课程阶段教学的反馈依据。
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课中,教师作了如下采集:
课前采集: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图示并简要说明对“发展”的理解。学生用直线、曲线、抛物线等形式“画”出对发展的理解。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反映一个事物的成长过程,表达自己对“发展”的理解。各种表达样式说明了学生对于“发展”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课中采集:通过设置问题——“十八岁在人生发展中意味着什么?”“你怎样理解国家‘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以此了解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状况,以便于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哲学原理。
(二)对学生经验进行分析、归类和归因
教师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要做科学分析,找出学生经验中与教学内容的联结程度,哪些是已经懂得的,哪些还没有涉及,哪些还需要完善等,并且分析这些数据产生的认知、能力或价值观上的原因,这样可以拟定不同的对策。对于课前采集的数据,教师可以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筛选、整理,而对于在现场采集到的数据,教师则应及时地调整“预设”,富有智慧地应对“生成”。
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中,经过课前作业、现场提问,教师对于学生在相关材料上的经验有了了解,并作了分析:
其一,学生认识中对于“发展”的表达图示很多。基本上能体现出事物由低到高、由少变多等内容,但直接体现曲折性的不多。说明学生对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认识不够。
其二,学生能够感悟十八岁的责任与义务,但分析还不够全面,更多地从生理、心理等角度思考,而没有上升到“社会属性”这一高度。
其三,国家“三步走”战略学生在初三时已学过,但只是大概了解过程,对于三个步骤之间的关系认识还不够深刻。
其四,“十八岁的责任”与“国家三步走战略”只是认识和理解哲学原理的思维载体。学生对于这些材料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事件本身的理解上。从事件抽象到哲学高度,在思维上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这正是“加工”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理解这些材料,教师将材料化为数据图表、关系式等形式呈现,力求使学生从事件解读转换到哲学思维领域。
(三)利用这些归因进行教学设计(加工)
教师根据数据采集的情况,与学生进行课堂沟通。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通过梳理、辩明、论证、修正、廓清、建立联系等活动,形成新的认识。
本课教学中有的是在课前作了数据整理(如关于发展的理解),建立相应的设计。有的则在现场进行调整设计,对应新的生成经验。主要环节是:
1.整合教材内容
根据学生经验的特点,将教学内容适当整合,将学生经验融入新知识的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框内容容量较大,尤其是重难点的突破需要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因此,本框以两课时进行。作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对“发展”的理解,对“量”、“质”以及“度”的认识,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方法论原则。其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其中“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渗透”又是教学难点,但在分析“发展”概念和对量变到质变中的“一定程度”的理解时,会提及事物发展的实质和事物变化发展的曲折性,由于这些内容主要是放在第二课时,所以不作详述。在教学内容安排中,对教材作了适当的处理,将原理与方法论结合在一起讲解,在分析本框哲学原理过程中,有机结合下一框题中的“要重视量的积累”、“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等方法论原理。
2.比较概念异同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组或一类概念,它们有一定的交叉处和相似点,学生以他们以往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地加以区分。因此,需要通过比较,查明两个或更多对象、事件、观点、问题或者情境之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有助于我们廓清疑惑,认识更为清晰。
在本课中,针对学生中将运动、变化、发展三者概念有所混淆的情况,教师在课上作了讲解。通过比较,学生对于发展的本质的表现特征有了明晰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3.理解原理内涵
通过分析、辨别、区分,在对各种问题的碰撞中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在本课中,通过高三学生对十八岁成人仪式的讨论与分析,引出“量、质、度”的概念,强调从社会属性来看,十八岁之前与之后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十八岁是人生发展的分水岭(临界点),是人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体现。从中也理解应当正确把握“适度原则”。
4.论证原理层次
借助情境材料,从材料的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材料的主旨等层次,逐层揭示所蕴涵的原理。从中把握原理的生成过程,了解原理的整体性。
在本课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教学重点。教师主要以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情境材料,通过对“三步走”战略的剖析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引发学生在原先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将零散、碎片的认知与价值判断有机地“串”成一条逻辑线索,通过思考逐步上升为一定的理性认识,感悟和掌握相关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对“三步走”战略和自1980年以来人均GDP数据变化的观察,分析其中的内在联系;其次,通过对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的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利于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再次,通过对经济发展中“第二曲线图”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推断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从哲学的视角去审视国家发展历程和政策导向,理解国家战略的哲学内涵。
5.建立逻辑联系
建立逻辑联系是指将知识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线索,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中,通过以上环节,借助情境材料,学生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课前对发展的初步理解(图示表达)这一经验层面,有了更多的提升。这时,教师布置学生活动:运用今天学到的量变、质变等哲学术语,以关系图的形式表达事物不断发展的程序。这一思考任务,摒弃具体的情境材料作支撑,重点考查和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在任务单中特别注明要体现事物的“不断”发展的特点,目的是强调事物的发展具有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一次量变与质变所能完成的。具体表述为:“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的图式表达显然比先前的认知经验有了更为深入全面的提升。学生通过上述情境分析与思维加工,能够建立起知识的联系,继而形成知识结构。
(四)推测、阐述和应用概念
学生用本课所学原理就某一现象、某一方面作出评价。学生能在新异的、假设的情境下来运用所学概念和原理。这种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带着假设创造性地思考,使他们发挥想象力,来揭示有价值的规律或作出判断。这些问题因其发散性而促使学生积极调用自己知识与能力的积累进行研究,其中也包括经过调整的经验和新获得的经验。
在本课最后,教师呈现了“志愿者之星”张晓伟的事迹,并请同学们思考,他的志愿者成长之路给你带来怎样的哲学启示?这一设计,是对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运用,也是对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环节。结合学生自身先进事迹的讨论与交流,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把握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树立把脚踏实地与胸怀理想、埋头苦干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基于学生经验的思维加工是一个从经验到科学的不断循环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在新旧知识碰撞和交融中拾级而上的能力提升过程。教师在这一“加工”过程中承担着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一)要仔细了解和研究学生经验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旧引新,符合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规律。但要在对于学生经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筛选,选择与新知有关联的、典型的学生经验在课上作重点研究,而不是无重点地回应。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够使他顺利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就要激活其知识与经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学生存在负面经验,要积极正视,不刻意回避,找出其产生的各种原因,并通过事实对比、前景分析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辩证地思考社会问题,使之逐步认识到自己原有认识的片面性,修正认知偏差,继而消除负面经验的影响,如果学生尚不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就要先补充学生的基础知识,或积极寻找间接的学生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
(二)要适当为学生提供引导性材料
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固定作用,要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呈现一些引导性材料,它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些引导性材料可以是一段对话,也可以是一个情境,还可以是背景知识。一般地说,这个引导性材料的作用在于:一是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二是适当引申、拓宽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时主动地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但是要注意,不要将材料呈现变成简单例证。有的教师事先选择了一组与教学所需呈现的结论相关的材料,然后安排学生分组阅读、理解。整节课变成了学生解读材料的段落大意,这就陷入了机械对应的窠臼,而失去了材料的生发性、延展性的作用。
(三)要适时提供向上攀登的思维“支架”
所谓支架,也叫“脚手架”,就是在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搭台阶,每一个台阶就是一个支架,最后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个框架是单元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指向内容。而要实现这一单元目标,需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引向深入。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群,使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的问题情境产生冲突与碰撞,思维得以激活。
(四)要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和运用
当学生把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的情境联系起来获得了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也是学生的新经验。要使它深入学生的内心,并且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以新经验去反思旧经验,用新经验去分析新情境。前者是让学生思考旧经验的不足与缺陷,或者找出自身思维方法的问题。后者则是为学生引导探索的航向,促进学生的思想不断走向深入。
(五)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经验具有差异性和交互性,是学生主体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的结果,并且随着交往的发生而有所改变。学生的差异性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它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况:冲突和共享。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因此,在课堂中,要注意学生经验的差异、互补与分享,构筑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使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加工。
基于学生经验的思维加工,其本质是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视角构建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优化教师的课堂设计,这正是当前实现课堂转型的要义所在,也是激活政治课的主要原动力。
标签:思维障碍论文; 思维品质论文; 量变质变规律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政治课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